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地人民公社实行工资制的几种办法   几年来,各地农业社都正确执行了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和夏秋两季预分,年终决算的分配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建立,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发展,这种分配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因而,新建立的人民公社,在分配制度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改革。根据河南、河北、辽宁、湖南等地区的来稿所述,大致有以下几种分配形式。   一、在保证公社全体人员生活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实行定级按劳分配制。即是从全年总收入中首先扣除农副业税金、生产费用、公积金、公益金、行政管理费,然后由公社统一扣除全体人员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吃饭、穿衣、住房、生育、教育、看病、婚丧等费用),由公社供给;总收入的其余部分作为劳动工资,根据劳力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分级确定工资标准。有些公社经济条件差些,在保证社员基本生活需要上,项目少些,标准也低些。除保证社员吃饭、穿衣、住房外,看病、生育、教育、婚丧等,根据情况适当补助照顾,随着生产的发展逐年增加和提高。   二、基本工资制。即从全年总收入中,扣除农副业税金、生产费用、公积金、公益金和行政管理费用后,其余作为社员的劳动报酬,按评定的等级,按月发给工资,对于五保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户,吃饭、穿衣、看病等费用,全部由公社负责。   上述两种分配办法,都从工资总额中扣出百分之十至二十作为奖励工资,由社、大队、小队或厂矿,分别掌握不同的比例,通过评比,奖给模范单位和个人。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保证工农林牧副渔的全面跃进,各社都制定了奖励制度和考勤制度,社、大队、小队或厂矿,都要定期评比、评级。社对大队、小队和厂矿,必须实行计划管理,超产和节约有显著成绩者,按比例提成奖励。对于个人,劳动好觉悟高的,给以表扬、奖励或提级。受奖人员的面不宜过宽过窄,一般的占劳动力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过窄使少数人得钱过多、过宽,起不到奖励的作用。对于劳动、思想都不好的社员,进行批评辩论,扣薪或降级。   三、“固定工值,按劳付费”,或叫“固定劳动日报酬,按劳分月付资”。即把劳动力都评定等级,每级都规定劳动定额(有的按劳动日计,有的按劳动工分计)和平均工资。各级的平均工资,是按各级全体劳力自报(结合评议)全年投工总数和固定工值算出来的。算法是总工数乘固定工值,得出各级全年总工资,再用各级势力总数除总工资数,就得出每人平均工资。每月发钱时,按各个劳动力实做劳动日或劳动工分计算,因而,同一级别的劳动力,所得报酬会有高有低。   每个劳动日的固定工值,是用全社投工总数除全社总收入中分配给社员的部分得出来的。因为有些社今年秋收分配还是各小社(即现在的大队)分各小社的,各小社生产、收入水平不同,因而有的小社的固定工值比大社算出的固定工值高,有的比大社算出的固定工值低。大社规定的固定工值,主要是为了掌握总的分配标准,各小社虽各有各的固定工值,但总起来还要和大社的固定工值相符。   工资来源,有些社是动员社员把一九五八年的纯收入向社投资百分之五十,作为工资底垫,以后再分期偿还给社员。有些社是用上年度的收入来发下年度的工资,这样,社就能掌握足够社员一年生活的储备金,遇特大灾害与意外事件,也不会影响社员生活。   这种办法是在按劳预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按劳预支所不同的,是劳动日报酬固定了,按实做劳动日按月发钱。   四、按照工种,分工、农、林、畜牧、基建、副业和行政六种,把每个劳动力按这六种评定特、上、中、下四等工资,每天干了什么活,就在劳动手册上记一个工。以一个人来说,上半月作的是农活,就按农林级别给报酬,下半月放牛,就按畜牧级别给报酬。月终由记工员分别统计出每个社员的各种出工报酬。   除上述四种外,还有一些大同小异的办法。这四种办法实际上只是两种,即基本工资加奖励和按劳动日计酬制。但无论是工资制和按劳动日计酬制,也还都是“各取所酬”,而不是“各取所需”。究竟采用那种分配方法,要根据各地各社的具体情况,从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前提出发。   从现有的材料看来,各地在研究和确定分配制度的时候,已经开始注意如下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苦战三年的时间内,为了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气化,要尽可能快的,尽可能多的增加积累,同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适当的改善社员的生活。社员的实际生活水平已相当于或稍高于当地富裕中农的平均生活水平标准。在达到这个标准以后,继续改善社员生活的方向,应该是扩大集体福利事业。例如办食堂、办学校、办托儿所、办医院、办各种文化事业,而不是不适当的增加社员的个人收入。这样做,就可以增加社员个人和集体的联系,增加社员的集体主义思想。   由于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在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上,生活上引起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这个工作,都缺乏经验,因此各地在改革分配制度的时候,都十分重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广泛地对干部和群众进行了一次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进一步克服私有观念,提高觉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思想;并充分的进行了新的分配制度的好处教育,组织大规模的鸣放辩论,解除干部群众中的各种顾虑,使改革分配制度成为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成为推进生产发展的动力。   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一片新气象。有的社出现了四多四少、三高、二净、一有头、五不操心。四多四少是:干活积极的多,消极的少;干部深入田间劳动的多,琐碎事务少;勤劳的多,贪懒的少;进步的多,落后的少。三高是:政治热情高;生产情绪高;农活质量高。二净是:地内草净,不评工记分心净。一有头是:有了盼头。五不操心是:吃、穿、零花、孩子、工分不操心。群众编了很多快板和顺口溜来歌颂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其中的一段。   ……社员闻听心喜欢,每月按级发工资,季季评级显好歹;每天不再把工记,省去麻烦一大堆;有病工资有照顾,妇女生育有安排,工资奖励有制度,活儿越干越有劲……。   来源:原载《农村工作通讯》195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