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登封县1958年—1962年普及中小学教育的规划(修正草案) ##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81个乡,414个社,61,242户,303,651口人,72万亩耕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由于一系列的运动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不断跃进的发展,粮食亩产由1952年的193斤提高到1957的315斤,既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又大大的改善了人民生活。在跃进的同时,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我县现有6处中学(解放前1处中学),学生1,717人;高小44处(包括民办11处)。初小353处(包括民办的17处)。入学儿童31,285人,占学龄儿童37,000人的81%。超过解放前入学儿童53%。工农业余文化教育,在当前的农业生产大跃进中也出现了空前惊人的成绩,全县已于3月5日扫除了文盲,基本实现无文盲县。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解放几年来文化教育事业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些成就给我们普及中小学教育打下了有利基础。   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由于我们学习不够,觉悟不高,思想落后于形势,存在着右倾保守思想,在新的形势面前不能自觉的迎头赶上,对新鲜事物缺乏锐敏的感觉,不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发挥有利条件;对群众办学的积极性认识不足,不敢跃进,不相信群众,怕办垮了影响不好,并错误认为办中学得像个样子,不给予大力支持,反而消极限制。如大冶、石道、阎坡曾多次要求办民办小学均未予批准。1957年要求民办的地方更多,虽然发展一批民办初小和高小,但是对他们的支持也很不够的。事实证明:群众更加爱护和支持民办学校。已办起来的11个高小、17个初小都办的很好,没有垮一个。如水峪、庙庄等群众自动节约盖房、做桌、家具,争着给学校送煤,解决学校各种困难,群众说:“今年一班,明年就是两班、三班,要啥给啥,一定办好,不能办垮!”事实告诉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其次,学校教育上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错误倾向,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毛主席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学习不够,认识不足,思想右倾;对工农子弟开门的思想不明确,给文化教育事业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其三,对已经到来和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的形势认识不足。我县和全国一样,工农业生产建设已形成新的高潮,学校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技术人材的重大意义、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文化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和政治运动相结合,缺乏足够认识,因而,教育工作在个别地方发展较迟缓。 ## 二、具体规划   根据以上基本情况,我县各级教育事业,在已出现的大跃进形势下,首先要在1958年3月以前普及了中小学教育,队队建立民办小学班,社办业余初中班和业余高中班。农村民办中学必须和农业社的技术研究室结合起来,增添农业技术,自然科学课程,紧密结合农业,做到半耕半读。到1962年达到平均五人一个中学生(包括返乡生产的中学生)。社社都应培养出自己的教员和作家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要求,同时也为技术革命奠定可靠的基础。   现将各级教育发展规划如下:   (1)小学:目前学校低年级学生数字是宝塔形,逐年增多,每年招生班次就要逐步的扩大,计划每年发展初级10班左右,即可吸收全部学龄儿童。1962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数即为今年3周岁的幼儿数。今年在校一年级学生约计7,000人左右,计划再发展40班。1962年招收的五年级学生,今年在校的一年级学生,我县普及小学教育后,入学的一年级学生6,950人,共招生140班,比今年增加70班左右。要求在全县81个乡中普遍建立完小,才能满足要求。   (2)中学:随着小学的普及,中学必须相应发展。我县今年初小三年级学生为3,358人,予计到1962年全部升入初中。为此计划到1962年设公立民办初中共39处,可招生61班,3,294人,使该年六年级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学习。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当中,根据群众的要求和经济条件许可下,要大量的普及高中。计划到1962年高中发展15座。另外为了改进技术推动生产,根据我县的特点,需建立技术专业学校四座(即农业技术学校、水利技校、林牧技校、地方工业技校),每年共招生30班,合1,620人。其次再招民办、业余高中15座,力求1962年普及高中,实现乡乡有民办初中,社社有民办小学。   (3)幼儿教育:我县现有幼儿25,224个,1958年达到队队有托儿所,社社有幼儿园,以后主要是巩固和提高。   我们的口号是:五年规划一年普及。小社和生产队办初小,六社办高小或联社办初中。村村有学校,人人有学上,生产学习两结合,要保质保量,要与时间赛跑,要把学校办的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普及的步骤:在1958年争取“五一”前大力发展民办初中70班,高小90班,使往届初小毕业生4,012人、高小毕业生4,015人的80%以上发动入学,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原有初小、高小学校可招收一批插班生;其余办民办初小170班可进民办小学学习。要打破常规,防止为秋季始业而等待的消极情绪。下半年在“八一”前除公立学校招生672人,再发展民办中学班2,000人,小学班2,000人,主要吸收应届毕业生入学,达到普及中小学教育。   完成任务的根据和有利条件:我们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和根据主要是:(1)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是完成普及教育任务的决定因素。党对文化教育事业一贯是重视的,不久以前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和最近的60条指示,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道路,大大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具体指导帮助,将使我们跃进的步伐走的更快更好。(2)我县和全国一样,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工农业生产建设已形成新的高潮。随着生产建设的高潮,生产的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文化教育的发展已成广大群众的迫不及待的要求。(3)几年来文化教育的发展农村已具备雄厚的教师队伍。全县共有复员转建军人和下放干部1,000多人,其中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三分之一,约300人,往届在乡的初中毕业生394人,高中毕业生6人,共700人。1958年初中应届毕业生339人,高中毕业生38人,共376个,按20%升学75个,余301个。以上共有教师队伍1,001人。公立中小学需要吸收100人,民办中学40班(每班2人)需80个,业中70班(每班1人)需70个,民办高小40班(每班1.5人)需60个,业余高小50班(每班1人)需50个,民办初小40班(每班1人)需40个,幼儿园340班(每班1个)需340个。以上共需教师740人,除用外还有余。(4)近两年来在广大群众中特别是学校中普遍开展了劳动教育,在勤俭办学、劳动建校、勤工俭学都有了一定基础,特别是开展业余文化教育扫除文盲上取得丰富经验。群众办学也办了一批,对群众的影响也很好,同时也有一定经验,这些都给普及教育开辟了道路。(5)一千余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经过整风反右派斗争,社会主义觉悟有新的提高。工作积极性、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提高。几年来在辅导民办学校上已取得了经验,这是一支普及教育的生力军。(6)有我省先进的旗帜长葛和全国各地的勤俭办学、群众办学的先进地区作出了榜样。树立了典范。这一切事实告诉我们,长葛县和其他地方能做到的,登封也有把握做到。总之,在文化教育事业上有着无穷的潜力,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五年规划一年普及是不成问题的。 ## 三、完成上述任务的基本措施   (1)大力贯彻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是正确执行毛主席指示的教育方针、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大跃进大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具体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开展勤工俭学的有利条件很多,因为学校的学生90%以上出身劳动家庭,有一定的体力劳动习惯,只要克服旧思想观点,打破常规,学生参加体力劳动是完全可以的。同时也是大部分贫苦的工农子弟的迫切要求,依靠他们作骨干,发动大家更不成问题。再者是学校的人多、粪多、科学技术多(必须和实际结合)。另外就是过去各学校都有了一定基础。(二)关键问题还在提高教师,因此在整风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体力劳动,虚心的向当地老农学习,边学边教,学好教好。(三)创造劳动条件,把现有的试验田劳动区充分运用起来。其次和当地农业社连系、政府帮助动员,根据学生人数拨给一部分土地,每30个至40个人一亩地。其三是把不十分需要的校院空地和学校附近的荒地开辟起来,必要时以生产劳动代替一部分体育活动,操场也可缩小一部分作为耕地,还可以养猪、养兔等家畜(乡村小学可帮助家庭饲养)。此外如劳动建校、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总之,劳动的门路很多,各校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把教育和劳动生产结合起来。(四)学校的劳动要经常化、制度化,学校排课每天要有两个钟头的劳动时间,要和农业知识课密切结合起来。既要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又要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五)为使教育和生产结合,必须使学习组织和生产组织一致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的学习和劳动相结合,学校要建立劳动生产管理委员会,校长为主任,各班建立生产队,队设队委员会,班主任可任队长。以下根据情况划分生产小组:以生物教师为主,组织技术研究小组,经常研究生产技术。为了作到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就必须充分的组织师生搞试验田,有计划的把校内的园地利用起来,进行农业技术试验,适当调配一些优良品种,修筑水源,找好肥源和一切工具,要求每亩达到亩产1,000斤。   (2)在群众办学的形式上要多样化,原则上是能和生产密切结合,便于群众就地入学,规模小些(特别是山区),点适当多些,因此大力提倡群众办学,根据条件可以举办正规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可以办识字班、补习学校、晨校、夜校,整日制、半日制、间日制等,以便吸收更多的人入学。   (3)关于师资问题:小学教师没有问题,初中教师需150人,除下放干部中能解决少部分外,其余主要靠训练初中学生解决,现有6处中学还可以带徒弟,搞教师业余进修等,用边学边教办法解决。   (4)校舍校具问题:一般应因陋就简,能入学读书为原则。校舍问题:1.借用公房;2.借用民房;3.有条件的社盖房子;4.群众捐工捐料自建;5.群众招工打窑洞;6.和公立合校,既能解决部分校舍,也能解决师资问题。桌子、凳子的问题:桌子有条件可借用或购置,一般的可登板当桌子;凳子学生自己带等办法解决。 ## 四、领导问题   1.各级党的领导,必须明确以大跃进、大改革、大发展的精神去指导运动,以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群众办学为中心开展普及中、小学教育运动,要敢于设想,勇敢跃进,要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干劲,朝气蓬勃、生龙活虎、思想活泼、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抓重点抓先进,发现新鲜事物,由领导同志亲自组织现场会交流经验,及时推广全面,以便打破常规,奋勇前进。   2.坚决进行大改革,在党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学校的管理权下放,初中由县负责,完小由区负责,乡村小由乡负责,民办学校基本上那里办由那里负贲。公办完校也可以由重点的下放到乡,计划在大改革大发展大跃进高潮的基础上抓住火候下放。   3.合理掌握假期时间,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每年放假两次,麦假3周至4周,秋假6周至7周。暑期招生时可适当停一段课。特别是在放假期间,师生必须踊跃的投入农业生产,帮助农业生产大跃进,密切校群关系。   4.关于师资问题,既要普及中小学教育,又要支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必须输送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工农业战线上去,因此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师资,学校可以实行二部制(主要是半日制),学生实行每星期学习24节课的教学计划,还可以实行巡回教学(几个学校的教师联合起来,主要解决教师水平低,使学生能够学到较多的科学知识)。   业余学校提倡单门独进(突一门进一门,突一本进一本)、延长学制(毕业时间可放长点),早上总比晚上强,上学总比不上学强。同时业余教师(如部分转业军人和在职干部)可教业余学员,师资培养也要有计划的分批训练。现在就开始训一批,再根据今后需要继续训练,打下普及中小学教育师资的基础。    1958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