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各小组长座谈会上的指示 ## (1958年6月23日下午)   主席在整个会议中的插话指示,综合为下面九条:   (一)人民解放军有没有教条主义呢?我在成都会议上说过,搬是搬了一些,但建军基本原则坚持下来了。现在有四种说法,一种是说没有,一种是说有,一种是说很多,一种是说相当多。说没有教条主义是不存在的。究竟有多少,这次军委会议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研究,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学习苏联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因为它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一定要有选择地学,因此就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   (二)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运用了十大原则,取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十大原则目前还可以用,今后有许多地方还可以用。但马列主义不是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的(主席在讲这个问题时,拿着登载十大军事原则的6月20日解放军报)。   (三)现在形势很好,特别国内形势很好(主席在讲形势很好时非常高兴)。现在我们要抓三样东西:粮食、钢、机械。谭震林同志打电话给我,说华东五省(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今年可以增产粮食5百亿斤。如果江西、湖南、湖北、河南作一个单位,两广、云、贵、川作一单位也各增产5百亿斤,这样,即使不计东北、华北、西北,今年就可增产1千5百亿斤。钢到1962年,可以达到7千5百万到8千万吨(小平同志插话:早晚气候不同)。赶上英国不要五年,两年三年就可以了。五年可以赶上苏联,七年——最多十年就可以赶上美国。有了粮食、钢、机械,十年内又不打仗的话,人民解放军就大有希望,威力会大大地加强。到那时候,肖劲光的愿望也就可以实现了。现在,“小米加步枪”的经验还是重要的。新的还没有,就把“小米加步枪”否定了是错误的。当然,停留在旧阶段也是不对的。   (四)肯定讲,我们要学习苏联,因为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过去学了,现在要学,将来也还要学。苏联的经验有三种,一种是好的,我们用得上的,就要“取经”;第二种是不好不坏的,要取其好的一部分;第三种是坏的,也可以研究,引以为戒。所以,对苏联的经验要有选择地学。苏联顾问专家大多数是忠心耿耿,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这应肯定。我们对他们应当作兄弟一样看待,不要把他们当作客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好的,坏的只是少数、个别的,也是九指同一指问题。他们就是有一个缺点:政治水平不高。有问题时要好好地同他们研究,商讨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团结,诚恳对等他们,也要有批评,有斗争。这方面第二机械工业部做得很好,向专家宣传我们的总路线,专家也说要向我们学习,批评我们有些人有依赖思想。要注意不要因为反教条主义而否定一切。   (五)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是三个“并举”。斯大林只强调一面,强调搞工业,忽略了搞农业,强调集中,忽略了分权;强调搞大型的,忽略了搞中小型的。我们比斯大林要完善。苏联现在有两个地方有改进,注意了农业,注意了分权,但他们还是不大注意走群众路线,不提倡搞中小型。我们还有一条,就是洋办法和土办法结合。人民解放军搞现代化,搞洋办法,也应该搞点土办法,例如民兵是土办法。土办法发展以后,也可以变成洋办法。“小米加步枪”同现代化可以结合起来。   (六)军委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一定要改进,办法就是一年去摸四次,象地方一样有系统地去摸。住北京的人,官气多一些,政治少一些(现在有改进),因此要注意这个问题。军委领导要改进,下面有批评,我看这些批评是好的,要求高一些,都是为了改进军委领导。今后军委这样的会要每年开一次(小平同志插话:要恢复我们过去的一套。)今后中央开代表会议应多吸收军队同志参加,和地方上应相当,地委书记以上参加的,军队师以上党委书记可以参加。你们不是说文件看不到吗?这次给你们多看一些(小平同志插话:军队落后也只是某些方面落后,上面要负责。)你们参加省委没有?(刘培善同志答话:我们有八人个参加福建省委。)。福建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知道的。   (七)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自己的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按指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攻),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应该主要讲自己的,另外参考人家的。   (八)王明至今还向苏联告状,告我三个东西:一是反对共产国际,二是搞个人崇拜,三是强迫百分之八十的干部作检讨。库西宁说,共产国际有错误,为什么不能反?库西宁就是参加过共产国际的,他说得很对。刘晓同志的这个报告也要印给大家看看。   (九)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基金5百亿,由于没有经验,加上教条主义地照搬,浪费了一半。本来可以用来搞1千亿的事业,可以做更多事而没有做到。好处是取得了经验教训。   (限于我的水平,错误之处难免,以上仅供参考 刘培善注)   · 来源:   贵州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