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靠全党发动全民为实现一九五九年的更大跃进而奋斗   <中共麻城县委第一书记、吴德简> ## [此为中共麻城县委第一书记吴德简同志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扩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已经开了三天,开得很好,生动活泼,心情愉快。   今天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地委召开的各县委第一书记的会议精神,结合麻城的实际情况,布置1959年及今冬明春的工作任务。 ## 第一:关于1958年工农业生产和全面大跃进的评价问题   1958年的工作评价,县委要求:依靠大家总结,群众总结,这样内容丰富具体,都能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年工农业生产算不算大跃进?工农业能不能同时并举?人民公社是好还是不好?这是我们近三天来讨论的中心,经过充分发扬民主,向党交心,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提了出来。从同志们发言中、大字报上、思想认识都各有不同;有的说今年跃进了;有的说今年只能算增点把产,不能算跃进;有也的说今年比去年减了产。在工农业并举方针的认识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同志认为要加速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工农业必须并举,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前一段钢铁生产不但取得巨大成绩,锻炼了我们自己,而且农业也抓的不错;但也有的同志认为:这是劳民伤财,损失很大,农民根本不应该炼铁,炼的铁又不成铁,以少报多等等。另外对人民公社也有不同的一些意见,特别是大办钢铁以来,劳力、工具都统一调配使用,有的说把小社计划打乱了,影响了生产,挫伤了积极性,劳动效率不高,生产无人管。总之,反映的思想问题是各种各样。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在跃进中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跟上去。这些问题如果不迅速得到解决,将会对工作带来不可估的损失。   经过这段坦率的暴露,反复的讨论和分析,从实际中许多问题就证实了今年是大跃进年。尤其是今年我县遭受百年未有的连续的特大的旱灾、洪灾、虫灾,我们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以及省委地委的及时指导和鼓励下,我们全党全民鼓起了冲天的干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愈战愈强,向各种灾害搏斗。特别是最后的一次洪水,对各种农作物有很大的威胁,有的同志担心麻城的红旗保不住,宋埠有个老头说:“茄子好了(没有办法的意思)!劳动一年空,再保险没有人到麻城参观了。”有的说:“再无挽救了。”“立了秋万事休。”这时正是考验我们麻城县委和全体同志的时候。当时我们就提出了大灾大丰收,重灾保规划、轻灾超规划,无灾翻规划,以丰补歉,歉里求丰等响亮口号,来调动群众,并提出了反对“悲观论”、“条件论”,打破了常规,强调干部深入田间,分片包干,一包到底,与禾苗同呼吸、共患难,全县动员了30多万人大军,开展了全县性的共产主义大协作,几天几夜就把积水排出去了,把倒了的棉花扶起来了,终于取得了大灾大丰收。这充分说明了我们麻城人民有干劲,没有动摇,没有屈服。在钢铁生产上,我们是白手起家,由不出铁到出铁,出好铁,迅速地开展了高产长寿运动,现在逐步实现厂房工厂化、正规化。以上这些难道说不是奇迹吗?不是大跃进吗?今年明明是全面大跃进了,为什么有一些同志又怀疑呢?根据县委的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小集体和大集体,局部和整体的矛盾,也就是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作怪。人民公社化后,全国也好,麻城也好,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有很大提高,公社在各方面已显示其优越性,几万人上山办钢铁,这是过去小社办不到的。但有的同志对人民公社缺乏完整的理解,在思想上存在片面看法。比如过去的区,是行政领导,没有农业生产的具体任务,公社化后领导方面更具体了,不仅要领导工农业生产,而且要领导多种经济,衣、食、住、行也都要管起来,所以有的同志就单纯考虑“小集体”的利益,局部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国家的利益,不仅公社大队干部如此,小社干部则更为严重,因而就本位起来,不报实际产量。西城乡就有一个同志瞒了几十万斤粮食,即不交粮,又不作声;迎集乡民主二社就有167个“小仓库”;宋埠公社据初步检查,瞒产粮食就有278,000多斤,棉花105,900多斤;中一公社有个垸的谷囤子,上面放的是一、二尺深的谷壳,下面藏有4,000多斤谷。要是层层都像这样,将来不都搞光了吗?   二、公社化后,思想工作,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去,财经分配工作抓的不及时,财产无人负责,造成瞒产私分,浪费等现象。   三、思想落后于形势,右倾保守,不相信先进。对新鲜事物不敏感,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认为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办不到,有的人对小土炉日产几万斤铁表示怀疑,还说别人报高产量好大喜功,不实事求是,要求处理这种人。当然我们也不提倡虚报。由于有这种思想,他们就不去努力奋斗,由于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就不去大胆创造。这种人虽然是少数,但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消极的。   四、工作飘浮不深入,对情况不摸底。他们对丰收是相信又不相信,将信将疑,听别人说产量有问题,他们随声说产量也有问题。   上述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我们也不要大惊小怪,这是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我们要没有这些思想问题就不来开这个会,开这个会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只要我们把这些思想暴露出来,经过帮助,互相批评,积极改正,一点也不可怕,只有解决以上思想问题,才能为1959年更大跃进打下思想基础。   当然,我们在大跃进中,还有不少的缺点,例如贯彻工农业并举开始时对劳力安排不当,有窝工现象,公社化后对生产管理工作抓的不够等。我们今后必须注意克服这些缺点。 ## 第二:关于人民公社问题   人民公社化后,对当前社会制度的理解,产生了许多模糊的看法,把建成社会主义的一些因素和共产主义因素,就叫是共产主义,有的把平均主义思想叫做共产主义,有的把幼儿园、敬老院说成已经到了共产主义。唐郁有个老姆,她家的屋矮,往日烧火,把眼睛熏痛了,现在有食堂不烧火,说这就是共产主义,这样就降低了共产主义标准。因此在执行政策上有片面性。   人民公社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公社现阶段又是政权组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   人民公社是两个过渡的最好形式,第一个过渡是由社会主义目前阶段到完成阶段,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另一个是由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因此公社也是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结构的单位。   建成社会主义归纳要做到五条:   1.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集中表现: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全民所有制。   2.现在的社会主义大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小全民所有制逐步发展为全面全民所有制。   3.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含意是:一、社会生产数据为全民所有;二、社会产品,不但是生产数据的产品,而且是生活数据的产品已成为全民所有,目前阶段除国营的生产数据和产品已成为全民所有外,人民公社的生产数据和产品,如土地、种籽、肥料、牲畜、农具、农业机械、工厂等,应当逐步增加全民所有制成份、即逐步增加生产资料的全民性的部分和产品逐步由国家调拨,根据计划生产,根据国家计划调拨。   4.要能实现调拨和逐步增加调拨比例,就必须有雄厚的生产数据,就必须不断的发展生产。   5.要使人民公社具备雄厚的生产数据,就必须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农业工厂化。   目前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公社还是集体所有制,产品还不是那样丰富。一方面应积极贯彻执行按劳取酬政策,另一方面积极扩大共产主义因素,逐步消减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脑力与体力的三个差别。   现阶段公社不必过分扩大供给部分,不能一切都包下来,要随着产品的丰富逐步扩大,不要把两个过渡混淆起来,不要不讲条件。为什么中央教我们把这个问题给同志们讲清楚呢?因为同志们搞不清,不是去降低工资而实现共产主义,有个别同志因为在思想上存有误解,把存在银行的300元都取出来乱花了。有的说消灭家庭叫共产主义,儿子、老婆都各住各的,不让父子母女见面,这一切都是错误的看法,短时的分开是为了生产需要,我们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要建设更幸福美满的新家庭。   三至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标准是全国六亿多人每人平均纯收入1,000元,算法是“三三制”,即国家、公社、个人五口之家有15,000元的净收入就行,达到这个标准,就算建成社会主义。实现这个标准以后,再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我们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不远的。我们麻城实现每人一千元的收入,不要三、五年。   现在讲一讲人民公社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公社里小城镇的手工业工人,其工资以不减少收入,保持现状为原则。   二、对公私合营人员和其家属,从有利生产出发,动员他们参加生产。   三、公社坚持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制度。   四、大、中队干部实行工资补助,在评工资时加以照顾,适当多评一些。   五、对在外工人的家属问题,原则是看具体情况,收入不大(每月三、四十元)每月交十元,家庭劳力多,不一定拿钱回来,工人收入比上述情况更少的,不拿钱回来。   六、对农民私有的财产,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应该是有钱交钱,无钱记账,农民之间的债务不能废除,如无力偿还,也要保持;社员向社投的资要偿还,不能还的要记账,借了社员的家具同样要偿还,损坏了要赔偿。   七、初中、小学生实行供应制,由公社供给。如县级学校,公社按供给制标准供给,不足部分由家长在工资中支付。但原来没有上学的不供给,下期再说。学校实行勤工俭学,学生到公社参加劳动,学费或从勤工俭学,生产部分中解决一部或小部分。   八、公社根据资源,逐步实现工业化,争取工业产值大于农业。   九、公社要建立财粮管理机构,收入一定要统一,对农具耕牛也要有管理机构,专人管理。 ## 第三:全党全民为实现1959年的全面规划而奋斗   今年我们县是大跃进了,但是,麻城目前是怎样的一个形势呢?麻城的目前形势,是一个伟大公社化运动后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所谓全面大跃进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是在工农业并举方针的指导下,粮食、钢铁、机构三大元帅要升账,电力、交通运输两大先行要并驾齐驱。我们经过两个月的战斗,突破了钢铁生产关,同时在中央、省、专的直接帮助下,建起了一个钢铁小型联合企业,即小土联群,这为一九五九年跃进打下了基础。今后发展农业生产靠加班加点是不行的,只有发展机械工业,才能解决劳力紧张问题。同时我们的粮食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了,但是收入还不大。因此在继续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多种经济,大量养猪和种糖萝卜、苎麻等。   明年是毛主席号召“苦战三年,改变面貌”的决战的一年,全国各地都争取更大的跃进。以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同志为首的省委负责同志,要亲自到我县来办高产卫星县,我们不能辜负省委对我们的要求,在全国大跃进的队伍中,走在前面,实现卫星县。我们要同其它兄弟县一样,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来建设社会主义,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完成上级党和人民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县委根据省地委指示精神,和我县情况,已经订出了1959年的更大跃进规划(草案),要求如下:   (一)工业方面;必须进一步贯彻工农业并举的方针,使工农业一齐跃进。实际上由于农业更大跃进,需要投入比过去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劳力,劳力矛盾解决不了,跃进就是空谈,而解决劳力的根本办法是改良生产工具,依靠工业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因此可以说没有工业的跃进,农业的更大跃进将是难以想象的。发展地方工业就是实现农业跃进的保证。   (1959年工业的总任务应该是继续为钢铁而战,为机械化、电气化而战。)   1958年我县在钢铁生产上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也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为1959年工业生产奠下了相当可观的物质基础。   1959年我们工业生产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英明正确的小、土、群的方针,依靠本县地方的力量。自力更生,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来着手实现。多少年来为人民盼望的工业生产机械化和电气化问题,光化县所走的路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达到高产卫星县当然包括工业战线上也创造出高产卫星。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1)保证钢铁年产量达到3至5万吨。三河、东木、龟山、闫河福田河、夫子河、城关等要彻底实现钢铁基地化、厂房化,确保正常生产。所有的土高炉实现高产长寿化。   城关的小型钢铁职合厂在春节以前全部建成,年轧各钢材2700吨。   (2)让机械元帅升帐,大搞以机械为中心的运输工具、生产工具革命运动,全部实现工农业生产的半机械化,部分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   首先是交通运输进行一次大革命,实现四化一无:板条化、汽车化、木轨、铁轨滑车化、山区滑丝化;消减肩挑。最急迫的是改造自然的水利工程运土必须机械化,六大水库要铺设铁轨木轨150华里,加上城关至宋埠至料棚,至白杲等线在1959年春节以前共铺250华里,五六月完成500华里,至年底全县铺设一千华里轻便铁轨,形成一个铁路网,这些至少需要1,500吨铁,并且要铸成或轧成轻便路轨。板车化是使最大量的农业劳动得到初步解放的革命措施,在1959年的头一个月,必须做到每个劳力有一把板车,实现田间板车化。在1958年的12月半以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击战,实现各个生产大队和平原丘陵的主要居民点都通汽车。并且在此基本上,到1959年5月底以前完成整修,使所有的公路达到晴雨都通车,麻木(木子店)、木张(张家畈)、麻白(白杲)、麻三(三河)、麻大(大河铺)、麻西(西张店)、麻龟(龟山)、麻宋(宋埠)、麻福(福田河)、麻唐(唐郁)等线路面都达到7公尺宽,每15公里设一站,每小时有一班交通车。全县力争五部吉普车。   争取全县6—10架农业用飞机、县有飞机场一个,各公社都建筑一简易飞机场。   购置汽艇80只,使各个大型水库和明山管道内都通船。   第二是:驯服河流为我们开动机器,带来光明,1959年夏播以前要完成五大水库及扩建大型水库发电站,使总发电量达到11,500瓩,这是我县电气化的基础。到1959年底要建成小型水电站162处,达到共发电18,888瓩。这样,搞好上述每个先行,我们的机械元帅就可以飞步前进,我县机械工业和农机现代化必将一日千里。同时在一切可能的地方,要大搞水动设备,即水动碾米,轧花等等。   第三是:建立机械制造工业体系,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保证。1959年县建成四个大厂,机械制造厂、通用机器厂、滚珠轴承厂,修配厂,生产柴油机600台,车床150部,轧钢机15部,取重机3部,小火车头10部,滚珠轴承30万套。还要能制造各种复杂的新式农具,可以修任何复杂的农业机械,供应配件,并生产小型农具厂的设备、机械等制造中小型农业机械,如内燃机、电动机、变压器各种农产品加工机械和耕作机。   各公社应建立机械制造修配厂,制造小型农业机械,如脱粒机、轧花机等,要负责修理比较复杂的机械。大队、中队建立修配厂和小组,制造一般新式农具,修理一般的农业机械。   1959年我们要力争实现四化:   1、彻底实现运转工具滚珠轴承化,这是一项迫切任务,县要设立一个半机械化的滚珠轴承制造厂,各公社农具厂都设立制造滚珠轴承的车间,全县达到年产30万套。   2、田间耕作,实现机械化,耕地除了力争上级拨给拖拉机200—300台,电犁200部以外,依靠本县力量制造小型万能拖拉机200台,电犁500部,实现各种动力绳索引机械化。每个生产小队应有二个圆盘耙,载重丁齿耙,播种机化。插秧力争使用简易插秧机。中耕除草用中耕器;排灌机械化,自流化,收割用快速收割器和各种收割机。田间运输车子化。   3、农产品加工机械化。   动力脱粒机增加1200台,达到每个中队有1—3台。   (除现有的5个机器米厂以外,再建立7个厂,新建面粉厂2个,小钢磨500个,在乘马、福田河等处新建100个机器榨油厂。在1959年春节以前,城关、中一、宋埠、白杲、闫河等棉产区建立500个机械棉杆剥麻机和轧花厂。)   4、副食品制造机械化:新建食品联合厂15个,内设面包、糕饼、制粉车间,扩建酒厂和蜂蜜场。   食堂也逐步实现机械化,并且在1959年元旦以前实现沼气化。   (3)发展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   1959年元月底以前县建立中型肥料厂2个,各公社大队都建立小型土化肥氮肥和磷肥厂,充分利用炭窑、副产物制造氨水。平畈年产土氨水5000万斤。   扩建和新建肥皂厂二个,不仅生产普通肥皂,还要生产香皂。   在城关新建玻璃厂、皮革厂各一个。   新建3万纱锭的纺纱厂1个,针织厂1个。   (二)农业方面:总的任务是“平均实现千、千、万、各种卫星飞上天。”即高产卫星县有保证指准是:水田平均亩产粮食万斤,棉花亩产千斤皮棉,农业总产值按总人口平均每人达到一千元。   第一,粮元帅继续一马当先,保证实现亩产万斤县,争取每人万斤粮。   ()    作物 面积 (万亩) 1959年每亩 平均产量 比58年 增产% 总产 比58年增产% 卫星田 最低数 争取数 保证 争取 占面积% 单产 粮食产量 10000 15000 5倍以上 50亿斤 70亿斤 4倍 水田粮食 45-50 10000 15000 6倍以上 45亿斤 4.2倍 夏 收 粮 食 夏收粮 食总产 7亿斤 4.4倍 小麦 20 3000 10000 7.5倍以上 6亿斤 5倍 10% 1-5万斤 其中水 田小麦 5 3000 10000 1.5亿斤 5.5倍 10% 1-5万斤 大麦 5 1000 2000 6.7倍以上 0.5亿斤 2倍 10% 0.5-1万斤 元豆 5 1000 2000 6.7倍以上 0.5亿斤 4倍 10% 0.5-1万斤 秋 收 粮 食 水稻总产 43亿斤 1.5倍 10% 早稻 20 10000 15000 7.4倍以上 20亿斤 21倍 10-15% 3-5万斤 中稻 15 12000 15000 9倍以上 8亿斤 13倍 晚粳 15 15000 20000 7.4倍以上 22.5亿斤 5.4倍 二季晚粳 10 8000 10000 7倍以上 8亿斤 20倍 1-3 红薯 5 15000 30000 4倍以上 折粮1.8 8倍 5% 30-50万斤   第二、棉花冲破亩产千斤皮棉关,为亩产双千斤皮棉而战。   1959年全县棉地保证扩大到18万亩,争取达到20万亩,单产保证千斤皮棉,坚决争取双千斤皮棉。卫星田占面积20%,争取亩产5000—10000万斤籽棉,棉花总产量增一倍半到四倍。   第三、油料来个“亩产平均千、万、万,一年总产翻九翻。”   油菜13万亩,单产保证千斤,卫星田占面积10%,亩产3-5千斤。   花生6万亩,单产保证1万斤,卫星田占面积10%,亩产3-5万斤。   芝麻1.4万亩,单产保证7千斤争取1万斤,卫星田占面积5%,亩产2万斤。   第四、发展新的经济作物,这是增加农业收入的一个好门路,我县土质适合经济价值很高的荸麻生长。1959年发展荸麻2万亩,争取当年有收入。   发展甘蔗2万亩,达到亩产双万斤,产糖双千斤。   第五、大大发展多种经营,能否达到每人产值千元,这一项有着极大的影响。也只有农林渔牧特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1)畜牧:牲猪:这不仅是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生活重要项目,而且是解决肥料问题的重要门径,人民公社为大量养猪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1959年牲猪应比1958年至少增加3倍,达到100万头,争取达到150万头,即按总人口达到每人一头半至两头。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完成国家任务和保证社里库存的前提下,保证每人全年吃肉36斤,同时全年能创造2亿担粪肥,肥田10万亩,各人民公社都要建立几个大型的养猪场(万头猪场),所有的公共食堂都应多养猪,应当在1959年春节以前达到平均每人1头猪,在1959年6月以前即达到每人2头猪。   力争从外地引奶牛20只和奶羊1000只。普通耕牛增加2万头,每个公社建立一个万头牛场;引进耕马一千匹,山羊发展到5000只,鸡达到250万只(每人四只);鸭20万只,兔10万只,每个公社都应有养鸡、养兔、养鸭场,每个食堂自己养群鸡群鸭,做到鸡蛋鸡肉都自足有余。   (2)养鱼:随着冬季水田和大型水库的建成,养鱼应当大大前进一步,每人每年以仅吃鱼100斤计算,全县就需要年产鱼7000万斤。鱼从哪里来?只有找水库、塘堰要。1959年有养鱼水面6万亩,每亩平均产量达到5000斤,加1958年冬水田养鱼1.5万亩,全年产鱼3亿斤。   (3)发展果园15万亩,实现果园化。我们几乎是水果最少的一个县。如果不迅速弥补这个缺陷,不仅收入不能增加,人民改善生活也将是美中仍有不足。必须在1959年,把适宜种植果树、葡萄树的地方都种上果树,把麻城变成一个大果园。只有这样,再过几年后,我们才有丰富的水果供吃和酿酒;实际情况将是:晚种一年就晚吃一年,种的少,必然没有多的吃。因此1959年春节以内,必须完成15万亩果树的播种和移栽,大量发展橘子、苹果、梨子、桃子、柿子、板栗等。做到每个大队中队和居民点,真正都有果园,公社有大型果园,由专业果园工人经营。   为了打下村庄园林化、公园化的基础,各个生产大队或公社还应建立花园,繁殖各种花卉。   (4)消减荒山,发展经济林木。到1958年11月底我县还有100万亩宜林荒山。在1959年春分以前,特别是抓住1959年春节以前冬季造林消减荒山。春节前播种50万亩油茶,使“山猪油”今后成为我县一项重要的特产。扩大杉树10万亩,楠竹3万亩,此外还应种各种树木5000万株。   (5)各种特产要翻一番,大放异彩。向居南国第一的养蜂事业,1959年蜂群应由1958年的12400群增加到4万群,年产蜜由100万斤增加到400万斤,穿绸缎将是未来华丽衣着的方向之一。1959年蚕茧产量争取增长200%;春蚕发展13000张,夏、秋、晚秋养蚕都应增加一番。为此应大力发展桑树,在春季以前种桑树3000万株,一切适宜的地方,1959年内实现桑园化。   茶园发展11万亩,产量达到每亩产茶1000斤,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700%。   各种药材也应积极发展,山区各公社应在林场内建立几个药林场,全县达到一万亩药园,开展人工培育工作。发展各种贵重药材,但应注意水土保持。多种经营的总收入应当比1958年增加两倍。   (三)文教卫生和生活福利方面:随着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必然会出现文教卫生事业的大跃进。从而推动群众性的文化技术革命高潮,改变我县农村文化技术落后面貌。为逐步消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文化教育:要苦战一年,摘掉文化落后帽子,人人读书识字,个个能歌善舞,县成立大学一所,科学院一所;各公社都建立红专大学,社社有完全中学和完全小学,普及小学教育,采取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半工半读,免费读书,书籍等费用由学校供给,并彻底扫除文盲,边生产、边学习,白天生产,夜晚学习,在1959年内,将全县70万人民的文化水平都提高到高小毕业程度,并要有30%的人达到初中水平。队队有创作组、有诗人、有画家、有作家。并且要垸垸有体育场,队队有游泳池,所有青壮年参加劳卫制锻炼,在年度全县要有5万人达到劳卫制一级的标准。   同时还要社社有剧团,有广播站、有报社、有电影队,平均每人每月看到一至三次电影和戏剧,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第二、卫生:社社有医院,队队有卫生所和新法接生站,十个人中有个保健员。人人都享受公费医疗,除吃补药外,看病只收挂号费,不收医药费。并在春节前后消减七病(钩虫、血丝虫、现症梅毒、甲状腺肿、白癣、新生儿破伤风、产后热)除尽七害(鼠、雀、蝇、蚊、跳蚤、臭虫、虱子),男女都有新式厕所,家家有痰盂,个个爱清洁,人人都有良发的卫生习惯,从而达到个个健美,人面桃花。   第三、生活福利:关心群众生活这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在人民公社化后,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生活问题的中心是食堂问题,队队要办高级食堂,要保证吃饱吃好,饭菜多样化,平常三菜一汤,另外还有客菜供应,每星期加一大餐,改善生活,实现餐厅化;大力建设红旗新村,一年基本实现新式农村化,逐步实现设备现代化,1959年春节前盖新房4万间,全年分批建成。各个居民点有澡堂、有幼儿园、有敬老院,所有儿童都进幼儿园,孤老进敬老院,同时还要有洗衣、缝纫、制鞋、理发等厂,专厂专人,保证办好。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让每个人劳动得紧张,生活得愉快。   实现上述规划,将使我县面貌全部改观,彻底消减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痕迹,那时工厂林立、机器隆隆、铁牛奔驰,诗歌遍地,家家丰衣足食,个个人面桃花,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共产主义的新农村就打下了巩固的基础。实现1959年这个规划,工农业总产值为11.5亿到19.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将达到6.5亿元,到11.4亿元,占57—59%,工农业产值达到5亿到8亿元,占41-43%。每个人的平均收入为1000-1500元。每个标准劳力的平均工资可达到10元至20元。按照那时的生产物资,人民生活将大大提高,每人每年可以吃1000斤粮食,36斤猪肉,50斤鱼,10斤油,5斤酒,每人平均一年可以做三套衣服,每人每年的生活水平就将由现在的60元提高到160元,因此我们要为共产主义而战,为幸福生活而战,为保持我县集体荣誉而战,苦战一年,产量增十倍,生产翻两番,当然要在一年达到这样高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幸福是需要从艰苦斗争才能换取的。它需要全县70万人民一条心,一股劲的去努力创造,因此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都要鼓起比1958年更大的革命干劲,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忍受艰苦,克服困难,为实现1959年跃进规划,为了实现人类最美满、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四)当前工作:要实现以上规划,必须抓住生产、生活、思想这三个环节,在冬季打好基础,开展一个为实现千千万万翻一番的工农业生产浪潮。   1、钢铁生产。为了完成国家分配的上调任务,为了全县实现机械化,钢铁生产任务一定要完成。第一书记还要到钢铁基地住起来,原来搞钢铁的干部还是要搞钢铁,全县最少分配七万人投入钢铁生产。并且,要继续开展高产长寿运动,消减落后炉,还要实现工厂化,推行“五定”即定炉型、定领导、定专人管理、定地点、定组(把炉成组的建立,有的生产,有的检修)保证生产正常。为了保证钢铁生产任务的完成,要继续开展炉前整风,批判那种不安心钢铁生产的思想和临时观点,在行动上要大抓备料工作。   2、农业生产,首先对于冬播作物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小麦、油菜不少于两道追肥,油菜计划移栽面积要保证完成。   其次,要求来一个第二次秋收,每亩棉稿要再拣三十斤棉花,稻谷没打干净的要再复一遍。已收的棉杆要剥皮,不能马上烧了。   第三,集中力量,修好三河、求儿尖等五大水库和虎形地水库等管道。这些工程有关全县实现电气化和消减水旱灾害,要由县统一调拨劳力。计划投入十万人搞水利,民工马上上工地。   第四、今冬积肥四亿担。   3、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要苦战一个月,开展打矿石,挖药材、砍柴、打猎等活动,为在十二月份内增加收入三千万元而努力。   4、交通运输。今冬把公路千线都修起来,使每个生产大队和平原、丘陵地区的主要居民点都通气车。坚决完成新制十万辆板车的任务。   5、除害减病。配合冬季积肥,除尽七害,即老鼠、麻雀、苍蝇、蚊虫、跳蚤、臭虫、虱子;消减七种病,即钩虫病、血丝虫病、现症梅毒,甲状腺肿、白癣、新生儿破伤风、产后热等。 ## 第四: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人民公社化后,生活集体化了。社员生活以前靠自己管理,现在靠谁管理呢?靠我们党来管理。我们领导生产现在有经验了。但是却没有领导生活的经验,没有经验,就要创造。关心人民生活,是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当前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毛主席提出的“一饱三好”(吃饱、吃好、休息好、睡好)。今后干部领导方法的好坏,作风的好坏,就看他把群众生活搞的好坏。群众生活好,生产一定好。   省委对农村劳动时间,已经作出安排,每天劳动八至十小时,睡八小时,吃饭休息四小时。有的干部说,要劳动时间短,又要完成艰巨的任务,这是个矛盾。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完成生产任务不能单靠加班加点。要靠巧干。从领导方法来说,开会也要讲质量,既解决问题,又不拖延时间;领导干部要深入下去,不光听汇报,掌握运动的底子,搞好试验,推动全面。从提高劳动效率来说,大搞改良工具。   现在冬季已到,人和牲畜的过冬问题,都要进行具体解决。   在工作作风上我们提倡对党、对人民老老实实、反对浮夸、以少报多、以多报少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至于,目前少数干部的强迫命令作风的苗头,要坚决反对,应在整风中认真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搞好今冬明春的大跃进,干部要明确分工,分别建立专门的班子。但是要统一领导,各个战线互相支持,搞好协作,不能各自为政。   在搞好生产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写作,勇跃向麻城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投稿,提倡工作、学习、写作相结合。   · 来源:   湖北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