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   <赵汉>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要扎根于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在群众中的战斗堡垒。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靠它们反映上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靠它们坚持下去。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的。党的基层组织的责任十分重大。在社会的各种基层单位中,党中央的政策能不能贯彻执行,群众的积极性能不能充分调动,国家计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能不能出色完成,都要看这个单位中的党的基层组织有没有坚强的战斗力,能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担当起来。   那么,党的基层组织怎样才能够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真正成为党的一个战斗堡垒呢?经验证明,关键在于做好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   这里所说的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就是指那些为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所决定的、随时随地都要做的工作。它们不仅不同于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而且也有别于一定时期内的群众运动和突击性工作。它们是党的基层组织的最一般、最大量的工作,是细水长流、艰苦细致的工作。正是这些工作,构成了党的基层工作的基本内容,构成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全部活动的基础。做好这种经常工作,也就是从根本上下功夫,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的全部活动。   既然经常工作这样重要,那么,为什么有一些同志偏偏忽视了、放松了这些工作呢?看来,就是因为这些经常工作太平凡了,它们似乎都是一些“细小”而不特别引人注目的工作,似乎只是“老一套”而没有什么新鲜内容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紧迫的时间性,突击工作或者中心工作一来,似乎就可以把它们挤在一边。的确,在这些经常工作中,有许多是点点滴滴的工作。但是,滚滚大江,总是由涓涓细流汇合而成的。伟大的轰轰烈烈的工作,总是隐寓于点点滴滴的工作之中的。因此,把大量普遍的经常工作,看成是无关紧要的工作,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何况经常工作是不应当间断、不可能停顿的工作,它们的内容和要求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而经常更新的,当然根本不是什么“老一套”的、翻来复去在原地踏步的工作。至于说到经常工作和突击工作、中心工作的关系,那么,它们正是相辅相成、矛盾统一的。中心工作和突击工作,往往就是经常工作中的某一项工作,只是由于形势的发展,需要把它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需要用突击的形式,集中力量把它做好罢了。不打好经常工作这个基础,就无从提出中心工作和突击工作的任务。没有各个方面的经常工作的配合,也不可能顺利地进行中心工作和突击工作。因此,对于经常工作,一定要经常重视、经常去做。过去的经验证明,放松了经常工作,尽管一时可能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后果,日子久了,把正常的工作秩序打乱了,再重新整顿起来就很费劲。   (那么,根据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它应该进行哪些经常工作呢?党章第五十条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一般任务,都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这些任务,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党员中间做的工作,一类是在非党群众中间做的工作。)   我们党的每一个党员都处在党的基层组织之内;而党的每一个基层组织,又都活动于一定范围的非党群众之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责任,就是要经常地做好这两部分人的工作,就是要把党员领导好、管理好、教育好、组织好,把党员的力量发挥出来;就是要领导群众、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把广大群众团结和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主张而斗争。下面,着重谈谈党内教育、组织生活、党的基层组织在非党群众中的活动和对非党组织的领导等四个方面的一些问题。 ## 一、 党的基层组织要经常地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   向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进行党的路线、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极端重要的经常工作。很难设想,一个不懂得党的原则的人,竟会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一个不懂得党的政策的人,竟会做好党的工作。在我们党内,虽然已经建立了由党校和训练班经常地训练党员的制度,但是,党校和训练班的容量,毕竟是有限度的。在同一个时候,能够进党校和训练班的党员,总是少数。每一个党员,他的绝大部分的时间,总是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度过的。要使党员普遍地和经常地受到党的教育,就必须由党的基层组织,把教育党员的责任担负起来。党内的教育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抓活的思想工作。要经常地密切地注意和研究党内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领导。党员有了什么思想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就要及时地帮助他分析原因,提高认识,找出解决的办法。在这方面,多做一分工作,就会增加一分甚至十分力量。决不能等闲视之。另一方面,是抓党员的学习。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有计划地、循序而进地提高党员的政治水平和思想水平。要使这种工作经常化,就要建立和坚持党内的学习制度。党内的学习制度,在一部分党的基层组织中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容易坚持难”。当然,客观的困难,确实是存在的。就拿农村和工业交通企业的党的基层组织来说吧,生产和工作比较忙,党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差等等,都是实际存在的困难。但是,能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听任党内的学习制度长期处在不健全的状态呢?不能。我们党的大多数党员,都分布在农村和工业交通企业的基层组织中。我们党在农村和工业交通企业中的基层组织,直接联系着我国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直接领导着我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工人党员和农民党员中能不能把经常的学习制度健全起来,这是关系到提高我们党的水平和战斗力的一件大事。我们应该积极地克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农村和工业交通企业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工农党员的教育。事实上,在我们的国家中,这一方面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我们党的各个领导机关一贯重视教育工农党员的工作。在经济方面、人力方面和教材方面,都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党和国家用了很大的力量,编写了许多内容丰富、文字浅显的通俗的政治书籍。不少地方党委,专门出版了党报的农村版和指导支部生活的定期刊物,经常地进行训练支部教员的工作,建立了支部教育传授站。不少地方党委的领导同志,经常下乡、下厂,向党员群众作报告。许多农村和工业交通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已经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把上党课的制度健全起来了,把讨论党的政策和指示的制度健全起来了,把读党报、读党刊的制度健全起来了,把学文化的制度健全起来了。这些制度,都是在广大的农村和工业交通企业中切实可行的好制度,只要认真去做,持之以恒,是完全可以巩固下来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这里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党内教育同生产和工作的矛盾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有些同志认为,在生产和工作不很忙的时候,是可以进行党内教育的,生产和工作一忙,党内教育就只好停顿下来,等忙季过后,再重打锣鼓重开场。党内教育同生产和工作到底有没有矛盾呢?应该说,又矛盾,又不矛盾。对党员的教育,只要确实搞得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他们真正能够更好地执行党的政策和更好地起共产党员的作用,生产和工作就一定会搞得更好。所以,从根本上说,党内教育同生产和工作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至于在具体时间的安排方面,它们又确实存在着一些矛盾。这就要看我们怎样去做工作。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既解决了矛盾,又推动了生产和工作。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在忙季坚持党内的教育制度,要着重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领导思想上,生产和工作越忙,就越要抓紧党内教育。因为挤掉党内教育的现象,往往发生在这个时候;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恰恰需要党员在群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需要加强党内的教育。如果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反而会使生产和工作受到损失。第二、在教育的内容上,要同当时的形势、任务和党内的思想动态,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学政策,是着重学习当前正在付诸执行的政策;学党报党刊,是着重学习指导当前工作的主要文章。学党的基本知识,也要针对当前党内的思想倾向,把学习理论同解决党员思想作风上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比如讲党员的模范作用,就要引导大家研究在当时当地应该起什么样的模范作用;讲群众路线,就要引导大家讨论在当时当地的工作中怎样走群众路线。万古常新的真理,一同大家所迫切关心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就会使大家听得分外亲切,体会得分外深刻,收效也会分外显著。这叫做下“及时雨”。至于那种脱离实际、空洞无物的教育,那不仅在忙季会劳民伤财,在任何时候也是无益的。第三、在教育的方式和时间的安排上,要更加灵活一些。   学习制度要坚持,党课要上,对党的政策和党报党刊上的重要的有关的文章要讨论,但是,次数可以略少一些,每次讨论的时间也可以略短一些,有时也可以同某些讨论工作的会议结合起来进行。如果居住条件分散,学习的地点也可以适当地分散一些。总之,在生产和工作较忙的时候,应该针对忙季的特点做工作,使党内教育更密切地同生产和工作相结合,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和工作,而决不能把党内教育搁置下来。 ## 二、 党的基层组织要经常地组织党员过党的组织生活   我们党的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经常地过组织生活。这是我们党四十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列宁主义的传统。党的组织生活,是教育党员的伟大的学校,是锻炼党员的巨大的熔炉。我们的党员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能够坚持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纪律,能够经常地保持凛然的革命正气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都是同我们党内的经常的、健全的组织生活分不开的。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组织内的具体运用,是党的基层组织内部的群众性的教育和监督。每一个党员,在过组织生活的时候,都应该根据党的原则来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同时,也都可以根据党的原则来检查本基层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因此,判断组织生活是否健全的标志,不仅要看这个基层组织是否经常地开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更重要的是要看在党的会议上能不能经常地、充分地发扬民主,能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这种群众性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相互教育、相互监督。如果经常不开会,当然谈不上什么组织生活。如果会议开得不少,但是在会上都只是自上而下地布置工作而不讨论党员的思想作风问题,或者只是浮皮潦草、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要求不严格,思想不交锋,这种组织生活,也不能说是健全的。   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主要地要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本身的主动性,依靠基层组织中所有党员的积极性。上级党委当然必须经常地关心党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学习。但是,上级党委不容易了解每一个党员在每一个时期的具体的思想和行动,不容易具体地来研究和解决每一个党员的具体问题。对每一个党员的具体情况,了解得最清楚的是党的基层组织,是这个基层组织中的同志,直接帮助党员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的,也应该主要是党的基层组织,是这个基层组织中的同志。党的基层组织,应该通过组织生活,运用党员的集体力量,作好思想政治工作,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应该经常地责成党员向组织上汇报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应该教育党员严格地要求自己和主动地从政治上关心同志。这样,组织生活才能有丰富生动的内容,定期过组织生活的党日制度才能坚持下来。如果只是在上级党委的指示或催促下,才去研究一次党员的状况,才去组织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同志认为:经常过组织生活就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只有在党员中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时候,或者在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时候,才需要过比较严格的组织生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经常地发展变化。在党员当中,旧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新的思想问题还会发生;旧的东西学过了,新的东西又需要去学。   哪里会有什么止境呢?怎么能说经常过组织生活就会没有新的内容呢?关键在于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经常地注意了解党员当中的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这些新的问题,并且引导大家来注意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党员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呢?往往是由于平时注意不够,组织生活不健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已经发生的严重问题,当然要抓紧解决,不能熟视无睹,拖拖拉拉。   但是,更要紧的,是要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平时的组织生活严格起来。这样,可以防微杜渐,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严重问题的发生,可以及时地挽救同志。种庄稼的同志都知道,野草要一冒头就锄,等到蔓延滋长以后才去动手,那就迟了。做思想工作也是这样。我们要记住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要“一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使问题成了堆才去作一次总解决。批评要是及时的批评,不要老是爱好事后的批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至于谈到整顿党的基层组织,那么,多年以来,我们党在这一方面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必须把一定时期的集中整顿和平素的组织生活结合起来。平素的组织生活,经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好像是洗脸和扫地,是经常要洗、经常要扫的。集中的整顿,就像是洗澡和扫除,是每隔一定时期必须大洗一次、大扫一次的。两者都服务于同一个目的,但又不能互相代替。平时不把组织生活抓得紧紧的,不把无产阶级的政治空气搞得强烈一些、浓厚一些,固然不行;每隔一定时期,不进行一次集中的整顿,也不能把各个角落的污垢比较彻底地冲刷干净。经常的组织生活,是集中整顿的基础;在整顿以后,也必须继续抓紧经常的组织生活。否则,一曝十寒,雨过地皮湿,整顿的成果还是不可能巩固的。   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和委员以身作则地过好组织生活,对于保持经常的、健全的党的生活十分重要。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委、总支部、支部)的书记和委员,都应该按照自己所属支部和小组的规定,定期参加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做一个严肃地对待组织生活的好榜样。应该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在党的会议上检查和汇报自己的思想和活动,自觉地接受其他同志的监督,做一个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的好榜样。应该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积极地帮助别的同志进步,做一个正确地开展同志式的批评的好榜样。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和委员,应该用自己的这种好榜样,来带动其他同志,共同维护组织生活的制度,共同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 三、 党的基层组织要经常地指导党员向非党群众做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在非党群众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的:第一、由整个党的基层组织向非党群众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向群众发出号召,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告诉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并且通过各种非党组织去进一步组织群众,为实现党的政策和主张而奋斗。第二、把发动群众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党员,由党员去向非党员做工作,通过党员的活动来联系、影响和带动群众。这两种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前一种工作,不足以广泛地发动群众。没有后一种工作,不足以深入地发动群众。这里着重谈一谈后一种工作。   有的同志认为,在我们党还没有掌握政权的时候,在群众还没有组织起来的时候,是必须由一个一个的党员去对一个一个的非党员进行工作的;现在的条件变化了,我们已经有了政权,群众已经组织起来,大家都一呼百应地跟着党走,不需要再采用这种工作方式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向非党群众进行点点滴滴、艰苦细致的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掌握政权以后,无疑应该利用新的有利条件来放手地、广泛地发动群众,但是,决不能丢掉这个优良传统。在群众自觉自愿的条件下开展起来的群众运动,是有巨大威力的;但是,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只能建立在点点滴滴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群众大会在必要的时候是要开的;但是,不能因为作了大报告,就不再去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党的基层组织,应该通过行政机构去领导群众;但是,不应该以行政命令来代替耐心的说服教育。如果认为群众已经组织起来了,可以采取简单的粗糙的办法去领导群众了,那就一定要犯脱离群众的错误。我们在有了政权以后,只应该把群众工作越做越细,不断地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而决不可滥用党的威信,损害党的威信。通过党员去做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对于党员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锻炼。这样做,可以加强他们的群众观点,可以使他们经常地关心群众的情绪和要求,可以使他们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群众的意见,可以使他们学会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的本领。毛泽东同志总是再三地教导我们,要同人民相结合,要对群众做工作。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关于重庆谈判》)他还尖锐地批评过那种“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自由主义的错误态度(见《反对自由主义》)。   不同人民相结合,不对群众做工作,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的。   当然,要党员做好对非党群众的工作,就首先要由党的基层组织做好对党员的工作,经常地指导他们和帮助他们。第一、要把党的政策告诉党员。在传达党的政策的时候,一般地要采取“先党内、后党外”的方法,使党员比非党群众知道得更早,学习得更认真,了解得更透彻。如果时间紧迫,需要在党内外同时传达,那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在党内组织专门的讨论,以便着重提高和统一党内的认识,再通过党员,去进一步提高和统一非党群众的认识。第二、要把每一个党员的具体任务交代清楚。就是说,要使党员不仅一般地知道党的政策,而且深切地懂得,根据这些政策,应该在群众中进行哪些具体工作,应该怎样去宣传这些政策,怎样去解答群众的问题,怎样组织群众去执行这些政策,自己又应该怎样去起模范作用。第三、要责成党员经常地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要求和意见,并且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要通过分析研究,使党员弄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针对群众的思想情绪,又应该进行哪些具体工作,帮助群众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第四、要经常地检查党员在群众中间的工作。要鼓励那些工作做得好的同志。要督促那些不认真地做群众工作的同志。要批评那些脱离群众、违反政策的同志。第五、要组织党员经常地总结和交流群众工作的经验。这样,就可以使党员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地加强群众观点,不断地加深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并且不断地积累在各种类型的群众中进行工作的具体经验。   党的基层组织在对周围的群众进行工作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做好组织阶级队伍的工作。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做好组织工人阶级队伍的工作,不断地提高工人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应该做好组织贫农下中农的阶级队伍的工作,不断地提高贫农下中农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地依靠群众的大多数,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但是,只要在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我们就不但不能忘掉敌我的界限,而且也不能模糊人民内部的阶级界限。   组织一支强有力的阶级队伍,紧紧地依靠工人阶级,紧紧地依靠贫农下中农,正是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的最可靠的保证。这个道理,亲自参加阶级斗争的同志,都会体会得到的。比如说,在土地改革时期,我们就必须把根子扎在贫雇农中间,把贫雇农的队伍组织起来。没有贫雇农的阶级优势,中农必然会动摇观望。贫雇农的优势树立起来了,才能把中农巩固地团结过来。现在,我们在农村中的基本依靠力量是贫农下中农。我们必须把这一支阶级队伍组织好。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的党员,应该同他们保持最亲密的联系,十分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热情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且经常地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加强他们的阶级意识。只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周围巩固地形成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阶级队伍,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广大的群众团结好,我们的一切工作就一定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 四、 党的基层组织要领导好非党组织的工作,帮助它们把各自的经常工作健全起来   党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在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领导和监督本单位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积极地实现上级党组织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不断地改进本单位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各种基层单位中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都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不可缺少的组织。农村人民公社的管理委员会,既要行使乡政府的职权,又是全公社的管理机构。工厂中的行政机构,担负着全厂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等十分重大的责任。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女代表会议等等,都是我们党的组织联系各个方面的群众的纽带。如果它们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党的基层组织做起工作来就一定十分吃力。所以,党的基层组织一定要领导和帮助它们把各自的工作做好。有些同志把党的基层组织应该领导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误认为可以包办它们的工作。其实,领导和包办,是全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领导,是要对被领导者指出正确的方向,出主意,想办法;而包办,则是由领导者去做被领导者的工作。领导,应该使自己处在主动的地位;而包办,则会使自己沉溺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去。领导,是要发挥被领导者的作用;而包办,则只能削弱被领导者的作用,使他们无事可做。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应当经常地讨论和研究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来统一安排它们的工作,经常地检查它们是不是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政策和上级国家机关、上级群众组织的指示,当它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以帮助,当它们有了缺点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以指导。至于它们的业务工作,就应该放手让它们自己去做。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包办了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那么,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又应该去做什么工作呢?我们又为什么要把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建立起来呢?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同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党的基层组织岂不降低成为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了吗?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同加强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水平越高,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也一定会做得更好。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活动能力越强,它们对党的基层组织的帮助也就更大。党的基层组织要加强自己的经常工作,就必须同时帮助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经常工作。党的基层组织、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都走上轨道了,整个基层单位的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就建立起来了。   有的同志说,他们那里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干部比较弱,挑不起担子来,所以只好由党的基层组织来包办代替它们的工作。的确,干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基层组织要领导好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工作,就应该注意解决它们的干部问题,就应该根据党的干部政策,帮助他们正确地挑选干部,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在行政干部和群众工作干部过弱的情况下,党的基层组织更多地给予一些具体指导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能不能用包办代替的办法把干部培养出来呢?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干部要从实际斗争中造就出来。他说:“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这样,大批的优秀人物就会产生。前怕龙后怕虎的态度不能造就干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让我们回想一下,当党的基层组织才建立的时候,党的基层干部难道不也是没有经验吗?那时,如果上级党委处处不放手,老是不让他们自己去做工作,党的基层干部怎么会生长起来呢?现在,有些基层单位中的行政干部和群众工作干部比较弱,这是事实。但是,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处处不放手,老是不让他们自己去做工作,使他们老是得不到锻炼,那么,到什么时候才能把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出来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干部,也必须加强领导,放手让他们去做;而不能包办代替,把什么事情都抓在自己手里。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要靠基层组织自身的积极努力,同时,也要靠上级党委特别是上一级党委的指导帮助。我们有许多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做得很不错的,有许多党的基层干部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应该看到,在基层组织中,也有着大量的新干部和新党员,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对于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还不够熟悉。他们工作得很努力,很辛苦,但是,摸不到工作的门径。因此,上级党委应该认真地总结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经验教训,并且,利用各种场合,不厌其烦地向新干部和新党员介绍党的基层工作的基本知识,把他们武装起来。还应该看到,有些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之所以不健全,是同它们的上级党委的经常工作不够健全有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上下一齐动手,一齐改进。   让我们大家一齐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的经常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把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水平普遍地提高一步。   来源:1963年3月3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