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党组:)   现将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这个报告安排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   (发至省市委及其有关部门)    中 央一九六一年二月七日 ## 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 ## (一)   建国以来,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文化教育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贯彻执行了一条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教育路线,贯彻执行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且采取了两条腿走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群众和专家相结合 的方法,发挥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的文化教育工作和文化教育队伍的面貌因而有了根本的改变,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   高等学校学生从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四万人发展到现在的九十八万人,增长一点二倍,如同一九四九年的十二万人比较,则增长七点四 倍。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一九五七年有三百二十多种,现在已经接近七百种。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O年,普通中学学生从六百二十八万人发展到一千零四十八万 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从七十七万八千人发展到一百五十三万多人;农业中学从无到有,学生已经达到二百三十一万多人;小学生从六千四百二十七万九千人发展到 九千六百八十万人。业余教育发展极快。青壮年中的文盲大大减少。   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文学、戏剧、电影及其他艺术方面,都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电影放映单位已经达到一万六千多个,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六十。新闻、出版、广播事业和图书馆、博物馆事业都发展很大。   卫生事业和群众卫生运动也有很大发展。四害已经大为减少,防治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国卫生机构共四十五万余个,其中公社医院、 产院和医疗保健所三十一万九千多个,全国医院正规病床六十万张,比一九五七年的二十九万四千七百张增加一倍多;还有简易病床八十六万余张。以公社为中心的 医疗保健网已经初步形成。中西医结合在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有一些体育项目创造了世界纪录。   文化教育工作基本上适应了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但是,也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点:   一、文化教育事业多占用了农村一部分劳动力。几年来,文化教育工作为经济事业提供了大量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相当地满足了工业化对技术人材的需要。但是,由于对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认识不深,对现阶段城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仍须有一定的差别注意不够,致使文化教育工作过多地占用 了农村一部分劳动力,以及一部分物力和财力。据一九六O年年底估算,小学和初中超龄生虽然经过初步压缩,十六岁以上的在校学生还有八百五十万人左右,约占全国劳动力的百分之二点八(农村约占百分之二点三五,城市约占百分之六点六)。城乡学生毕业后一般又都不到农村或不留在农村。同时,农村中有些文化教育活 动,未能很好地坚持群众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也往往过多地占用了一部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   二、由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快,战线长,对集中力量,保证重点,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注意不够,以致文化教育质量的提高跟不上数量的发展。一九六0年暑 期高等学校招生原定二十八万人,结果招收了三十四万人,其中有一部分不合格的学生。各级各类学校大发展,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政治和业务水平不能符合要求。 在文化教育领域中,虽然进行了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各种运动,但是,资产阶级思想、现代修正主义观点、封建思想和旧社 会的习惯势力还有一定的市场。文化教育工作干部对于思想革命和整个社会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还不深刻。另一方面,在学术文化领域中,对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政策贯彻执行得不够,简单粗暴、片面性的现象有所滋长。群众中和青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这些,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 展的。   三、文化教育工作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五风”、“五气”等错误作风,并且通过报刊等宣传工具传播过不少“共产风”、浮夸风。文化教育 工作干部中全局观点、群众观点和求实精神都不够,工作中有时就产生本位主义,甚至发展到“为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同时又由于在工作中贪多贪大,追求形 式,讲究排场,产生一些盲目急躁情绪和不切实际的做法,以至有些事业超过经济发展的可能,违反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文化教育工作中,瞎指挥风不少。这些都必 须坚决改正。   四、在某些文化教育单位中,组织不纯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党的领导权问题还没有解决。在这些单位中,必须坚决整顿,把党的领导权确立起来。 ## (二)   当前文化教育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一条完全正确的、积极的方针。执行这条方针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后必须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需要。   文化教育事业为了配合生产,不妨碍生产,在数量的发展方面有的时候应该适当控制,但是,在质量方面,特别是思想政治方面和科学、艺术水平方面,任何时候 都应该不断提高。在文化教育事业的数量已经有了一个大发展以后,必须自觉地运用波浪式前进的客观规律,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整,以巩 固大跃进的成果,着重充实内容,大力提高质量,适当控制发展数量,全面地实现多快好省的要求。 ## 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的初步安排   一、节约劳动力,支援农业生产。在今后三、五年内,农村十六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比率,应该控制在百分之二左右。继续处理小学和初中的超 龄生。中学和小学一般都不应该招收超龄生。中学和农业中学的在校人数,应该加以控制。农村学校的学习、劳动和假期,要适应农事的需要和忙闲。在目前情况 下,农村全日制中学和高小可以根据当地劳动力的需要情况,全部或者一部改为每年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回生产队劳动。农业中学应该改为业余学校,或者利用 农闲季节一年学习三个月到五个月,其余的时间回生产队劳动。农村中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要力求适合农村的特点。扫盲、业余教育和业余文化、体育活动, 必须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休息,农闲多办,农忙少办,大忙不办。公社、厂矿、学校一律不建立专业文工团,专、县以下和厂矿、学校一律不建立专业体育队,现有 不符合规定的一切脱产的、半脱产的、变相脱产的文工团、体育队一律取消。   农业中学和农村中的中学、高小应该为农村培养农业和农业机械的技术人 员。加强业余的农业技术教育。农业中学的毕业生都应当留在农村,归公社或生产队分配工作。农村普通中学和小学的毕业生绝大部分也应当回到农业生产中去或在 农村升学,同时要有一小部分到城市升学或参加工业生产。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主要是农、医、师范院校和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也要有计划地输 送一部分到农村中去,实现城乡学生相互交流。   城乡文化教育事业要合理布局。在今后几年内,大城市一般不要再新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新建学校要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在农村和中、小城市,专业学校一般要接近生产基地。   二、在普通教育工作方面,要区别城乡和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计划地积极地普及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发展中等学校;积极地又有控制地办好业余教育,继续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加强业余的农业技术教育;办好幼儿教育,解放妇女劳动力。   普通教育要着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日制中、小学教学改革要有计划地继续进行,在学制改革方面,准备在十年至二十年的时间内,分期分批将现行学制改为中 小学十年制。这种学制可以十年一贯,也可以分为: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目前进行试验,必须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并要经过省市委批准。试验的面不 宜过大,试验的学校必须加强领导,试验成熟再逐步推广。凡不试行新学制的学校,仍旧采用现行中小学十二年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当前主要抓修订教学计 划、教学大纲的工作,并要求中央教育部吸收各地所编教科书的优点,一九六一年编写出试行新学制的新教科书。十年制教科书以大体保持现在十二年制的程度为原 则,一般不要再提高程度。今后不再进行九年一贯制的试验,并停止春季招生。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必须改进教师的进修和培养工作,努力办好各级师范学校。   三、高等教育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摆到第一位,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配合教学的需要,战线不要拉得过长。   新建的高等学校必须调整。现有的一千一百九十七所高等学校中,一九六O年新建的三百五十六所,其中很多条件很差,应由教育部、中央有关部门、各中央局和省市委根据需要和条件,分别加以保留、充实、合并或者撤消,并在一九六一年上半年完成这项工作。   集中力量办好全国六十四所重点高等学校。   中央教育部应当积极组织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教育革命和学术批判的基础上,修订各主要科系的教学计划,编好主要教材。注意提高师资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并且保证教师有充裕的进修和备课的时间和条件。   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健全党的领导。   四、鉴于目前已从各级各类学校中压缩大量劳动力充实农业第一线,农村中一部分全日制学校改为半日制,半日制的学校改为业余学校,因此,现有全日制学校必 须切实保证教学时间,劳动时间应有所控制。在城市,高等学校每年的全部生产劳动时间,一般定为二、三个月。初中生一般规定每周六小时,最多不得超过八小 时,每年最多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高中八小时,最多不得超过十小时,每年不得超过二个月。九岁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一般每周的劳动时间为四 小时,最多不得超过六小时。对于学生,要首先保证学习时间、劳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然后安排课余活动的时间。教师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不宜过多,以不妨害教学 为原则。   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保证师生健康的指示,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护年青一代的健康。必须认真办好学校伙食。目前要适当减轻学习、教学和科 学研究任务,增加睡眠和休息的时间。今春一般不再安排学生参加校外义务劳动;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和强度要适当减少和减轻。特别要注意保护女学生和女教 师的健康。   五、一九六一年各类学校的招生数字拟定如下:   高等学校招生二十五万人,比一九六O年减少九万四千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五十万人,比一九六O年减少十一万人;普通中学招生三百三十五万人(其中高中五十五万人),比一九六O年减少九十九万人。   小学招生不提指标,由各地自订。   六、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机关、高等学校和实际工作部门,应该协同一致,分工合作,在总结我国经验和吸收世界优秀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然科学 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鼓励科学工作者积极参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创造发明,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出一支强大的能够掌握现代 科学的科学技术队伍和具有较高水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队伍。在学术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鼓励各种学术见解和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在党的领导下,各种学派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树立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学风。整顿和充实科学研究机关。积极开展各种学会 的工作。认真办好学术刊物。   七、文化艺术工作,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促 进创作,扩大题材范围,提倡艺术实践,发展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提高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有计划地培养各类创作人材,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深入群众, 深入实际,提高修养,进行创作。   提高各类影片质量。一九六一年摄制故事片五十部左右,今后一个时期内,大体保持这个数字。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要 加以整顿、巩固,要创作一定数量的优秀节目,同时要不断提高保留节目的演出水平。大力提高报刊图书的质量,严格控制并适当减少数量,保证重点。继续整顿出版社,今后五年内一般不建立新的出版社。专区(自治州除外)和县一律不办出版社。继续整顿和充实图书馆和博物馆。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开展群众业余文化 活动。   八、医药卫生工作,当前应摆到重要的地位。在生产救灾与安排生活的基础上,搞好以治病防病为中心的群众卫生运动,积极保护劳动力,保证 人民健康。卫生部门必须积极组织医药力量,投入治病防病运动;力争在短时期内,治愈大部分的浮肿病、妇女子宫脱垂病和小儿营养不良病,严防季节性传染病发 生和流行。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疾病发生和发展。大力加强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提高质量,增加品种;积极贯彻中西医团结合作的方针,开展 医药科学研究工作,提高治病防病的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结合生产、生活,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逐步消灭四害和主要疾病。妥善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生活待遇 问题。   九、体育工作要继续贯彻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方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简单易行、小型分散的群众体育活动。活动的内容和 形式要更加切合生产劳动、工作、学习的需要,更加有利于劳逸结合,以利逐步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提高运动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适当控制专业体育队的 发展,保证质量,注意劳逸结合,克服锦标主义,以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运动员,争取创造更多新纪录。加强国防体育俱乐部的领导,提高工作质量。   十、勤俭办文化教育事业。一九六一年文化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定为四亿六千二百万元(为一九六O年预计八亿元的百分之五十八)。安排教育部门投资三亿五千二 百万元,卫生部门投资七千五百万元,科学、文化、广播体育等部门共投资三千万元,其他一律不给投资。专、县以下的公立小学投资,应该由地方自筹资金中适当 解决,社办教育仍应在财政预算中给予适当的补助。   部分高等学校承担国防尖端的科学研究任务,所需材料和设备要在可能条件下给以适当安排。   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工作,应该予以重视。   十一、整顿文化教育队伍,提高领导水平。在一、二年内,把文化教育队伍中各种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分子和坏分子坚决地加以清理,个别控制使用。抽调、下放和 提拔一批党员干部去充实薄弱单位。努力建党,争取三、五年内在全部中学和绝大部分小学和其他各种文化单位中都有党员和党的组织。   采取检查工作、总结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整风方法来改进领导作风,克服“五风”、“五气”,加强全局观点、群众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文化 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努力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为争取文化教育工作的更大成就而努力。   来源: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