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开始整风的公私合营工厂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新华社上海7日讯 上海目前已经开始整风的公私合营工厂共有三十二个,其中大部分是在去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时期合营的(称新合营厂)。这类厂在资产阶级右派向党疯狂进攻时就有不少职工趁机闹事;最近开始整风以后,又普遍发现由职工提出过高的工资福利要求,甚至提出不先解决工资福利问题就不鸣放,不参加整风。有的厂工人集体签名要挟,颇有重复今年5月份那股点火闹事的气势。   这类厂的基本情况是,全市去年高潮以后合营的新合营工厂从业人员总计近四十万人(加上高潮前合营的工厂共五十万人左右,约占全市产业工人的半数),其中资本家、小业主及家属占十分之一,即四万人左右;党员约占3%多一些,大部分是高潮以后入党的;很多厂没有设党支部,约有二分之一的厂是设的联合支部或联合党小组。占职工人数大约十分之一的团员,也就三分之一左右是在高潮以后入团的。   工人中间,解放前就近厂做工的老工人约占60%,解放后发展较快的行业,如医疗器械、金笔等,老工人比重较小。   这类厂如单计中心厂或规模较大的独立厂共三千五百多个,中心厂加上代管厂(卫星厂)共一万二千三百多个。   这类厂的特点:(1)与国营企业不同。企业内部还有阶级矛盾,有资产阶级分子。某些厂中资本家及其家属、故旧在职工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如江宁区三星锁厂十九个管理人员中,有十四人与资本家有关系;江宁区一合营厂七十四个科室人员中,资本家有十四人。这就是说这类合营厂的管理大权还有相当部分是资本家把持着。   (2)与老合营厂(高潮以前合营的)不同。高潮以后合营的厂一年多来虽然生产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但一般都还没有深入的改造,没有确立社会主义经营思想和管理原则。如大部分新合营工厂都依靠可是直接管理车间,工人劳动组织没有建立,而科室中又是资产阶级分子当权的多,因而不能很好地在生产中体现民主集中制。   (3)合营企业内矛盾复杂。表现在:工资福利制度不统一、不平衡,制度混乱;合并厂中大厂、小厂闹宗派;生产设备、厂房条件一般都差,职工要求改善,而领导上一时还不能解决。今年二季度发生闹事的近六百个工厂中,绝大部分是这类厂,目前又有好几个厂在整风鸣放中就扭住这些问题不放。   (4)这类厂虽然老工人多,但政治骨干较少较弱,展开辩论较困难。老工人一般对大是大非问题、两条路问题等容易分清,但联系到小是小非,特别是生活福利等问题就往往分不清,而合营当前正是这些小事小非和生活福利问题多。   (5)所有新合营厂都没有肃反,工人队伍不纯,而领导上心中无数。因此,反官僚主义,反工人中的个人主义和阶级矛盾、敌我矛盾等三种矛盾,都在整风中集中暴露出来。   (6)这类厂小、分散、数量大,又有中心厂、代管厂之分,领导力量一般较薄弱。   根据以上情况和当前几个现行整风的合营厂看,新合营厂整风除了整掉三个主义,在科室、资方人员,以至在群众中和生产管理人员中还存在破资本主义立社会主义的问题。具体做法方面,新合营厂头两个阶段鸣放和反右派都与国营厂差不多,而后面的整改阶段和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则不同。   新合营厂的资本家,上海是采取让他们参加条条(工商联、民建会)又参加块块(厂内)的做法,反右派原则上到条条去斗,在厂内则接受群众意见,参加企业整风。对科室和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划清界限与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敌我界限和与资产阶级分子的阶级界限,建立工人阶级感情。   根据几个试点厂情况看,对这类厂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时,预计有如下几个问题须在争辩中搞清楚:   (1)工资问题。不少新合营厂职工工资较高,变相工资更多而情况复杂;少数原来属外商经营的厂工资非常不合理,高出同业好几倍。接管或合营较早的外商厂又与接管较晚的工资标准不一样(前者已经调整过工资)。因此打算通过工资问题的讨论,教育合营企业职工正确认识工农关系和工人阶级的领导责任。   (2)两条道路问题。一般合营厂工人对解放后生活比解放前好没有怀疑,但对合营后比合营前好就搞不清。普遍认为合营后取消一些变相工资和不合理的福利待遇,合营后生活差了,对合营优越性认识不足。甚至有工人怀念私营时期可以介绍私人进厂,现在却不行了。   (3)工人阶级的团结问题。这类厂有不少职工有本位主义、宗派情绪或闹同乡等不团结现象,甚至有人说,公方厂长是“外来人”,小业主、资本家倒是“老熟人”、“老东家”。曾经闹事的工厂中这问题很突出,如分福利金不分给并入厂的职工;甚至为本厂资本家叫屈,认为安排职位低了等等。   (4)工人阶级的领导责任问题。除了明确对国家领导责任,还要解决对企业改造的领导责任问题。   关于整改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改造问题,首先是端正经营思想和生产管理方针,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和建立必要的生产管理制度等。   另一方面是关于改善地方工业的领导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它和国营大厂不同,很多问题并不决定于基层工厂本身,现尚存四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制问题,专业公司、区党委、工厂如何分工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区党委管的太多太杂,专业公司是一贯到底管生产,实际又管不了,形成三方面都不好做工作;   (2)基层内部工作和如何改进党的基层工作问题;   (3)需要明确合营企业内部改造的具体方针和步骤;   (4)基层干部必须加强和调整,如很多厂只有党员没有支部书记。不少厂还是资本家当家,为所欲为。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国营、企业和个人的财务关系。这问题工人很关心。现在是企业全部利润都上缴,费用不足的由专业公司统一调拨,实际是吃大锅饭。如按规定赚了钱的企业可按职工每人每月四元提取企业奖励金办集体福利事业;亏了本的厂也同样可以按每人二元提取福利金。以至有一个牙刷厂资产仅二千多元,因经营不善亏空了一万多元,还照拿奖金。另一个橡胶杂件厂三千多元资产,每月上缴几千元,资本家月月叫定息吃亏了,工人也认为按人数抽企业奖金比“四马分肥”吃亏了。因此,有的厂有工人在整风鸣放中说:“合营前钞票放在老板那里还放心些,终有办法挖出来,现在上缴到公司就完了。”也有工人问干部:我们为什么不学南斯拉夫,工人也可以分红。   上海新合营厂多、面大,市委计划现将国营、老合营厂和大厂整风结束后(预计那时专业公司、区委机关等整风也大体结束),再全面铺开,组织工作组,深入到这些厂去加强整风领导。(高洁)   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第2355期,1957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