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国栋在全国粮食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粮食部、陈国栋>   本刊讯 7月2日上午,陈国栋副部长在全国粮食宣传工作会议上讲了话。讲话摘要如下:   一、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一日千里。昨天人民日报公布夏粮增产约三百五十亿斤,但据各地实际收割产量越报越多的情况看来,可能增产四百亿斤以上,夏粮总产量可能达到一千亿斤。这样的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没有的。今年夏粮大丰收,是在:第一,去年许多地方抗旱播种;第二,今年许多地方抗旱灌浇的情况下取得的大丰收。如果去冬今春许多产麦区不旱,增产的数量还可能多些。今年秋粮产量估计可能达到四千亿斤以上。这样今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达到五千多亿斤以上,每人约合八百斤或更多一些。   毛主席在接见应举社社长时说:“不要很久,全国每人每年就可以平均有粮食一千斤(其中人吃六百斤,其他留作储备粮、种子和喂猪),一百斤猪肉,二十斤油,二十斤棉花。再过一个时期,每人每年要平均有一千五百斤粮食。这样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了。”现在看来,粮食产量达到每人合一千斤,是一两年的事;达到每人一千五百斤,也可能不要五年了。   这些情况都是对内部说的,不要对外宣传。讲这些情况的目的,在于使同志们了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粮食增产应当有信心。   二、面临着这样的新形势,在粮食工作上有许多新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第一、粮食大量增产,如何分配?储备多少,社留多少,改善生活多少?值得研究。今年夏粮分配的原则是:(一)留粮标准不动,增产可以多分点。但要区别对待,多增产的多分,少增产的少分,保产和减产的不能多分。(二)完成国家任务,留下用粮以后,社如有余粮要搞储备。(三)夏粮征购也要贯彻执行以丰补欠,秋后统一结算。(四)统销要抓紧。   第二、储备三年、五年或者七年,共储备三亿斤粮食。国家一千亿斤,社一千亿斤,社员一千亿斤行不行?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要研究。(1)几年搞起来。(2)资金如何解决。如果社储备一千亿斤,按五十万个社计算每个社平均储二百万斤,约合十六万元;社员储备一千亿斤,按一亿户算,每户储粮一千斤大约要八十元。现在农业社的基本建设还没有解决,如兴修水利,机械等,要大量投资,扩大再生产要投资,资金很紧张。如果把粮食都卖给国家,由国家储备,又积压国家建设资金。(3)建仓和保管方针。全部由国家盖仓库看来是不行的。现在有两种多快好省的办法,一种是民办公助,比方国家出料,群众出工;另一种是完全由民办。社储备粮是否可以分散给群众保管,都值得研究。   第三、今年开始,薯类大增产,我们要积极经营。这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搞得不好,对生产影响很大。在业务上,要打破怕麻烦、怕负责、怕赔钱的思想。只要我们鼓足干劲,发动群众,就会办好的,困难是可以解决的。经营薯类积极不积极,是我们干劲是否鼓足的一个标志。有几个问题要向大家讲清楚。(1)城乡供应都要搭配20%,非吃不可,应把它作为政治任务来看,不能动摇。(2)各地大量发展薯类,调剂问题主要由各省、区自己解决。北京由河北供应,上海由苏、浙、皖供应。其他地方需要调剂的很少。这点各地要有充分思想准备。现在有的地方搞淀粉厂制淀粉出口的劲头很大。据说,国际市场只需要几十万吨,是否要搞大型淀粉厂,值得考虑。(3)要运用各种各样方式,做好宣传工作。依靠群众,推广各种各样食用方法。要同饮食行业配合推广先进食用经验。(4)要解决加工和保管问题。薯类登场的时候,北方离上冻时间很短,南方常遇阴雨,要抢收。有的地方同秋粮同时收。农村生产忙,组织劳动力是一个大问题。保管加工也要依靠群众,总结和推广适合各个地区的民间先进经验。总之,薯类经营是今年一个突出的中心问题。必须做好。   第四、农村加工规划。现在农村劳动力很紧张,要加工机具代替土法加工,节省劳动力。   第五、粮食大量增产,仓库问题很大。是否国家搞一部分,社搞一部分,民办公助搞一部分,要考虑。还有,仓、厂、店、站如何结合,也要统一规划。   第六、混合饲料。现在饲料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粮食部门搞混合饲料是个大任务。现在各地已搞起来了,而且开辟了许多新门路。这很好。要继续研究和推广。   第七、基层单位建设如何跃进。在这方面,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1)搞技术革新。粮食商品笨重,经营量大,天天有人买粮,我们天天要卖粮。现在仓库、粮店、加工厂是体力劳动为主,人多、效率低。每个业务环节,都要技术革新,提高效率,减少人员。(2)仓、厂、店、站结合,劳动组织合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3)走群众路线。辽阳二十六粮店是一面旗帜。各地粮食部门都要搞出各项业务的几面先进旗帜。总的说,粮食部门是否需要一百万人?而且现在工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粮食部门能否抽出部分精壮劳动力支援工农业生产,用部分妇女来代替,是值得考虑的。有的地方抽粮食部门文化比较高的人去搞工业。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这两者是连在一起的。大的厂、仓是否可以合起来办个中等技术学校,或者由县办。学、用合一,学保管到仓库,学工业到加工。各省可搞几个样子出来。   第八、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综合利用是个方向,粮食部门也有综合利用的问题。现在各地劲头很大,有些创造。省厅要搞一个科学研究所,大厂、仓搞科学研究组。经济研究也要加强,出刊物,搞教科书,总结经验,等等。   第九、油料生产中央抓得很紧,油菜要搞千斤县,大豆搞五百斤县。我们准备对地方搞油差额包干办法,五年不变。以武汉会议发的调拨表为基数。现在正在研究。   (据“粮食情况”编)   来源:1958年7月23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