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临高县反党分子企图推翻县委领导的反党事件经过   新华社广州25日讯 海南临高县1月下旬发生了旨在推翻县委领导的严重的反党事件。这一事件持续两个月之久。近日,中共广东省委结合广东历史问题大辩论,已将此事在党内公布。事件经过如下: ## 事件的发生   海南地区一部分干部对广东民主革命阶段的一些重大问题,长期存在着错误的看法,如不同意中央提出的依靠大军、南下干部“挂帅”领导土改的方针,否定土改的巨大成绩,说土改整队的偏差很大,对琼崖纵队改编和集体复员表现不满等等。部分地方主义严重和别具用心的干部,便就这些问题到处煽风点火,挑拨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关系,去年下半年曾一度闹得满城风雨。到去年12月,以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志为首的工作组到海南召开会议,专门解决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的团结问题。会议历时一个月。参加会议的干部共一千人。在海南休假的陈毅、邓子恢同志曾到会讲话。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海南行署粮食处副处长符凤耀(临高人)趁机找当时在海口市工作、开会和休养的临高籍干部,进行串连和座谈,错误地认为中央(指陈毅、邓子恢同志)、省委派人来海南解决问题,是因为过去都错了,可以趁机闹事,把外来干部赶走,由他们来当政掌权。这些人回到临高后,就到处宣传鼓动,由党内到党外,由一般干部到群众,一些受过处分对职务级别不满、被清洗逃跑的分子和复员军人中对政府不满的人都被发动起来参加闹事。   这次反党事件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闹事者在县城设立了闹事办公室,并在一些城镇设立联络站和联络组,指定专人负责指挥、联络;筹集了活动经费,每人收办公费五角。他们发动联名控告、谩骂县委领导,召集不满分子会议,公开号召说:广东某领导人支持海南本地干部的斗争,大家要“有冤伸冤,有苦诉苦”。他们还鼓动群众到县委、县府请愿,派骨干分子到各地收集县、区领导干部,特别是外来干部的缺点,以便向党政领导进攻。各地闹事者计划在2月2日到县城集合,包围县委县府和兵役局,并且串通民警把枪杆子调过来伙同闹事。这一反党阴谋由于后来县委及时发觉,并采取措施后未能实现,但事件并没有因此平息下来。   这期间,被反党分子煽动拉拢起来的一批思想落后对政府不满的复员军人,一批批地到县领导机关无理取闹,要求分配工作和解决家庭问题,问题不解决就不走。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平均每天有五、六十个复员军人在县府无理取闹。 ## 闹事者的纲领   这些反党分子发动了二百九十六人(临高县委材料)签名控告县委领导干部。控告书中谩骂县委领导说:“纣王暴政、殃及众生,秦桧为奸,祸行岳帅,素称马列主义之门生,实则人面兽心,惯云共产主义之信徒,确行狼心狗肺之诡计,勾结宗派,狼狈为奸,……在政治经济上绞死老同志和转业军人的命运”。他们还造谣污蔑说:“对大陆干部小狗当老虎用,文盲当高才用”,“外来的龙不如当地虎,外来的县委书记不如本地的干事,外来的干部不如本地牛”。   这些反党分子提出以下几项无理要求:(一)解放前的“老干部”(实际上多是解放时招兵买马搞进来的许多被清洗的旧人员)凡已回家者一律回机关分配工作;(二)县的党政领导干部中,临高籍要占90%;(三)老干部的级别要比新干部高;(四)受过处分的都要重新处理。其中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经不起考验自动脱党的人,也要求恢复党籍。这些所谓“要求”,总的目的在于搞垮现在的县委领导,把外来干部都赶走,由他们这些“老干部”来当权,借以达到他们卑鄙的目的。   不但如此,他们还讨论了县的主要干部名单,提出哪个来当县委书记,哪个来当县长、科长,并给他们定出级别,以及讨论了哪个人的党籍应该恢复等问题。 ## 反革命分子插进脚来   一些反革命分子也趁机进行破坏活动。一个有血债和民愤的历史反革命分子叶有星(一个区的税务所长),就拉拢五、六十个对党不满的分子写信威胁县委,要“调换中共临高县委人员……否则我们就强力对峙”,还有的坏分子说:“不解决问题,我们就带二千人到山上插蓝旗,坚决和县委斗争到底”,并且号召大家“不受县委领导,不缴公粮,不交税”。当区党委派干部前往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时,还有人不断地写恐吓信说:“我们力量很大,你们不要动,否则我们要集中力量搞掉你们”。   农村中少数地主富农分子乘机活动,匪特“琼崖游击队指挥部”的反革命组织破坏活动也因此猖獗起来。这次反党事件已为敌人进行破坏活动和发展反革命组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临高反党事件的影响是极坏的。一些干部被迷惑了,好像过去的工作都错了,是非不明,因而有的也就动摇跟着闹起来;一些忠实执行党的路线的本地干部,到处受到讽刺打击,抬不起头来;至于外来干部更是这些反党分子攻击的对象,有的因此感到很泄气,要求调回大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党的团结受到严重的破坏,党和政府的威信也受到很大损害。不少机关干部不相信县委能解决问题,行动上开始涣散,纪律松弛。   这次反党事件还严重地影响了当时春耕生产和农业社的巩固,力争大丰收的号召贯彻不下去,春耕生产劲头很差。正当城里干部、转业军人闹事时,农民也纷纷议论起来,说“临高县有两个政府”,一时扰得农村惶惶不安。 ## 闹事者是些什么人   这次为首发动闹事的好几个人是县级以上的党员老干部。其中有县委财贸部副部长冯大平(县委委员)、县人民法院院长符居正(党员)、县人民法院审判员符凤奎(党员)、县法院书记符会运(土改时开除党籍)、前县法院院长许树禄(整党时开除党籍)等区级以上干部二十三人。在当时参加签名盖章控告县委领导的二百九十八人中,有党员七十一人(其中干部党员三十九人,农村党员三十二人),共青团员四人。从职务上看,有机关在职干部七十人,在乡生产的复员转业军人七十四人,有被清洗回家的十九人。   参加闹事的人,除少数是乘机捣乱,别具用心者外,绝大多数是各种不满分子,怀着不同的目的参加进来,想从中得到一点好处。他们被这一反党阴谋欺骗蒙蔽了。 ## 海南区党委对这个事件表现了拖拉、软弱的作风   事情发生后,临高县委派县委书记郑树森、符代德到区党委报告了反党事件的情况。2月1日海南区党委决定派林王精、陈岩、符英华、符凤耀等同志去协助县委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对闹事骨干分子并没有作严肃处理,因而闹事活动仍在继续发展。后来海南行署副主任陈武英因别的事情去临高,他召开了参加闹事的复员军人和老干部座谈会,不仅未给予闹事者以严格的批评,平息闹事事件,反而纵容了他们,同意闹事者提出要符英华、符凤耀等回到临高当县长,冯安全当县委第一书记的无理要求。加上符英华和符凤耀二人与临高反党事件本来就有直接的关系,在言论上、行动上都支持他们闹,这样他们的胆子就更大了。广东省委得悉事件发生后,曾几次指示和督促区党委速作严肃处理,但是区党委一些领导干部顾虑重重,过于迁就,认为临高反党事件是党内思想问题,思想批判可以从严,组织处理可以从宽,尽量不要开除为首闹事者的党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后虽然又几次派人去临高,但还是没有有效地抓紧处理。到海南区党委书记肖焕辉同志去该县,并和县委研究决定将闹事者骨干停职反省,动员机关干部揭发批判反党行为后,有组织的反党活动,拖到3月23日才暂告平息。   6月底,区党委在一次常委会上(临高县委书记参加)讨论了对临高反党事件的处理问题。临高县委提出处理这一反党事件,必须同时处理在背后策动闹事的符英华和符凤耀。结果因为意见不一致,又拖了下来。9月中旬,省委再次对区党委提出批评,责成迅速进行严肃认真的处理之后,区党委才作了自我检讨,统一了认识,并重新组织力量进行了处理(现尚未结案)。(记者方元慧、本社特约记者丁历松)   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第2370期,1957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