# 美国代表团对汉阳一中反革命事暴乱案件的反应   <孙玉昌>   新华社武汉14日讯美国青年代表团来武汉前夕,路透社记者漆德卫就汉阳一中暴乱案件向他们散布了一些谣言,并指使代表中的泰勒给他写消息。因之,在来汉途中,泰勒和格兰特(女,黑人记者)就要求到汉阳去实地访问,团长麦肯纳在同我方商量日程时也执意要到汉阳去。   来汉第二天(9月10日)晚上,由了解汉阳案件的新华社、《湖北日报》两名记者向他们作了介绍。当场部分代表态度很是无礼,如施瓦兹说“这样的介绍是给我们打防疫针,还不及看报纸,我一点也不感兴趣。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正义和非正义的事情,这案件如果是非正义的,现在也没有办法(指枪决罪犯)了,很遗憾。”情况还未介绍完就有3个人溜了。听完介绍后大多去参加晚会,只剩下14个人继续提问题,坚持到最后的只剩下4个人。泰勒当场公然诬称犯人的“口供是法院先写好,念给他们听逼他们承认的。”据此,他并向我方提出:“一个记者,受路透社(可能指漆德卫)委托,要同居民座谈,到枪决犯人现场摄影;否则你们得给我一个证明,我好交差。”泰勒于当晚连忙打长途电话向漆德卫汇报了情况并向美国发了一则题为“共产党中国镇压了三个学生运动领袖”(大意)的消息。格兰特也要求实地访问,了解事件的“社会原因”,以便给“民族杂志”写文章。   11日,蔡甸(汉阳一中所在地)去的有11名代表(泰勒未去),在一中停留时间较短,仅仅由该校李校长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在两次接触中,他们所提问题综合如下:   一、关于学生参加游行、暴乱的问题:有多少人参加?多少人反对?为什么学生听他们(反革命)指挥?共青团员是否参加了?参加暴乱的学生为什么未判刑?暴乱前后学校有什么迹象?参加暴乱的学生是否还能享受助学金?校方怎样消除暴乱在学生中的影响?   二、关于判刑的反革命分子的问题:他们在现场有些什么活动?在什么地方开秘密会?几人参加?法院怎样知道的?审判时有几个法官?几个审判员?有无群众参加?谁决定的死刑?审判时有无见证人?审判后他们请律师辩护了没有?王建国等上诉是要求减刑还是否认事实?中级、高级法院是凭初级法院的材料还是重新进行调查、审判的?枪决时,群众是否听见枪声?处死刑的家属生活如何解决?参加暴乱的教员张安建未判刑是否因为他出来揭发了材料?   三、关于对案件的起因、性质也提出了问题:当时汉阳一中反革命是企图推翻当地政府还是进行全国性暴乱?全国各地都可能有反革命,为什么会在这里发生暴乱?这种暴乱分子比一般杀人犯、强奸犯是否更严重?暴乱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由于政府的错误所引起?   这些问题的提出,有人是为解疑,有人是为寻找“破绽”,进行造谣宣传。对“解疑”分子来说,这次访问他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政权是巩固的,汉阳学生暴乱是局部的、个别的事件,而不是“到处暴乱”,如霍克曼说“事情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事件本身并不那么严重,是被他们(西方通讯社)夸大了的。”“学生比我们想象的年轻得多(原以为是大学生暴动),所以容易受骗。”海曼(进步、未去)还对去汉阳的代表开玩笑,说“你们很感兴趣吧!到底中国政权巩不巩固?”但他们的怀疑未解决,如霍克曼说我们“把问题夸大了,学生包围机关很可能,但在美国,校长发动学生打电厂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不可能的。”寇因说“他们(反革命)明知有军队、警察,为什么还这样作?我想不通。”有人对没有和群众、犯人接触不够满意,如基德说“具体事实不多,回国后没有很多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来源:新华社《内部参考》1957年9月16日(23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