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高产走向更高产   <本报记者、田庄>   这里记述的材料,是湖北省今年夏季丰收涌现出无数高额丰产乡中的一个——谷城县沈湾乡的小麦丰产情况。从这个材料里,人们不仅能够看出广大农民在共产党的 领导下,由于破除了小麦不能高产的迷信,大胆地从耕作、栽培等方面革新技术,因而取得了大面积高额丰产;同时,大量的事实还生动地证明了小麦的增产潜力, 不是小得很而是大得很。 ## “条件论”者请看事实   这个拥有一万五千亩小麦的乡,今年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斤,一跃成为闻名全省的“千斤乡”了。而在这以前,这里的情况怎样呢?就以大丰收的去年来说,平均亩 产只有二百四十七斤。全乡十七个农业社,除个别社增产幅度不到一倍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三倍到五倍的速度增产的。其中胜利二社的增产情况更加惊人。去年,这 个社的小麦平均亩产还只有一百五十三斤,而今年就一下子跃增到一千三百斤,比去年增产了七倍多。此外,全乡平均亩产小麦一千三百斤到一千五百斤的农业社有 五个,还出现了八个亩产二千斤以上的生产队。而且,单位面积产量突破三千斤、四千斤大关的高产纪录,在沈湾乡也并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的达到了五千斤以 上。   沈湾乡所以能够创造这样惊人的奇迹,是不是因为自然条件特殊的好呢?不是的!从地形看,这里有平原,有丘陵,也有山区;从土质看,既有被形容为“一脚能踩 出油来的油沙地,也有被形容为“屙屎不长蛆”的黄土地。但是,无论是在山区、丘陵区还是平原区,都获得了丰产,并且在各种各样的土质的土地上,涌现了大批 高额丰产纪录。就拿幸福社来说吧,这个社绝大部分是丘陵地区,全社九百五十多亩小麦地,其中只有一百来亩土质较好,其余都是“屙屎不长蛆”的孬地。但是, 全社今年平均亩产小麦却达到一千三百一十斤,比去年增产了三倍多。“棉花地种麦,如同叫花子请客”,是这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在棉 地里种麦子,要想高产是困难的。可是,绿化社有个叫王秀英的年青姑娘,在一亩八分种过棉花的飞沙地里,亩产达到了三千九百七十七斤。   事实是这样清楚:自然条件虽然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但是,自然条件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条件论”者的错误,恰恰就在这里——他们过分强调了条件的作用, 而低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记者在沈湾乡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事实:由于人为的主观努力不同,尽管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一样,但它们之间的产量却 悬殊很大。例如,前面提到的幸福社与这个乡的另一个社——先进社,紧紧相挨,无论是地形也好,土质也好,都几乎相同,可是,这个社的产量怎样呢?只有三百 七十斤,比幸福社少九百三十斤。这类例子还很多,举不胜举。 ## 关键在于思想解放   那么,沈湾乡小麦大面积高额丰产,特别是各种不同土质的高额丰产,是怎样取得的呢?关键在于破除迷信,思想解放。根据调查,凡亩产小麦千斤以至三、四千斤 的,都在耕作、栽培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革新,而其中又紧紧地抓住了以下几手:第一,深耕和交叉犁。耕地深度一般地达到七寸以上,而且大都采取了纵横交叉犁 的方法。许多亩产小麦四千到五千斤的试验地,耕层更达到了一尺到一尺二寸,还做到了随犁随耙,直犁横耙,横犁直耙;第二,层层施底肥。凡亩产三千斤以上的 试验地,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底肥下得特别多,在施肥方法上,采取每犁一次就下一次底肥,这样,肥料就分布得深而匀,使麦根扎得深,扎得广,可以防止倒 伏。第三,增加播种量。凡亩产三千斤以上的试验地,播种量都在二十八斤以上,其中最多的达到了三十六斤。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事实证明:亩产千斤以 上的麦田,麦苗都在三十万株以上;亩产两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有六十万株以上;亩产三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有一百万株以上;亩产四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有 一百二十万株以上。   但是,上述各项对增产行之有效的措施,并没有在全乡范围内普遍推广。即使在一社一队也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就拿深耕来说,全乡大面积的耕地深度只有五寸。爱 国、千斤等社还不到五寸;平均亩产只有一百八十斤的封山社,全社四百多亩麦地只犁了三寸深。有些农业社播种量只有十七、八斤,甚至更少。在施肥方面,全乡 平均每亩只有一百三十担肥料,有些社底肥不足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说明有些人的保守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克服的。去年,还在冬播 以前,为了争取小麦更大丰收,这个乡的党组织曾经深入、广泛地发动群众,先后几次进行了密植与稀植增产对比、深耕与浅耕增产对比等问题的辩论。经过反复辩 论的结果,原来一些有保守思想的人,大开眼界,从而破除了迷信,大胆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但是,还有些人怀疑甚至反对各种农业技术革 新。例如,当时就有不少人不相信深耕能够增产。他们说:“犁深了不长麦子”。对密植也是如此,认为麦子是长密的,不是种密的,怀疑种密了不长麦穗。甚至还 发生了锄掉麦苗,使密变稀的事情。由此可见,要想革新耕作技术,关键在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 增产到顶了没有   一些持有“农业增产只能缓进”“自然条件差不能跃进”等观点的怀疑论者和唯条件论者,在铁的事实面前不能不服输了,不能不承认“人定胜天,事在人为”这个 真理。但是,他们仍有不少人又发生了这样的怀疑:明年小麦能不能继续大跃进呢?在他们看来,小麦已经大丰收了,地力用尽了,明年再大跃进就困难了。这种论 调显然是没有根据的。   沈湾乡虽然取得了大面积丰产,但丰产不平衡的现象却十分突出。全乡一万五千亩小麦,其中产量最高的平均亩产达到四、五千斤,一般地在千斤左右,还有不少麦 田不到五百斤,甚至只有一、二百斤。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从社、队来看也普遍存在,即使那些看来产量已经很高的社、队,生产上的“漏洞”还有很多,增产潜力 还是很大。现在,我们来看看全乡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乐民社各队的产量情况:   第一生产队一百零七亩平均亩产一千二百九十五斤   第二生产队一百二十九亩平均亩产一千二百一十斤   第三生产队一百四十三亩平均亩产二千斤   第四生产队一百一十九点五亩平均亩产二千四百零一斤   第五生产队一百零五亩平均亩产二千斤   第六生产队一百一十三亩平均亩产一千五百零三斤   第七生产队九十三点八亩平均亩产六百三十七斤   不难看出,这个社的小麦增产潜力还很大。根据初步检查,这个社虽然在深耕、密植、施肥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都做得较好,但仍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第二生 产队和第三生产队,各方面的条件几乎一样,然而它们之间的产量却悬殊很大。原因何在呢?后来一检查,才发现第二生产队产量所以低于第三生产队,是由于深耕 这一关没抓好,平均深度只有六寸,而第三生产队耕地深度达到七寸以上。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即使有些亩产四、五千斤以上高产亩,经过总结、检查的结果 证明,土地的潜力仍然大得很。例如,先锋社徐道清在一点七七八八亩创造的亩产四千六百八十九斤的高产纪录,经过检查、总结,发现这块地在深耕保墒、密植以 及防治作物病虫害等方面,都还存在着毛病。连农业科学家在内都一致认为:如这些方面做得更好些,这块地的产量不是四千多斤而是跃增得更多些。   力争再高产再跃进获得小麦高额丰产的沈湾乡的广大干部和农民,在这些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受到了一次极为深刻的教育。特别是那些有着严重保守思想的人,亲眼看到小麦高产以 后,纷纷主动地对自己的保守思想作了检查。过去对深耕、密植和施足底肥等增产措施最不通的人,现在都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正盘算着种试验田,准备明年与 创造高产纪录的刘顺宽、徐道清、王明进等人比个高低。   为了争取明年小麦再高产再跃进,这个乡的广大农民,正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总结增产经验,挖掘增产潜力,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生产上的“漏洞”,以便为 明年小麦更大丰收创造条件。根据各社初步提出的增产措施是:一、普遍推广深耕和交叉犁。平原社耕地深度达到一尺到一尺二寸;丘陵和山区社六寸到九寸。同 时,按照耕地不同土质,分别加沙、加泥、加土杂肥,做到彻底改良土壤,把全乡五千多亩瘦田瘠地变为肥田。二、决定每亩平均施肥量由去年的一百三十担,增加 到五百担,并且普遍推广层层施肥的方法。另外,还要求根据麦子生长状况,看苗分期追肥五百担。三、为了保证平均每亩小麦六十万株以上,决定播种量增加到三 十斤。四、做好田间培育管理,积极防治作物病虫害。为此,全乡决定把小麦面积扩大到两万亩,平均亩产达到二千斤。其中幸福等八个社的计划产量更高,平均亩 产达到三千斤以上,乐民社还准备在一百亩小麦试验地里,培育亩产一万斤,争取达到一万五千斤的纪录。   目前,这个乡的农民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地正向小麦产量更新的高峰迈进。   来源:1958年8月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