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因地种植   <《湖北日报》社论摘要>   正确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是人民公社决定全年生产大计的一件大事。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它能够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人们真正成为自己的经济活动的主人。   要正确的制定生产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公社的生产计划,必须建立在生产队的生产计划的基础上;生产队的生产计划,必须建立在生产小队的包产计划的基础上;生产小队的包产计划,又必须建立在小队作物种植计划的基础上。层层计划都有基础,这样的计划才比较接近实际,有可能实现。基础的基础,是生产小队的作物种植计划。小队的种植计划落实了,上面的计划就能一一落实;小队的种植计划落实不下来,一切计划都如空中楼阁。因此,搞好小队的种植计划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怎样才能搞好小队的种植计划呢?四个字:因地种植。   因地种植,就是种植计划要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各种各样的“地”,有水田,有旱地,有坡地,有平地,有黄土地,有沙土地,有窝墒地,有露墒地,有温度比较高的地,有温度比较低的地,如此等等,千差万别。要因地种植,首先就要对各种各样的“地”作周密地调查研究,弄清什么样的地适宜种什么作物,什么 样的地不适宜种什么作物,而后再来确定作物的种植计划,才可能是正确的。例如沙土地适宜种花生,窝墒地适宜种芋头(旱芋头),把花生安排到沙土地里,把芋 头安排到窝墒地里,这就叫因地种植。农作物的特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作物特别适宜于向阳地,有的作物特别适宜于冷浸地,有的作物特别适宜于沙土地,有的作物特别适宜于泥土地;什么作物适宜于种什么地,不适宜于种什么地,也要先经过调查研究,弄个明白,再来确定作物的种植计划,才可能作到计划适合各种作物 的特性与要求。   这就是说,要做到因地种植,一方面要摸清各“地”的特性;另一方面,要摸清各种农作物生长要求的特性,要把“性情”相近的“地”和农作物结合起来,才会长 出好庄稼。一般地说,土地有好地和坏地之分,农作物有高产作物和低产作物之分。但是,所谓好地和坏地、高产作物和低产作物,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某块 地种了适宜它的作物,它就是好地,种了不适宜它的作物,它就不是好地;反之,某种作物种在适宜它生长要求的土地上,它就是高产作物,种在不适宜它生长要求 的土地上,它就是低产作物。好地并不是种任何作物都能长好,高产作物并不是种在任何地方都能高产。油沙地是好地,如果种了不适宜它的作物,仍然不能长出好 庄稼。水稻是高产作物,如果把它种在水源、气候、土质等条件不适宜的地方,往往就变成了低产作物,甚至根本不能生长。但是只要作到了因地种植,再加上人们 的生产劳动,不仅好地能够种得更好,高产作物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就是坏地也能长出好庄稼,低产作物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只有因地种植,才能充分利用自然的有利条件。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以前,也就是还没有基本上控制大自然以前,对待自然,必 须一方面要坚持水来抗水,旱来抗旱;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巧妙地安排作物,充分运用自然的有利因素,尽可能躲开灾害的袭击。所谓巧妙 地安排作物,就是要因地种植。比如有些地常常遭受涝灾,种旱作物总是“老天爷”要收去大半,这就不如干脆改成水田,改种水作物;反之,有些水田是石沙底, 一田水管不到三天,种水作物又费工又不保收,就不如干脆改成旱地,改种旱作物,这样就能充分利用自然的有利一面,限制其不利的一面。   坚持因地种植,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策问题、作风问题。   为什么有些生产队不能因地种植?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执行政策。政策和任务是密切联系的,任务恰当才能体现政策。对于一个生产队来说,到底完成多少生产 任务才合适?这要看这个队是些什么土质,适宜种哪些作物,能种多少来确定。也就是说,要先让下面订种植计划,在因地种植的基础上订生产任务,才能做到既完 成了任务又做到了因地种植。   要执行政策还要转变作风。已如前述,因地种植,关键在于摸清各种“地”和各种农作物的特性。要摸清,必须请教群众。“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当地群众 是富有实践知识的种地能手,他们最熟悉本乡本土的自然情况和作物特性。什么土质适宜种什么作物?什么茬口适宜种什么品种?他们都了若指掌。只有虚心向群众 请教,让群众当家作主安排作物,才能做到因地种植。   来源:转载于《人民日报》196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