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取明年增产更多的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   <《人民日报、》社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对于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特别加强了领导,各经济作物产区的公社社员和农场职工,各级干部和有关的科学技术工作人员,作了持续的努力,已经取得重大的胜利。今年河北、河南两省一些重要棉区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水灾,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地区棉花单位产量增加,加上棉田总面积有所扩大,全国棉花总产量仍可比去年增加。其他一些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程度不同的增长。明年争取棉花、油料、烟叶、糖料、麻类等经济作物,在今年增产的基础上再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产,这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经济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这是全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经济作物产区公社社员和农场职工的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农业和工业要有一定的比例,农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类作物也要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比例关系,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各部门发展的可能所决定的,在我们国家里,又是可以用国家计划来适当安排和合理调节的。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和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逐步成长、逐步健全,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越来越协调,越来越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使在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原定的计划有时不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能保证生产和生活的比较正常的秩序,并且能够使整个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恢复起来。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中,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生活的安定,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能够迅速开始全面好转,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这在旧社会是根本不能想像的。全国解放前的三十年间:一九一九年棉田面积是三千多万亩,产皮棉一千多万担;一九四八年棉田面积仍然是三千多万亩,产皮棉仍然是一千多万担。近几年,在大灾之中和大灾之后,我国的棉田面积和棉花总产量仍然远远超过解放前的数目。这是很不容易的,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伟大胜利。   当然,我们十分清醒地知道,我国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虽然开始好转,但是远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远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生活的需要。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开始全面好转,随着农业内部粮食和副食生产的逐渐好转,必须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在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面积,增加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产量,才能使农业和工业的比例,农业内部各部门的比例,以至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更加协调。农业要更好地发挥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作用,既要更多地增产粮食,也要更多地增产工业原料。整个国民经济计划要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其中轻工业的安排,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安排。棉花等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中,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们是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它们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城乡人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吃、穿、用的问题都要解决。连年大灾之后,在吃的方面逐渐有所改善的情况下,穿和用的要求,相对地说来,就显得更为迫切。而且对吃的方面,人民也要求在逐渐增加品种上能够逐渐增进。棉花、麻类等,不但为人民穿、用所必需,而且棉籽、麻籽等也是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部门经营的吃用植物油中,仅棉籽油就占百分之十三到十九。而花生和油菜籽更是绝大部分用作食油原料。甘蔗、甜菜等糖料作物,绝大部分用作食糖原料。城乡人民对于衣着、絮棉、食油、食糖等的需要日渐增长,对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的要求也就更加迫切。这不仅直接有关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而且直接有关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城市人民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村人民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粮食生产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同时并举、全面安排,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意义都是十分明显的。   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同增加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也有很大关系。为了增加农业内部的资金积累,进一步壮大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必须大力增产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在棉花等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出售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收入,占当地公社生产队货币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当地生产资金的主要来源和社员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正常情况下,棉花产区每年出售棉花的收入,约占全国农村出售农副产品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一到十五。这些地区要能够增加现金收入,最重要的门路,就是按国家计划多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棉花等经济作物产区,有适宜种植这些作物的自然条件,有种植这些作物的较多的经验,在这些地区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要比种植其他作物的收入多得多。如果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不种,而把它移到不适宜种或者还缺少经验的地方去种,产量就不会很高,而且会不利于增产粮食。从全局着眼,这是不利的。有条件多种经济作物的地区,就适当多种一些,对农业生产的全局是有利的,对经济作物产区和粮食作物产区都是有利的。增产了棉花等经济作物,国家就能供应粮食产区更多的日用工业品,也就能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反转来国家又能较多地供应经济作物产区一些粮食,进一步促进经济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的增产,在这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中,起着特别活跃的作用。这一着走活了,全盘就都会活跃起来。就棉区农民本身来说,多种了和增产了棉花,对国家贡献多,自己得到的好处也多,于公于私都十分有利。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产区的许多公社社员们,对这些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增加国家资金积累,也有重大的作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大一部分要靠棉花等经济作物连结起来。要发展农业,就要建设水利工程、化学肥料厂、农用药剂厂,就要建设农业机械厂,资金从哪里来?相当大一部分,靠轻工业产品。而轻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是棉花等经济作物产品。因此,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不仅是对工业的支援,实际上也是为农业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只就用棉花做原料的工业品来说,正常情况下,棉布和针织品等的零售额,在整个社会商品零售额中要占百分之十五左右。棉制品在出口物资中,也居于重要地位。烟叶制品,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我们国家建设的方针是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个方针,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更多地积累建设资金。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力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从许多方面来看,增产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意义都是很重大的。各级干部、公社社员和农场职工对这些应当有充分的明确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增产棉花等经济作物,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使经济作物产区的各级干部、广大社员和农场职工,对这些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有更深切的理解。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水平,另方面要进一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相互关系,把小局和大局结合起来,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全国形势考虑本地工作,从政治意义考虑经济措施。   现在,全国的政治形势是很好的;除部分受灾地区外,全国的经济形势也是很好的。历年来,为了支持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家对经济作物产区投放了很大的力量,生产资料优先供应,技术力量优先支援,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事业优先在这些地区发展。随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逐步开展,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改进工作作风的情况越来越好,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是更加巩固了,国营农场的工作也是更加改进了。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产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公社社员和农场职工,一定要运用这个有利形势,及早动手作好一切准备工作,争取明年棉花、油料、烟叶、糖料、麻类等的产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