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侧记   <《人民日报》记者、吕新初、顾迈南>   党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已经胜利结束了。参加会议的一千多位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委托的重任,陆续回到自己的岗位,加紧向着农业现代化这个伟大目标进军。 ## 万水千山在招手 ## 我国农业的出路何在?   根本出路是现代化,农、林、牧、副、渔要全面安排。   (这次农业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正是本着这个原则,从各门学科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到会的科学工作者,从聂荣臻副总理指出的“不仅要考虑现有耕地的多种经营、全面安排,而且要在全国辽阔的土地上全面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这样宽广的视野出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指标的实现出谋献策,制订了数以千计的研究课题。   在会议的几十个会场上,来自田头、海滨、湖滩、山林、沙漠、草原和实验室、显微镜旁的几十个不同学科的专家们,如数家珍地谈论着祖国富饶的大地和丰美的资源。他们用自豪和乐观的语言告诉人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一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处处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农业资源。除了已有的十六亿亩耕地和大面积的森林以外,还有五分之四的领域正在召唤人们去开拓。   “发展海洋农业!”“打开湖泊这个‘聚宝盆’!”这是水生生物科学工作者的愿望。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海洋植物的生活规律,寻找繁殖的方法,为人们向大海索取食物和衣料。每当他伫立在青岛海滨,了望着锦缎般的波涛的时候,吸引着他的不是那美丽的景色,而是那水晶宫里千千万万的生命。他深深感到,海洋生物学的前途,正像海洋本身一样辽阔!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发展“海洋农业”的创议中说道:“我国解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海带人工养殖,从播种、分苗到养苗、留种,都引进了人力的干涉。这是海洋农业的开端。海洋中的鱼、虾、蟹、贝、海参等等动物资源,目前我们还只是用‘打猎’的方式捕捞。将来可以进化到以‘畜牧’为主的生产。那时,产量就有可能成倍地、数十倍地提高了。”   在讨论发展水产事业的小组会上,许多科学家抱着和曾呈奎同样的见解。他们都把海水养殖业看成是人们向大海索取食物的一条康庄大道,都想在这项世界上最年轻的生产事业中显一番身手。   同海洋媲美的是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纵横交错的江河。全国可以养殖鱼虾的淡水面积有两亿多亩,现在还利用得很不充分。这也正是科学工作者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他们在设想着各种各样养殖捕捞鱼虾的新方法;估算着这两亿多亩水面充分利用以后可能达到的产量??。同鱼类打了四十年交道的著名鱼类学家伍献文,举出许多科学根据来论证水域的生产力比陆地更高。根据他的调查,我国农民对池塘养鱼有丰富的经验,如果管理精细,施加饲料,每亩产量可以达到八百斤到一千多斤,而所化的劳动力,不过同种一亩水稻相仿。   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根据他们调查的材料估算,全国一千万亩池塘,只要因地制宜,推行增产措施,平均亩产就可以在目前的水平上提高一倍。他们说,淡水渔业还应该从单一的养鱼发展为渔、牧、农混作轮作,就是既养鱼虾,又种水生作物,还可以用水草、螺、蚬、小虾等等饲养水禽和家畜,湖滨则可以植树造林。所以,他们觉得人们把湖泊称为“聚宝盆”是再恰当不过的。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把这个“聚宝盆”打开,让它献出更多的财富。   科学家们的雄心壮志不仅寄托在辽阔富饶的水面上,也寄托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我国草原总面积达数十亿亩。怎样让它为我们养育更多的牛羊,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大专题之一。几位草原学家和畜牧学家勾画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在绿色的原野上,骠悍的三河马尽情地奔驰;细毛羊和三河牛悠闲地寻觅嫩草;黄羊、麋鹿、野驴出没在深邃的草丛中。草原学家把草原夸奖为天然的巨大的肉、奶和毛皮的仓库;那儿还藏着熊胆、麝香、鹿茸、冬虫夏草、大黄和甘草等名贵的中药材。引起草原科学工作者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国外优良的草原平均每亩可以养一头羊,而目前我国的草原一般要三四十亩才能养一头羊。这说明我国草原有巨大的潜力。我们有没有可能使草原的载畜能力达到每亩一头?北京农业大学草原教研组主任贾慎修教授的答复是乐观的。这位曾经在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踏遍许多草原的专家,用实地调查试验结果来证明他的看法:一九五二年,他们在西藏试种苜蓿,每亩鲜品产量有三千多斤,足够一只羊吃一年。他发现新疆、内蒙古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的草原完全有条件加以改良,栽培苜蓿等优良牧草,都可能达到每亩草原养一头羊的水平。会上还谈到,开发草原,提高草原的生产力,还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各门专家去研究解决。水,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有了水,牲畜才能活命,草才能长得好。在这一眼望不见边的草原上,水从哪里来呢?地质学家知道,有些草原的地下几十米到一百多米深的地方有。要把这样深的地下水引上来,就需要研究设计高扬程的水泵,这又是机械工程专家的任务了。   在会议上,我们访问了热带植物学家蔡希陶。他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主人。这个植物园设在一个清溪环绕、形似葫芦的小岛上。岛上的土地是紫色沙岩,肥力极高。在那里,一株木瓜可以结出一百八十多个果实而成为“木瓜王”;芭蕉长到三四人高,亩产七八千斤。在我国的西南和南部,类似这样肥沃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那里稻谷一年三熟,生长着食品中热量最大的可可、号称“世界油王”的油棕、味美多脂的腰果和油瓜、硬质纤维的剑麻,还有漫山遍野的野果野瓜。一位科学考察队长有过亲身的体验:在云南南部不见人烟的深山密林中长途跋涉,即使空手出门也不会挨饿。这些地区资源丰富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我国大陆上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山区。其中除了一小部分属于热带地区以外,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北部的广大温带地区。这次会议集中了地理、植物、农牧、水利、土壤、气象等多方面的专家,研究山区的综合经营和水土保持问题。科学工作者对发展山区木本油粮植物寄以很大的希望。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年开发二百万亩山地种木本油料,二十年后可以生产五十万吨食油,相当于两亿亩花生的产油量。山区的森林,更是珍贵的资源。   专家们还看到,在我们的国土上,还有面积跟耕地一样大的沙漠,以及大片的沙荒地和盐碱荒地。一旦除害兴利,加以改良,它们的生产力将是难以估量的。   人们的视野一经打开,就会看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处处在向科学家们招手。对于勤奋的人,大自然从来是不吝啬的,它期待着科学家们去探索去开发去利用,只要有决心,有办法,就一定可以驯服它们。 ## 千方百计夺丰产   如何提高现有耕地的产量,是会议的一项中心议程。在棉花、粮食、肥料、土壤、植物保护和农药药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气象等许多专业的小组会上,各方面的科学家都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寻找增产的途径。   农学家和畜牧学家都主张农牧结合。畜牧专家张克威正在为许多作物的茎叶不能充分得到利用而发愁。他说,如果有可能通过牲畜这架“活机器”,把茎叶转化为动物蛋白,对人民的贡献就大得多了。他认为当前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问题是饲料,而解决饲料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农牧结合。畜牧业的发展,既可提供大量有机质肥料,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同时又为农业提供了畜力。水稻专家们主张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实行相应的合理轮作,通过豆科作物和绿肥来固定氮素,提高土壤肥力,单位面积产量就能显著增加。这都是些在近期内可能见效的增产途径。   在化肥专业组的会场里,大家静听着化工冶金专家叶渚沛解释他的一项重要建议:发展钢铁化肥联合企业。他根据自己在研究所里的试验结果作出估计:举办这样的联合企业,每炼一吨优质钢,可以同时生产一吨氮肥和半吨磷肥。小组会上热烈讨论了他的建议,都觉得这是今后发展我国钢铁化肥工业的一个方向。   采用农业机械也是发展生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著名的农业机械史专家刘仙洲、机械专家唐有章、内燃机专家潘承孝等都参加了这方面的讨论。他们论证了农业机械化对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作用,认为农业增产,尤其是大范围内成倍地增产,必须把“农业八字宪法”八个方面的措施全面运用上去。如果没有机械化,就很难做到在大范围内增产。机械化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解放出大批劳动力来从事精耕细作和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在一个多月的讨论中,专家们针对我国农民有精耕细作传统和地形复杂等特点,想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方法。内燃机专家钱仲鲁主张研究制造活塞二冲程柴油机,因为它功率大、结构简单、份量轻、维修方便,适用于农业排灌。在高原地区工作的专家们提出,我国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的地区很大,一般内燃机在那里要降低功率百分之五十,电气设备和仪器到了那里就容易失灵和缩短寿命,所以他们主张研究专门适用于高原低压地区的内燃机。争论已久的拖拉机选型问题,在这次会上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为进行拖拉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前提。   研究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家们举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每年因病虫害损失的粮食达三四百亿斤,如果消灭了这些病虫害,就等于增产了数百亿斤粮食!这就难怪参加植物保护小组的植物病害、虫害、农药药械、昆虫、微生物等方面的专家们,全都那样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这个问题。研究农药的专家们满怀信心地说,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有可能从病虫、杂草的危害中夺回上百亿斤粮食。植物病害专家们预计在若干年后,有一些病害肯定可以消灭。解放以来研究棉蚜防治已有显著成就的昆虫学家朱弘复,正在考虑进一步研究有关消灭各种棉花害虫的理论和方法。多年来研究消灭飞蝗成果卓著的昆虫学家马世骏,将继续探求根治蝗害的方法和揭示粘虫、棉铃虫等其他害虫的生活规律。植物病理学家裘维番考虑的是如何摸清全国植物病害的种类、寄主范围和分布状况,把国外防治病害的经验和理论同我国农民经验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技术、新理论。农业昆虫学家曾省和毒理专家龚坤元正在思索的是怎样才能消除棉花红蜘蛛抵抗农药的能力。化学家和机械工程师们想的是应该创制一批效力高而又对人畜安全的新农药和施药器械??。许多植物保护工作者满意地指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要消灭的八种农业害虫中,有好几种害虫的防治方法和控制危害的技术措施已经为科学工作者所掌握了。   改良利用耕地中的盐碱土和红壤,是会议很重视的一个专题。著名土壤学家马溶之、研究南方红壤改良方法已作出贡献的李庆逵、研究土壤盐碱化问题已有三十年经验的熊毅,以及其他许多农学、水利、水文地理、地理植物等学科的专家们,在会议期间汇聚一堂,发表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他们相信,我国现有耕地中的一亿亩盐碱地加以改良,若干年后每亩产量有可能提高一百斤,总计就可增加一百亿斤粮食。   政府有关部门的二十多位领导干部,分别主持了研究提高现有耕地产量途径的各个小组会、以及开发草原、治理沙漠等许多专题的讨论。他们倾听专家们的意见,和专家们一起,提出了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许多研究课题。我们旁听了这些小组会以后,深信这些研究课题的完成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把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 豪情壮志看今朝   把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今年春节举行的一次科学家们联欢会上,刘少奇主席表示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的殷切的期望。他说:“我们国家的进步,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都要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依靠科学家的努力,尤其需要老科学家的带头。”   党和国家这种热切的期望,在这次会上又一次得到了热烈响应。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那些在旧社会历尽无数艰辛的老一辈科学家,抚今思昔,更是奋勇当先。七十多岁的水稻专家丁颖,是这次大会的主持人之一,他体弱多病,在会议期间仍然不倦地为农业现代化出谋献策,领导着专家们认真地研究制定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各项长远规划。小麦专家金善宝,已到了六十八岁的高龄,他在认真设计国家的各项长远规划的同时,还在考虑个人今后十五年的科学研究规划。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也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会议刚结束的时候,就率领科学考察队踏上了征途。   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和度过多年研究工作的教授们,为什么具有这样深厚的爱国热情?为什么这样辛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只要了解一下他们在旧中国所走过的坎坷的道路和辛酸的经历,便不难找出答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的小麦专家金善宝,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往事:一年暑假,他和另一位小麦专家蔡旭冲破重重阻拦来到川北的平武县,收集地方志和古农书中的农学遗产资料。傍晚,在崎岖的山道上忽然被一群奉了政府命令的国民党爪牙拦住了,这群家伙张牙舞爪地一面恫吓,一面搜查,最后虽然没有在他们身上翻出一点“犯法”的东西,然而竟诬蔑他们说:“抄录地方志是汉奸!”并且吩咐沿途的旅店不许留他们过夜。同这种遭遇成为鲜明对照的另一件事,发生在解放后的一九五三年。那时,金善宝是南京农学院的院长。有一天,江苏省的一位负责同志特地从苏北打长途电话给他,邀请他立即带一些人到苏北淮阴一带看看突然遭受霜冻的小麦。那位负责同志笑着告诉他:“我知道你们在解放前不可能看到这种情况,所以请你们来亲眼看看,同农民商量商量,对你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也许有好处。”那一天夜里,他想了很多很多。金善宝同老农座谈以后,吸取了老农的经验,不仅抢救了受害的麦田,还通过科学上的验证,总结出了一套至今在全国各地普遍应用的小麦预防霜冻的有效办法。   不久以后,金善宝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多起来。著名的小麦优良品种—“南大二四一九”诞生以后,立即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金善宝不用像过去那样费尽周折地亲自去推广,这个好麦种就迅速在长江流域、云南、贵州和青海高原的七千万亩土地上安家落户了。   痛苦的回忆和鲜明的对比,使得科学家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环境。赶上世界水平,群策群力,自力更生,迅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是这次前来参加大会的专家们的共同心愿。   现在,一幅幅实现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都已经编制出来,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地表示,一定要让它们尽快地变成现实。专门研究劳动模范陈永康先进经验的水稻专家杨立炯,会后准备立刻同陈永康一道下乡,把他们经过四年试验连年获得水稻丰产的经验,推广应用到更大的范围中去。被四川广大农民誉为“泥巴医生”的土壤肥料专家陈禹平,会后准备同其他的科学家一起,到农民出身的土壤学家李驷富的家乡去,帮助李驷富撰写论文,然后就地召开四川省土壤学会年会,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农民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辐射育种专家徐冠仁,近年来利用新的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杂种高粱,经过试验,证明比农家品种增产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四十四。“让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威力,迎头赶上世界水平!”他的这一誓言,受到了到会的人热烈响应。   在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这一伟大事业中,我们相信,这支强大的农业科学技术大军,将在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群众一道,为子孙万代树立不朽的功勋。   来源:1963年4月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