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乐村小学作教学改革的经验值得重视   <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7日讯 河南省汲县上乐村小学教学结合生产实践和政治运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大搞作文教学改革,带动了思想、学习、劳动全面大跃进。   这个学校是从1959年下期开始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的。当时是以六年级两班为试验田。这两班学生原先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质量都很低,在一百名学生中,能写四百字左右,内容正确、语句比较通顺的只有十五人;能写二百五十至三百字,语句不很通顺、分不好段,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的有五十人;还有少数同学一篇作文只能写几十个字。当时学生普遍反映对作文没兴趣。经过一年来通过作文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写作情绪极为高涨,今年四月下旬的统计,在六年级现有的九十九名学生中,作文突破万字关(指一篇作文有一万字以上)的已达到94%。   这个学校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的要主经验是:组织学生参加政治运动和生产,丰富学生的经验,增长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眼界,为作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参加政治运动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作写作的准备。如在一次参加军营生产大队割豆子的劳动中,教师事先出了“大兵团作战”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认真考虑,注意观察场面,返校后组织了座谈,结果这次作文不能仅重点辅导的学生侯全友写了一千四百九十三个字,一般学生中有三人达到一千四百字,另外六百至八百字的二十九人,二百五至五百字的六十九人。此后,这个班的学生又写了“挖河工地上的一角”、“一次有意义的劳动”、“记一位五好同志”、“给公社作一件好事”、“家乡巨变”、“争光”、“旗帜”、“跃进中的一天”、“跃进中的尖兵”、“激战”等题目的作文。由于作文教学坚持了结合政治、结合生产、结合实际、结合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来确定的,因而学生不仅突破了数量关,而县政治思想性强,内容丰富。   学生的作文放大篇幅之后,迫切要求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写作的基本常识。同时,为了迅速提高作文质量,支部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发出了“向写好,写精大进军”的战斗口号。采取堂内堂外一根绳,读、做、写、说一条龙的办法,教师在备课时,力争钻透四性(思想性、系统性、现实性、艺术性),掌握四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联接点、掌握教材方面的薄弱点)。学生在学习上要须知到五好(预习好、听课好、笔记好、作业好、复习好),五多(多读、多看、多写、多练、多钻研)。在讲六年级三册语文“变”这一课时,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附近的上乐村、北辛庄、玻璃堂、段庄、军营等五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五个村的人民在解放前后经济上的巨大变化,把新旧社会作了鲜明的对比。教师讲到上乐村的人民在1943年大旱灾,人们逃荒要饭占全村70%,饿死的二、三百人时,很多同学当场流下泪来。当讲到现在公社化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时,同学们都喜笑颜开。这一课讲完后,教师出了“家乡巨变”的作文题,在作文前又布置同学每人访问三户贫农之后,组织了访问报告会,同学们被家乡巨变的许多生动事实深深的感动,提笔成文,大都超出了三千。最多的写了一万多。并且内容生动,思想性强,语言也比较流畅。   来源: 1960年7月8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