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游怎样争得上游?——评新民县洼改治涝的领导经验   <《辽宁日报》社论>   “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新民县要在一年基本消灭涝灾,二年水利化;粮食亩产量今年预定达到千斤以上。粮食低产地区一跃上升为高产地区。这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向来被人认为地势低洼,每年受水气,靠天吃饭的新民,根据什么敢于提出这样一个规划呢?读了“新民县洼改治涝的经验”,使人深刻地理解到:自然条件的下游,并不一定是领导工作的“下游”;只要领导方法正确,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且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战胜自然,下游一定能够争得上游,被动一定能够转为主动。   水害,是坏事,住在涝洼地就得受水气。过去一般人都这样讲。可是新民的事实证明:害和利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害,可以转化为利,正像在一定条件下,利会变成害一样。以前我们讲,地势低洼,易受内涝,这是农业生产上的不利因素;但是,反过来讲,正因为地势低洼,才更便于蓄水灌溉,才能大开水田,于是它又成为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新民县总结了历年来治水的经验教训,学习了天津专区的洼改治涝经验,正确地认识了水害可以变为水利,决定改变过去“排泄为主”的治水方针为“蓄用为主”的治水方针,终于,化大害为大利,在全盘工作上争得了上游。   新民境内河流交织,水泡密布,水源极为丰富,这本来是发展生产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这个条件在过去曾经为害新民地区几千年,雨小之年内涝成灾,雨大之年洪水泛滥,溃堤决口,沿河地区的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人们都把水看成灾害之源。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防洪排涝,修筑堤防,减轻了灾害程度,可是并未根除水患。由于长期遭受洪涝灾害,养成了人们对水涝的憎恶心理,这种狭隘的经验也造成了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所以,多少年来新民地区一直把水看成是害水,想尽办法避水、排水、赶走水。在实际工作中,只注意修筑堤防,防止洪水,修建泄水工程,向下游排水,忽视了蓄水和用水。每年确定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时,县里很怕兴办多了影响农业生产,又怕群众搞不好反落埋怨。态度很消极。去年有的地方群众要求搞农田水利工程,领导上迟迟不予批准,不加鼓励。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解放九年来全县只利用了现有水的3%,开了两千多垧水田,把主要力量放在防洪排涝上。然而,由于地势低洼,也很难真正把水排出去,常常是上游排了,下游又涝了,不过是使水害搬家。全县每年因内涝成灾的土地,少则三、四万垧,多则十几万垧。救灾,处理水利纠纷,占去了县委的大部分精力。而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仍然处于落后和贫困状态。这些痛心的教训,不断刺激着新民县委,使他们不能不重新考虑治水的方针。   水害转化为水利需要一定的条件,就是要拿出大批的人力来修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在旧社会,没有一个政府能领导人民干这件事,群众的治水愿望只能求助于“河神”。解放后到合作化以前这一段个体经济时代,农民初步地组织起来了,虽然有可能兴修一些水利工程,但是根治涝灾无论是人力物力都有困难。特别是因为土地私有制度的限制,更加困难。合作化后,土地私有制消灭了,人力,资金都可以集中使用,条件具备了,只要加强领导,方针对头,涝灾就可以根治。这一点,农民群众早就意识到了。1955年冬合作化高潮之后,紧接着就掀起了兴修水利,大开水田的高潮,这决不是偶然的。新民县罗家屯乡群众在1955年冬,五十天修成了一个大水库、开水田二百一十垧,这年水田的收成等于旱田收成的七倍。这个事实,使县委更加明确认识到蓄水是变水害为水利的正确方向,洼改治涝是发展本县农业生产的关键;认识到要大跃进非在蓄水上下工夫不可。因此,县委向全县人民提出了“苦战一二年,改造涝洼田”的口号,方法是大量蓄水种稻,充分利用地下水种稻,因水种植,因地种植等等。这些措施将使粮食产量飞跃上升。全县的洼地、荒地历年亩产只在一百五十斤左右,改种水稻后,可以一跃达到千斤以上,真是洼地翻身值万金!由于方针的改变,到处都蓄水用水,扩大水田和旱田灌溉。现在,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今年,新民县还提出希望把流经本县境内的辽河、蒲河、柳河的水多拨给他们一些使用。从恨水、怕水、排水,到喜水、争水、蓄水,这是一个思想观念上的革命,也是领导方法上的革命。   领导的决定是否正确,最公正的裁判是群众的干劲。新民县群众的干劲今年是史无前例的。他们四个月完成的水利工程的工量等于水利工程最多的1956年全年工量的140%。大民屯区的农民群众在春节期间,向蒲河发起了进攻,七天时间出动了十万个工、修成了能灌溉六百垧水田的春雷水库。罗家屯乡一百二十名共青团员和青年组成突击队,提出“一昼夜只休息三个钟头”的口号,突击三个多月,完成了一条十二华里长的“共青团干渠”。在新民全县到处是兴修水库的工地,到处是洼改治涝的人群,夜间灯火通明,和白天一样干。全县男女老少总动员,春节照常出工。群众说:“天冷冷不了火热的心,地冻冻不住坚决的心。”“洼改搞不成,至死心不甘!”资金、材料有困难,群众就出钱、出物、献筐,献石。一切困难都在这种群众积极性面前,迎刃而解。群众把修筑水库、根治涝灾这个劳动,看成是最大的乐事。这和“重灾区”这个称号很不相称。群众的干劲为什么这样足?回答只有一个:因为领导上满足了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治涝、增产。增产,任何时候都是群众的根本要求,这个要求是每一个党的工作者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增产的关键各地不同,新民的根本问题是治水。但是过去的治水方法是为了治水而治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为了防灾而治水,不是为了增产而治水。总之,是水支配人,不是人支配水,因此年复一年的“春修夏防秋堵口”并未解决增产问题,群众自然感到厌烦,干劲不足。现在治水方法来个大转变,水从“祸源”变成幸福之源!群众真正看到他们的利益所在,奋不顾身地投入兴修水利的高潮之中,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新民县委领导洼改治涝的经验,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矛盾论”)新民的主要矛盾是水害,水害不除,百事不兴。比如号召群众积肥,过去群众就说;“上粪也叫水冲了,不上粪也叫水冲了,上粪干什么”。结果号召不起来。现在是:家家有厕所,队队有灰仓,男女老少都捡粪。这不是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吗?再比如,有人曾经认为在灾区发动群众修水库很困难,因为群众要搞副业生产自救,无力再搞水利工程,事实如何呢?灾区群众提出:一手搞农田水利,一手搞生产自救,紧紧裤腰带,一年就翻身,劲头同样大。也证明了上述真理。在主要矛盾没有被领导抓住,或者虽然抓住,但是排水的思想占据着优势的时候,各种工作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一旦蓄水的思想,被广大群众和领导所掌握,占据了优势的时候,恶性循环就终止了,被动转为主动。蓄用的治水方针思想,从劣势到优势的转化,是一场斗争和实践的结果。新民县委抓住了在治涝工作上以“排水”思想和蓄水思想为对立面的主要矛盾,并且通过斗争和实践,使蓄水思想转为优势,于是,就开展了一个崭新的、主动的、顺利的工作局面。毛主席说:“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我们认为,从新民县力争上游的经验可以得出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