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合农村需要的工业品要多生产多供应   <《人民日报》社论>   工业品的生产和经营,要适合城乡人民的需要,特别要注意适合农民的需要。目前,在满足城市人民需要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农村,要更好地面向农村,有计划地生产和供应更多适合农村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   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一部分销售到城市和出口的以外,绝大部分是要销往农村,同农民交换农产品。如果生产出来的工业品不适合农村的需要,就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影响到工业品同农产品的交换,也会影响到进一步把农村这个最广阔的工业品市场组织起来,反过来,也就会影响到工业生产自身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我们生产和供应的工品,是不是适合农业生产的要求?是不是适合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贫农下中农的要求?产品的花色、品种、规格,是不是能够吸引人们购买,是不是能够赶上群众需要的变化?产品的价格,是不是适应大多数农村人民购买力的水平?工业品下乡的渠道是否通畅?等等,这是衡量我们工业和商业面向农村工作做得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我们工业工作和商业工作有没有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面向农村,必须了解农业,熟悉农村。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多种多样的需要,许多地区的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在调查研究不同类型地区需要的时候,注意了农村与城市的不同要求,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方面、不同居民的不同要求,以及农村需要的发展变化,并且认真总结已有经验,扎扎实实地按照不同方面的需要,组织生产,组织流通,使工业品的生产和经营,更能适合城乡人民的要求。这是一种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办事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特别需要的就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这项工作,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各行各业,都应该深入细致地去做,上级领导机关应该做,基层企业单位更应该做。   有人认为,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关系到直接支援农业生产,不做好不行;日用工业品对农业生产的关系不大,在面向农村的问题上,不需要大作文章。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和供应,往往考虑农村的需要较少。这是某些工业品下乡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原因之一。这种想法和做法显然都是片面的。应当看到,日用工业品同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举凡衣、食、住、行,从物质生活到文化生活,都离不开日用工业品。生产和生活是互相关联的。生产发展了,农民的购买力会有相应的增加,对日用工业品的需要也会适当增多。更好地满足农民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之,也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人认为,当工业品滞销或供过于求的时候,强调面向农村是必要的;当商品畅销或供不应求的时候,强调面向农村的意义就不大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工业品的生产和供应,不是从农村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只是从主观想象出发,生产什么就供应什么,供应什么就要求农民买什么,或者把强调面向农村市场作为推销滞销商品和多余商品的一种权宜之计。这是一种轻视农民需要、对农民缺乏阶级感情、为做买卖而做买卖的单纯商业观点,它是和坚定不移地面向农村的观点对立的。要坚定不移地面向农村,必须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革命而生产、为革命而做买卖的思想去搞好生产和经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农民,不能忘记贫农下中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工业市场的主体。在我国,不论轻工业或者重工业,都要以五亿几千万农民的农村为主要市场。这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遵循这个方向,工业生产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离开了这个方向,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有人认为,面向农村,生产农村需要的工业品,主要是地方工业、手工业的任务,同大城市的大工厂关系不大。这种想法也是不全面的。   当然,地方工业、手工业跟农村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应当更好地把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绝不能认为大城市的大工厂可以忽视农村的需要。相反,大工厂面向农村的任务,很多是地方工业、手工业所难以代替,或者不能完全代替的。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生产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自然不能忽视农业的需要;纺织工业、日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是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的,不仅要注意城市人民的需要,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农村人民的需要。凡是这样做的,城市、农村和出口这三方面需要的生产,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既扩大了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出口和城乡人民的需要,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   还有人认为,农村的购买力较低,生产适应农村的工业品,向农村供应这些工业品,油水不大。这是一种轻视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思想。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为了适应城乡人民首先是广大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绝不是为了捞取什么“油水”。其次,对农村购买力要有全面分析。当前农村一个人的购买力同城市一个人的购买力相比,一般说来,的确是要低一些。但是,如以几亿农民的购买力同城市人民的购买力相比,则农村的购买力就比城市要大。同时也要看到,农村购买力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农村购买力同过去相比,一般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将随着农副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继续提高。第三、面向农村的日用工业品,应当照顾农村购买力的水平。事实上,坚固耐用、物美价廉、品种对路的工业品,一般都是合乎农村需要的供不应求的商品。   根据当前农村购买力的水平,面向农村的工业品,应当特别注意坚固耐用、物美价廉,既要经济,又要实惠。同时要根据农村人民的爱好和习惯,切实注意花色、品种的适销对路。这项工作要有步骤地进行,要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的工业品,有高档、中档、低档之分,高档、中档、低档,要根据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对农村应该适当多生产和供应一些物美价廉的低档商品。但是,必须保证质量,不能粗制滥造,不能降低使用价值。不能认为只有高档货才要注意质量。高档货有高档货的质量,中档货有中档货的质量,低档货有低档货的质量。不论高档货、中档货、低档货,都应该有质量标准,都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有些企业过去在面向农村工作上的缺点,往往是出在对农民缺乏深厚的阶级感情,是出在用“城市观点”去看待农村、解决农村的问题上。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所指出的:“他们带着城市观点去处理农村,主观地作出许多不适当的计划,强制施行,常常碰了壁”。今天本报发表的,上海市第一商业局副局长的文章和其他有关报道,生动地说明了轻视农村迫切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就要碰壁,就要闹产销矛盾;说明了只要花色品种对路,质量提高,价格便宜,销路就可以大大增加,生产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说明了日用工业品应当有高中低不同档次和大中小不同规格,来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不同购买力水平;说明了必须加强工商协作,树立面向农村的观点,生产和供应更多适合农村需要的工业品的重要性。   要坚定不移地面向农村,生产和供应更多适合农村需要的工业品,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加强工商协作。商业部门应当特别注意在全体人员中加强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的教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做好工业品下乡的工作。凡是适合农民需要的,就要优先供应农村;凡是农民需要而比较缺少的商品,就要向工业部门提出要求,以便采取增产措施,逐步保证供应。工业部门应当特别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增产适合农村需要的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凡是农村市场需要的产品,都要尽可能地安排增产,以适应广大农村人民不断增长的和多种多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