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公社建社五年生产大发展   <记者张新辰、张慧贤>   新华社十七日讯:八月上旬北京连续降雨的第八天,突然又下了一场特大的暴雨。当时,不少人担心南郊地势低洼的红星人民公社是否又要遭到重大的涝灾。谁知雨过天晴记者来到这个公社的时候,却已经看不到洪水的痕迹。只见一望无际的水稻,在雨后长得格外茁壮,有的已开始抽穗;粗壮的玉米已逐渐成熟;沉甸甸的高粱穗在微风中摆动。社员们喜悦地说:今年秋季又可望是个好收成。   公社的干部告诉记者,这场大雨在这个地区是少有的。如果不是公社化以后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排灌系统,现在这儿早已是一片汪洋。一九五九年公社成立初期,排灌系统还不够完善,八月六日下雨二百六十一毫米,有将近百分之四十的庄稼受淹减收。这次雨量大大超过了那一次,可是积水在二十四小时内就基本下泄了,除了少数菜地被淹以外,其余庄稼都没有受到影响。   这个公社所在地,原是元明清三朝封建帝王行围狩猎的场所,处于永定河、凉水河之间,地势低洼,有雨必涝,以致地下水位升高,大部分成了盐碱地。解放前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大家都叫这儿是“苦海子”。土地改革以后,这里的农民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生产有了发展,但粮食仍不能自给。   公社化给这儿的生产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仅仅五年时间,这儿的农民发愤图强,加上国家和城市工业支援了大批拖拉机、排灌机械、化肥等,已经把这个地区建设成为粮食自给、供应首都市场大量牛奶、蔬菜、肉类和水果的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去年,这个公社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了二千一百五十三斤粮食,八百一十三斤牛奶,五十七斤肉类,五千七百九十二斤蔬菜,六十一斤水果,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比公社化以前提高了一点七倍。   早在一九五七年冬天,这儿的农民就深深体会到进一步组织起来、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当时,红星、金星、曙光等几个农业社联合修建了两条大灌渠,一个冬春就使六万多亩耕地具备了灌溉的条件。公社成立以后,更是每年冬春两季都要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社员们为了早日改变穷困面貌,在严冬季节,打开冻块,照常修建水利工程。五年来,他们共为兴修水利出工六十万个,完成土方二百二十万立方米。现在,在这个公社的土地上,像蛛网一样地密布着排灌渠道,其中干渠就有十二条,总长二百多公里;还有一百八十八个电井。在城市工业的支援下,平均每十一亩耕地已有一马力的排灌机械。全公社十五万亩耕地,百分之八十已经做到旱可以浇,涝可以排。今年八月间的这场暴雨和不久前小麦的丰收,都给这个公社的水利建设作了很好的鉴定。从去年七月二十五日到今年七月底,这个地区苦旱,在小麦生长期间,总共只下了五十七毫米的雨,但由于灌溉设备发挥威力,引来了大量的水,全公社二万二千多亩小麦仍然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平均每亩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十五。   这个公社的大部分土地现在都经过了平整。平整后的土地,田块大小一般都在二百亩左右,这样便于机械耕作。目前,这个公社土地的耕、平、压、耙等作业,已完全采用机械,机播面积占到可以机播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五,中耕、喷药、收割等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今年夏收夏种时,联合收割机和人在前面收,拖拉机跟在后面耕、播,半个月时间就收割完了小麦,种上了麦茬玉米,连准备播种秋菜的地也一齐耕好了。这样的速度,在公社化以前使用畜力耕种是办不到的。由于耕作速度加快,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过去基本是一年一熟,现在大部分土地已做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由于城市电力网供应大量电力,这个公社的电气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全社现有高压、低压输电线四二五点八公里长,排灌、粮食加工、饲料粉碎、奶品处理等机械都由电力来带动。   公社化后,已经使得过去农民不敢想像的事,逐步变成了现实。这个公社从建立的第二年开始,就连续受到了三年自然灾害。随着抗灾力量的不断壮大,只是在头两年有一部分粮食作物受灾减产,从一九六一年开始粮食就逐年增产,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公社化以前年成最好的一九五七年还超过百分之六十。   “改造盐碱地,挖掉穷根”,是这里农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只是在公社化以后,这儿才能够每年用拖拉机深翻土地,用水来浇地冲洗盐碱,施用畜牧业提供的大量有机肥料,使八万多亩盐碱地大部分变成了好地。盐碱地最多的金星大队,过去被称作“出门一片白”;现在来到这个大队的地里,就好似走进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到处长着茂盛的庄稼。去年全大队粮食产量达到六百二十万斤,比公社化以前增加了三倍多。一九五六年的小麦平均亩产量不到一百斤,今年已提高到了三百多斤。   机械化、电气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粮食生产的发展,使得这个公社有可能调出大量人力、物力来开展多种经营。几年来,全公社共有三千多人被调到畜牧业、副业等部门去劳动。现在平均每四平方公里有一个大型畜牧家禽场,奶牛头数比公社化前增加了一倍多;肥猪增加了两倍多;基本上是公社化后发展起来的养鸭事业,每年可以供应城市十多万只著名的北京填鸭。在这个公社里,已很难看到没有被利用的地方。人们在从前围猎时供野兽饮水的“水泡子”里养了鱼,在排灌干渠里养了鸭,在过去不长庄稼的高岗沙地上栽上了果树,果园旁边又养了蜜蜂。多种经营的发展,特别是畜牧业、蔬菜、水果的发展,已经成为这个公社增加收入的重要方面。   公社化后,中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这个公社社员们的生活仍然有了改善。   记者在从前最穷的双桥村访问了社员郑奎源的家庭。这个过去给地主当了二十多年长工的农民,现在同他的母亲、妻子、四个儿女住着三间新盖的房子。郑奎源对记者说,你只要看看我们一家人穿的用的,就明白我们现在过的是多好的日子。过去我给地主当了大半辈子长工,连母亲、妻子都养不了,她们终年靠挖野菜拌糠过活。一遇到水灾,我们这里就要饿死许多人。他的母亲就是在一次大水灾中,因为全家三天没有吃东西才把眼睛急瞎了的。现在郑奎源和妻子、大女儿三个人参加劳动,去年分的粮食吃不完,收入比公社化以前增加了两倍多。这时,坐在炕上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接口说:我家现在的日子可不能用“倍数”来比,和过去是有天地之别。   记者在这个公社碰到许多像郑奎源这样的家庭,收入普遍比过去增加。社员们热爱自己的人民公社,称它是“砸不烂、摔不开、拆不散”的“铁饭碗”。   来源: 1963年9月1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