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少奇谈话记录   <刘少奇>   要多搞农业,打下底,才能搞工业。农业上不去,工业不能多搞,工业和农业的比重要适当。必须把农业搞上去,先进一步解决粮食,再搞工业,否则工业上去了,还要下来,甘肃就是这个例子。   党还是要发展的。   主要是理论与实际关系。马列是普遍真理,条条讲起来也就是那么多。普遍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本身也是发展的,因为实际情况总是变的,实际有许多不同,今天与明天,这个地方与地个地方,时间与空间,人与人,现在和将来都不同。结合实际就是要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众,不同的干部,不同的时间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是创造性的发展的,我们这些人,你们这些人,再过一二十年就差不多了,关键在于联系群众,联系实际,培养干部。   西北地区资本主义比较少,封建东西较多,封建残余还在人的脑子里有影响。反资本主义思想,还要反封建主义思想。有些地方干部变质,用封建办法,打人、骂人,使用肉刑,就是封建的办法。资本主义也废除肉刑嘛。复辟不是搞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而是搞封建主义,思想上要破这些东西。甘肃同问我看过一些报告,发动群众看来没有信阳那样好。这是个革命,关键在于发动群众,把群众发动起来 ,让群众翻身,组织贫农、下中农代表会,一切权力归代表会,象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一样。主席批信阳的报告,不仅是三类社,一、二类社也应该这样做。这样真正有民主又有集中。代表会又有个委员会,委员会也是民主集中制。审查干部,哪个好,哪个坏,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发动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大鸣大放,从鸣放中审查干部,干部好坏要经过群众去选择。干部要搞清楚,一是由上而下,领导机关派干部下去了解,一是充分发动群众起来揭发问题,才能弄清楚,最主要的是由下而上的发动群众。把小队、大队干部搞清楚,明朗化了,公社干部大体也就可以清楚了。如果县委有问题,把公社干部审查清楚了,县委也就清楚了。如果地委有问题,把县委审查清楚了,地委也就清楚了。坏人当权,救济也救济不了,要群众感到有权力才好办。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发动深,粮食安排才能解决。要集中力量先搞点,县搞社,社搞队。信阳的经验,打了很多人,打死了很多人的干部仍然在小队、大队工作,群众怕他们,不把他们撤销,群众就不敢说话。他们的办法是:集中到县里整风、集训、特别集训、撤职查办、个别严重的法办。集中起来的不一定都坏,没有干部,组织贫下中农委员会,串连群众发动群众,这样群众就发动得快。坏人不调开是不行的,群众就发动不起来,群众发动不起来后,不是坏人的干部,让他们回去,区别对待,检查检讨,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好的还可以留下,群众不高兴的可以调作其他工作。信阳集中了三万干部,大部分也还有用,改正好的,群众认为可以回去的,还可以回去,但要给群众道歉,否则群众翻不了身。信阳的经验,革命胜利了,反革命还可以回生、复辟。信阳八百万人(青海才有三百万人)等于一个匈牙利,这样的事以后可能有反复。对干部要在发展过程中考验和不断地提高,不提高,有的过了这一关,过不了那一关。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我们有些干部经不过糖衣炮弹,经不起胜利。糖衣炮弹一来有些人就可能打败仗,不能艰苦奋斗。古语说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个话今天仍然有用,当然我们是马列主义观点看这一问题的,那时是他们的原则,现在拿来做我们的原则,我们是坚持人民利益的。被糖衣炮弹打倒,这种情况以后还会有,抓紧可能少发生一些,抓不紧还会多些。(战争中高级干部被打死的少,胜利后被糖衣炮弹打死的多)。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变质?有个材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势力经过几次复辟,无产阶级革命难道就可以一次巩固的吗?赫鲁晓夫想把人民搞得翻过去,这不可能,但发生曲折道路是完全可能的。斯大林为什么杀那么多人,有它的原因、道理,胜利了确实出了些坏人,杀人多,杀干部是错的,这个不好。他对敌恨,但不准。我们的经验,要谨慎,党内问题,一般不作刑事处理,除非有人命血债。信阳不杀两个不能平民愤,但要少杀,一般不杀,杀多不好。总之,留得人在。任何时候干部不能脱离群众要和最大多数人民在一起,观察干部也是这样。群众有困难,和群众一起克服;群众高兴,和群众一起高兴。决定问题和群众一起商量,错了,和群众一起改,有功是大家的。犯了错误,群众会体贴你,群众也有了经验。不要一人逞英雄,脱离群众。   毛主席强调调查研究,这几年就是不进行调查研究。下面作假报告,我们轻易相信。肃反中发生逼供信,现在虽不是肃反,但情况相同,如搞水利任务大,一逼二供三信。决定问题光同干部商量不行,开党代表大会决定也不一定可靠,还是要先到群众中和群众商量。下去不要先提自己的意见,要老百姓提出来再商量 ,给补充一点。负责人搞一些典型调查很重要,无产阶级、共产党要有和群众商量的风气,要真正的,全心全意和群众在一起,有做人民勤务员的作风。有这种风气,老干部才能坚强,新干部才能成长。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者作风必须正,风气不正是不行的。省委地委的领导人要注意支持那种风气,反对那种坏风气,如果主要领导人支持那种风气,干部就会产生这种风气,即使领导人死了,作风还会存在。坏的风气可以遗留下来,好的风气也可以遗留下来,因此风气正不正很重要,这影响很大很深远。如果支持了坏风气老干部就会变坏,新干部生长不起来。作风要成为多数人的好风气才行。这种风气的基础,在城市是工人阶级,在农村是贫农下中农,他们喜欢这种风气。   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勤务员,一切为了人民,有事和群众商量,决定问题和群众一起决定,凡是这样的比较可靠,犯了错误也不要紧,也好改正。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看的了不起,独断专行是不行的。计划订低些好,低了超过大家高兴,高了完不成大家情绪不高。今后凡是没有经过和群众商量办的事,都要小心翼翼,自己没有看过的不要轻易相信,要调查要摸底,了解真实情况。之后再相信。青海退赔了八十?是否可靠,值得考虑。这几年公社党委以上写的报告有浮夸,就不可靠,要提供写真报告。   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就是错误也能讲,不要随便戴帽子。主席说的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党的生活问题,你们那里形成了没有?怕反面意见的人,首先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意见正确,怕别人辩论,真理是不怕辩论的。要形成人家敢讲话的局面,要使所有的人讲老实话,人民内部一定要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主席说不要禁止人家讲闲话,而且要听闲话。当面听不到,背后会后听到也好。有些人不敢听闲话是不对的,如果你不听,他就会向另外的人讲。要习惯听闲话,“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背后不说人”,对闲话要搜集,研究考虑。主席在陕北听到“雷为什么不打死他”的话后,就想到公粮重了,减少了四万石。   要努力搞,鼓足干劲,团结一致,努力工作。首先是搞农业,工业每年搞一点,看来不能搞得太多,要适当,第一个五年太少,第二个五年的前三年搞得太多了,能搞多少要摸底。有正面的经验,再有反面的经验,就完全了。工作要越做越细,粗了不行,这三年粗了些,新疆铁路乌稍岭通过能力太小,宝成路通过能力还小,就是工作作得不细。综合平衡不容易,问题暴露出来就好,不暴露出来不理解,矛盾要大暴露,人的思想才能通,过去硬是说不通。农村抽的劳力太多是不行的,现在许多地方没饭吃就知道了。今年全国人民饿饭,饿这样一年,得到教训,思想打通,逼到要搞农业。   来源:根据一九六一年元月二十一日谈话记录   ·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