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同在全省巩固人民公社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   (同志们:)   这次省委召开的人民公社会议,是为了使全省的人民公社在建立起来之后,迅速转向巩固提高,以便在新的基础上,使工农业生产更大的跃进。   我们这次会议开的时机很好,谭震林同志到山东来,向我们作了重要的指示,应当把他的指示与中央的决定联系起来,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巩固、提高人民公社,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敢想敢做,下苦工夫,钻研创造。这次会议经过讨论,写成了若干个专门文件,这些文件所提出的意见,希望大家拿到群众中展开鸣放辩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要在实践当中,经过多次反复比较,不断修正补充,使其逐步完整和成熟起来。   我省大规模的群众性的人民公社化的高潮,是在深入开展整风反右斗争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促成了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取得了政治思想战线和经济战线上的胜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随着生产运动中的互相支援、互相协作,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以来,原有小型的单一的农业的合作社,合并和转为大型的工农兵学商相互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人民公社,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和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真是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运动的发展异常迅速。从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原有的五万多个农业合作社一下子转成了一千五百余个人民公社。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众运动。人民公社一经建立,就显示出比原来的高级社更为巨大的优越性,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出勤率空前增加,并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展开大兵团作战,劳动效率一般提高一倍到几倍,有力地促进了晚秋增产和小麦播种工作,保证了钢铁战线上第一个“淮海战役”的全胜。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曾经明确指出:“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作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这从我们的实践中也得到有力的证明。人民公社化的胜利,不仅加速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而且为顺利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资本主义的法权残余将被彻底扫除,新的共产主义的道路品质,将要迅速地成长起来。随着基层单位的变化上层领导机构、领导作风都应有一个相应的改进,以适应这个新的形势,保证完成这个新的历史任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始终站在群众运动的前面,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永远做革命派、促进派,而不致迷失方向,掉队落伍。我们才能自觉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而不致脱离和违背党的路线。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认识到了这个新的形势,目前党内存在着三种思想状态:一部分同志积极地、自觉地、满腔热情地投入这个伟大的公社化的运动,敢想敢做,朝气勃勃,干劲十足;大部分同志虽然也积极地参加了这个运动,但是思想还未彻底解放,敢想敢做的精神还差;也还有一些人对于人民公社化没有思想准备,抱着怀疑观望态度,甚至抵触对抗。应该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使公社化运动完全变为群众的自觉运动。   在目前情况下,应当在继续贯彻整风和共产主义教育的基础上,以钢为钢,组织工农业生产更大跃进,同时认真搞好公社的统一分配,进行一系列的巩固与提高人民公社的工作。在巩固人民公社中,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 (一)继续深入地开展整风运动,进行大规模的共产主义教育   过去我们的整风运动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基本上贯彻了两条道路的斗争,社会主义的道路战胜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到处拔掉了很多资本主义的白旗。我们基本上贯彻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坚定地执行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树立了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大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而出现了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的局面。在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许多坏的思想作风暴露出来,受到批判,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我们应该首先肯定这方面的成绩。   但是过去的整风运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和单位搞得比较好,成绩很大;有的地区和单位搞的还不够深透,工作面貌和政治思想面貌还没有多大的改变。从整个来说搞的很好,但有百分之三十搞的还不够好,其中百分之十五——二十搞的不深不透,有百分之五——七甚至更多一点的基层单位,还是白旗飘扬,根本没有拔掉。   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基层组织形式的改变,许多生活习惯与生产习惯的改变,领导方法也要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在人民群众中间,干部中间,党内党外必然有许多新问题出现,尤其是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为过渡到共产主义作准备的形势下,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将要通过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斗争是长期的,有起伏的,因此,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要继续把整风搞深搞透,经过鸣放辩论,彻底拔掉那些白旗,并在这个基础上切实整顿基层组织。这是目前巩固人民公社的重要关键。在整风运动中,尤其在整风补课运动中,省直机关和各地都先后揭发和批判了与共产主义思想水火不相容的地方主义、宗派主义、分散主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以及只顾本乡本村小社小队的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本位主义。同时还不断揭发与批判了与当前跃进形势不相容的各种各样的右倾保守思想乃至右倾机会主义倾向。在整风补课运动中,有些地方还挖出反党宗派集团,比方菏泽、青岛、省人委。在县以下也有同样的情况。揭发和批判这些错误思想,大大启发和提高了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大大加强了党的统一集中的领导,为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扫清了道路。但正如前面所说,运动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搞得不深不透,在人民公社化之后,新问题又将出现。因此,在巩固与提高人民公社的过程中,要继续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小字报等方式,彻底清除各种资本主义思想,彻底拔掉资产阶级白旗,加强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公社。如果不彻底批判地方主义、宗派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等等,我们就不能把共产主义的思想普遍树立起来,彻底扫清向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所以这次谭震林同志讲话一方面讲了共产主义,一方面又批判了以×××同志为首的地方主义。共产主义与地方主义是互相对立的,是水火不相容的。要搞共产主义,就必须彻底批判那些地方主义、宗派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以及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只有批判各种各样的资本主义思想,才能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培养伟大的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所谓不破不立就是这个道理。在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过去的基础之上,把整风继续搞深搞透,进行一次更加普遍的、系统的共产主义的教育。 ## (二)继续组织工农业生产更大跃进,争取工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更大胜利   发展生产是一切革命的根本目的。人民公社一经建立,即在晚秋增产、种麦和钢铁的“淮海战役”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这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人民公社建立的初期,正是钢铁生产和秋收秋种异常繁忙紧张的时候,又是关系今年生产全胜和明年生产更大跃进的紧要关头,紧紧抓住生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明年是苦战三年的第二年,是整个工农业生产战线上决战的一年。取得明年生产决战的胜利,我们就超过了英国,而下一个跃进目标就是追赶美国。一九五九年我们在农业生产的基本目标是粮食总产量要达到一千五——三千亿斤,棉花总产二、〇〇〇——四、〇〇〇万担,油料总产量一三〇——二〇〇亿斤(具体数字还待最后确定)。从而彻底解决粮食问题、棉花问题和油料问题,同时全面发展林业、畜牧、果品、水产等多种经济的生产,满足国家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丰衣足食的需要。在工业生产上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保证完成全省钢铁生产任务,大力发展煤炭工业、机械工业、化学肥料和加工工业等,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为实现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而奋斗。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应该大力开展技术革命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建立起人民公社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体系。有的地方采取把卫星基础、红专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卫星团、营三者结合的方法,使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好办法。)   (必须制定人民公社的新的经济建设的远景规划,并使其和当前的具体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有目的有步骤地发展生产。)   人民公社当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抓农业生产,在此条件下实行工农业并举。这是因为粮、棉、油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我们山东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能够保证今秋种好种足小麦,每亩能够争取亩产千斤、两千斤或三千斤以上,明年夏收作物总产可以达到一千亿、一千五百亿到二千亿斤以上,粮食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明年下半年就不仅可以少种粮食,多种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而且可以腾出手来以主要的力量发展工业。采取这样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相互推进的发展步骤,将会空前提高跃进速度。因此,今年种好小麦,安排好明年的生产,就具有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意义。当前秋种当中要特别重视搞大面积丰产,不要把主要力量仅仅放在搞卫星田上。应该是坚决搞好水、肥、土、种、密和田间管理各项增产措施,保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切实打好全面大丰收的基础。 ## (三)正确处理分配问题   分配问题,是当前人民公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分配是由生产来决定的,在积极发展生产的前提下搞好分配,通过分配来进一步改善相互关系,对于巩固和提高人民公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年,我省农业生产取得了空前的大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到八百亿斤,棉花总产量可达到一千二百万担,都比去年增加了两倍多。花生总产量可达四十亿斤,也比去年增加一倍半。这个增产数字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省长期存在的粮食问题,也是分配中最难办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说明人民公社的收入有了极大的增加;说明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年就可以超过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并且可以采取在今后一、二年内达到丰衣足食的标准。   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人民公社的分配应该掌握这样的原则,就是:既要尽量扩大公社的积累,以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要随着生产的增加,适当地提高社员的生活水平,合理地组织社员的消费。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就会大大发挥伯劳动积极性,促进生产更大的跃进。   人民公社总的分配不同于过去的农业社。应当采取供给制和基本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分配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的增加和人们共产主义沉悟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逐步地扩大“各取所需”的部分,逐步缩小“按劳取酬”的部分,直至最后共产主义的“各取所需”的分配制度全部代替社会主义的“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   分配问题的中心,当前在于更合理地安排社员的消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供给制,全省都要普遍推行这个方法。首先是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也就是伙食供给制,柴、米、油、盐、酱、醋、菜,由公社食堂统一供给。粮、油、肉食等供给制度,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有些人民公社增产很大,收入很多,可以进一步扩大供给范围,实行基本生活供给制。有些一时实行吃菜不要钱尚有困难的公社,也可以暂时只实行粮食供给制。   其次,实行集体福利制度。人民公社应普遍举办公共食堂(应以连队或企业为单位建立)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幸福院、医院、理发室等集体福利事业。举办福利事业,应该从满足社员的迫切需要开始。至于大礼堂、俱乐部、电影院、体育场等基本建设,一般应放在改善了社员居住条件之后再办。应该坚持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反对一切铺张浪费现象。   第三,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工资制度。全社社员除享受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待遇以外,按照社员的劳动态度、劳力强度、技术高低,评定等级,发给一定数量的基本工资,并实行外加奖励工资的办法。   今年秋季分配,各人民公社就应该按照以上总的分配原则和基本制度统一进行分配。在分配中,必须积极扩大公共积累,发展共产主义成份。同时应使社员生活适当提高,达到或超过富裕中农水平。通过分配,搞好相互关系,进一步调动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原来农业社生产好坏、收入多少不同,在实行统一分配中,可能遇到一些阻力。对此,首先要加强共产主义教育,使干部、社员能够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对待分配问题;同时对于生产比较好的队也要给以一定的奖励(如:可以从总收入中或增产部分中拿出百分之几作为奖励金),以鼓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 (四)巩固“三化”(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制度   大力加强“三化”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并使之逐步完善和日益巩固。必须认识到,组织军事化,“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对于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不仅要看到它在生产建设上能够充分发挥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劳动出勤率和劳动效率,保证高速度地发展生产;而且要深刻地认识它的远大的政治意识,它可以使人们通过集体劳动和集体生活,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而这又是过渡到共产主义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同时它又能培养多面手,发展劳动人民的全面才能,将人们培养成亦工亦农、能文能武的共产主义的新人,逐步消灭工农差别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为了巩固和提高“三化”制度,必须随着组织军事化,加强对生活集体化的管理,特别是必须把公共食堂办好;同时要办好托儿所、幼儿园、幸福院、妇产院等等。这是巩固人民公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五)正确地解决各项政策问题   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带来了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例如:农业社公有财产转归人民公社的问题,个体所有制残余的处理问题,分配问题,单干农民问题等等。这些政策问题的处理,关系到人民社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正确地处理相互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人民公社,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等问题。上述许多政策性的问题,在前段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中,一般都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处理,因此处理各项政策问题,就成为目前巩固人民公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要正确地处理各项政策问题,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作指导。要以共产主义的精神,积极地发展全民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发展共产主义因素;积极地有领导有计划地消灭个体所有制的残余。为此,就必须教育干部、群众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彻底破除资本主义法权思想的残余,以及地方主义、宗派主义、分散主义、个体主义等各色各样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首先将集体所有制的一切财产全部转归人民公社所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共产主义因素,进一步扫清私有制残余。   在具体处理中,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于要处理的问题,要提交群众讨论,经过群众鸣放辩论作出正确的结论。应该是根据各地各社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应当是积极的坚定的,而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应当是灵活的,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可以采取过渡的形式,以避免在改变所有制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六)正确解决体制问题   人民公社的组织体制,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之下政社合一,工农学商兵五位一体,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面结合。所有上层建筑都必须和自己的基础相适应,不适应就应当加以改变,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为基础服务。因此,目前存在着的上层建筑和基础,不相适应的情况,必须迅速加以改变。   在这次会议中许多地方提出了建立县联社的问题。从我省情况看来,以县为单位建立县联社,将是人民公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建立县联社的好处很多,它把全县各处公社连成一个整体,便于统一领导,统一调度,实行更大范围的共产主义协作,可以用革命的精神,根本改变县级的组织机构,使之与各人民公社的组织机构一致起来,使上层建筑与基础迅速适应起来,并且还使县级各部门的干部从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化到人民公社中来。因此,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当积极地把县联社建立起来。某些县的区划不尽适宜的,应由地委统一规划,报省批准,加以必要的合并和调整。   最后,需要特别着重提出,必须加强党对人民公社的领导,加强党和团的思想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的先锋堡垒作用和团的助手作用。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新的体制的建立、新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在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以及思想作风等方面都应该来一个更加彻底的转变,以适应人民公社这一新的组织形式。整风以来,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精简整编、干部下放、领导干部深入实际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钢铁生产战线表现得很突出。这一次搞钢铁生产,很多干部,县以上的第一书记到工地亲自搞。这是整风以来很大的改变。过去也有,但没有象现在这样普遍。当然我们的整风还不够深透,还有一部分人不是这样作。人民公社化以后,新的情况要求我们进一步改变我们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来适应这个新的变化。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原则是普遍真理,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之下,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例如:随着生产的大跃进,出现了“四化”(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任务时间化)和“四到田”(干部到田、大字报到田、会议办公到田、吃住以田),这是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创造出来的新的领导方法。总之,要更好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具体地进行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根据百花齐放的精神,大胆地进行创造,发现和推广先进的经验。   现在突出的问题,就是钢铁生产这样紧张,农业生产也同时紧张,如何把这两条战线掌握起来,既要在钢铁战线上及时完成任务,又要在农业战线上完成任务,仍然采取象过去一般的领导方法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在生产战线上组成强大的队伍,有始有终,由分管工业的书记亲自掌握,亲自去抓。另一方面,还要在农业战线上组成强大的队伍搞好秋耕秋种和秋收分配,由分管农业的书记亲自抓。第一书记必须两面兼顾,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更具体地说,要右手抓工业左手抓农业,不能顾此失彼。现在这个问题是不是解决了呢?还有没完全解决。最近的生产情况就是考验,明显地暴露了我们这方面的弱点。钢铁生产方面国庆节之前,全党全民动员起来日夜苦战干劲冲天抛出了日产各种铁十多万吨的卫星,取得了第一个钢铁淮海战役的胜利。但是在卫星抛出以后,日产量下降很快。当前必须继续大力抓好钢铁,保持正常生产,使日产量稳定在一万至一万五千吨。同时农业战线上,也是非常紧张的,秋收、秋种时间紧迫,必须在十天半月之内种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善于把两个战线很好地统一起来,而不能顾此失彼,转到农业方面又把钢铁生产放松了。有的地方是开始对钢铁生产重视不够,等到放卫星时就晚了,而刚要抓钢铁,农业又紧张了,既没有抓好钢铁,又没有抓好农业,关键问题就是在领导上安排不当,抓的不紧,缺乏全面的部署、规划和组织工作。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我们今后要在紧迫的时间之内,既完成钢铁任务,又搞好农业生产,是很困难的。现在不能单打一,应该在继续深入整风的基础上以钢为纲,带动粮食、机械及各项工作前进。   在巩固与提高人民公社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地深入整风,把思想搞深搞透,进一步地来抓生产,使生产更大的跃进;进一步地抓分配,通过分配搞好相互关系,促使生产更大的发展;进一步地抓“三化”在,巩固起来,变为制度;进一步地来解决政策问题和体制问题,特别是要使我们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使我们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适应新的情况。加强党统一集中的领导,以钢为纲,带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促进技术革命、文化革命,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速地蓬勃发展,对于当前工作应当本此精神全面地抓起来,统一部署,统一安排,有重点、有步骤地各个击破,推动全局,以有力地保证在短促的时间之内胜利完成工农业生产战线上的重大任务和整个一九五八年的艰巨任务。   发:各部委、党组,各地、市、县委,人民公社党委,存档。   (共印二〇〇六〇份)   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机要办公室 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四日印   · 来源:   山东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