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定革命精神勇往迈进力争上游——朱德在农业水利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   <朱德>   同志们!你们的大会开得很好。你们以工人当家作主的精神,讨论了在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和水利建设中,贯彻执行勤俭建国方针的问题,并且交流了经验,表达了广大职工为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而奋斗的决心。这是值得高兴的。   在过去八年间,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国营农牧场、拖拉机站和水利建设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农业水利系统的职工,已经有八十多万人。国营农场已经发展到七百一十处,职工四十余万人,开垦荒地一千八百多万亩,八年共生产粮食四十四亿斤,棉花一百多万担。据十个省的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有二百三十一个国营农场提前十年达到或者超过了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指标,其中还有亩产超过千斤的三十八个农场,全国九十一个植棉农场中,六十五万亩棉田平均亩产量达到六十四斤,其中六十五个农场,达到或者超过了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   全国拖拉机站已经发展到三百八十三个,拥有拖拉机一万二千多标准台,服务面积二千六百多万亩。机耕的土地一般比畜耕的土地每亩增产二、三十斤,因而显示了农业机械化的优越性。   在水利建设方面,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大型水库有十座、大型水闸有十座。全国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已经有十九万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积被控制起来(其中包括广大农民群众所进行的水土保持工作)。这些成就的获得,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积极支援下,我们农牧场、拖拉机站和水利系统八十四万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国营农业和水利事业在过去八年间的发展是曲折的,开始创办时,由于经验不够和不从实际出发,许多国营农牧场曾经有过不计成本,不注意多种经营等缺点,因此,当时国营农牧场亏本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最近几年来,由于领导思想和经营方法的改变,国营农牧场的情况,已经大大地好转,由亏本适渐变为赢利。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存在过某些缺点,主要是没有充分发动广大农民的力量来发展水利建设事业。现在,这方面的缺点也得到克服了。   为了迅速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中央已经确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农业是人民衣食和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是工业的主要市场,也是国家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农业发展的快慢,不但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影响到国家和合作社的积累,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影响到社会主义能不能迅速地建成。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实现,国营农牧场对于农牧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国营农牧场在整个农牧业中的比重,以及农业拖拉机站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作为社会主义农业中的高级形式的国有制的农场和拖拉机站,是有伟大发展前途的。   国营农牧业不仅在以粮食、棉花、经济作物和畜产品供应国内人民生活和轻工业的需要,而且是供应出口物资的重要墓地。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营农牧场计划开荒六千万亩,拖拉机站增加拖拉机一万个标准台,水利建设方面除了主要是发展群众性的水利事业之外,将继续进行一些大型和中型的重点水利工程。在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农垦部提出,到一九六七年,国营农牧场每亩粮食产量提高到六百斤或七、八百斤。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光荣的任务。只要我们依靠广大群众,并且动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个任务一定可以完成。   在国营农牧场的建设中,必须贯彻勤俭办农牧场的方针,坚决克服机关化、学校化和供给制的做法。国营农牧场虽然是全民所有的企业,但生产和建设方面的许多条件和工厂不同,因此在农场的管理方面也绝不能与工厂相同。相反地,国营农场在许多方面应该向农业生产合作社学习,如职工宿舍、牛棚马圈等,应该象当地群众那样地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力求节省。在劳动时间、工资福利和文化娱乐等方面,也不要与当地农民过分悬殊,在建场初期,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一面建场、一面生产,争取当年有利,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投资的效果。以密山农垦局(黑龙江省)的八五二农场为例,它在从1956年六月起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开垦荒地四万五千二百公顷,建筑房屋十三万平方米,修桥二百多座,修公路三百多里,伐木两万立方米。两年来投资仅一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多元,其中开荒投资1333.91万元,即每亩平均投资仅19.66元,是全国投资最少的一个农场。它们的特点是:(一)认真贯彻边生产边建设、从生产中求建设的办法。(二)贯彻了精打细算、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做法,各种事情亲自动手,如架桥、盖房、安装电灯、桌、椅等办公用具,完全是转业官兵自己制造的。同时根据忙闲季节来安排劳动力,农忙种田,农闲时就进行基本建设。这个农场的经验,是值得其他农场参考的。   在水利事业的建设中,同样地必须贯彻执行勤俭办水利的原则,并且必须和广大群众的兴修小型水利的运动结合起来,只要把水利职工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和农民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全国水利化的任务就一定能完成。   国营农牧场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无论是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农场,或者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农场,都应该因地制宜地把农、林、牧、水产、副业、饲养家畜家禽、野畜野禽、开矿挖煤等结合起来。同时,国营农牧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情况,建立小型的加工厂,如酿酒、制糖、榨油、制罐头等等。因为这种多样性的生产,不仅可以增加收入,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的作用,避免生产方面半年忙,半年闲的忙闲不均情况。象密山农垦局的几个农场,夏天种地,冬天挖煤,既增加了国家财富,又满足了人民的物资供应,也增加了农场职工的收入,一举三得,对国家、对社会、对职工群众都是有利的。农场附设的加工厂,不仅可以就地取材,避免往返运输,同时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如酒糟、蔗渣、糖萝卜渣、油饼等,还可以马上利用起来饲养家畜家禽,而家畜家禽的粪屎,又可以用来肥田,这样互相联系、往返循环,对生产是极为有利的。   除密山农垦局的几个农场以外,广东珠江农场在实行多种经营方面也创造了较好的经验。这个农场耕地面积有三万六千六百四十亩,自一九五一年建场起到一九五六年止,共完成利润二十九万多元,获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实行了甘蔗和水稻间作、养猪、养鸡鸭、种果树和蔬菜等多种经营。这些多种经营是相互联系并相互配合的,例如养鸭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田螺、蟛蜞等),同时鸭群的粪便可以肥田。已建立起来的粮食加工厂,不仅供应了牲畜的饲料,而且牲畜的粪便又是良好的肥料。一九五八年还计划建立小型酿酒厂,以便利用不合出售规格的柑桔、菠萝、香蕉等进行酿酒。他们在劳动力的调配上,农忙时畜牧业工人就支援农业生产,农闲时农业工人就支援畜牧业生产。   多种经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缩短投资的回收时间,特别是一些以橡胶、咖啡和各种果树为主的农场,在经营初期,更应该把多种生产发展起来。这种以多样配合主体,以短期作物配合长期作物,以副业来养正业的做法,当前各地的国营农牧场应该切实重视起来。   为了配合国家的建设,在青海的柴达木、新疆的克拉玛依以及内蒙的包头等工业和采矿基地,国营农牧场应该首先建立起来,以便保证这些基地的粮食和蔬菜的供应。   我国发展国营农牧业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的。首先是我国一百四十四亿亩的土地面积中,耕地只占十六亿八千万亩,约为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一点七。据调查,尚有十五亿亩荒地可以开垦,这些荒地虽然多数是在边远地区,但土地肥沃,无霜期至少有一百一十天到一百四十天,水稻、小麦、谷子等都适于生长。最好的地方还是广东的海南岛、广西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省。那些地方,荒地多、日照长、雨量充足,四季都可以耕作,我们应该把这些宝地利用起来。当然,要完全开垦出这些边远的荒地,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同时也应当尽量地动员农业合作社的力量去开荒,只有这样,这个任务才能顺利实现。但是,这些荒地的开垦,相当大的一部分无疑是国营农业的任务。   其次是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同时我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向来有一种披荆斩棘的坚毅精神,从过去几年来组织内地人民到边远地区开荒的经验看来,只要我们组织安排得好,今后逐步地动员一部分劳动力去开垦荒地,建立新的家园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第三是我们国营农牧场、拖拉机站和水利方面已经形成一支近百万职工的强大队伍,这支队伍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经过革命战争锻炼的转业和退伍军人,还有一部分是老工人,今后大批的转业和退伍军人,还将源源不断地转到国营农牧场中来。这些人阶级觉悟高、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创造性,相信他们在向荒山和僻野进军和在兴修水利的事业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和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胜利和超额完成了。目前已经开始形成的工农业生产高潮,将成为胜利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可靠保证。我相信,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和水利建设战线上的全体职工同志们,在向自然进军的响亮号角下,也一定能够抱定革命精神,勇往迈进,力争上游,完成和超额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你们的光荣任务。   来源:原载《中国农垦》1958年第2期。转载于农垦部政策研究室、农垦部国营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经所农场研究室编《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