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沂等地农村工作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济南17日讯 山东大众日报朱民等同志最近在临沂、昌潍、洛宁三专区的十三个县的调查访问中发现如下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粮食、农副产品运输、收购问题。 目前在粮食外调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就是生产好、卖粮多的社、队,运粮的任务也重。反之,生产不好的社、队,卖粮少,外调粮食的任务也轻,运输负担也就少了。生产好的单位对此感到吃亏。沂南县委准备组织任务轻的社、队帮助任务重的社、队运粮,适当平衡一下调运粮食的负担。   肥猪收购:有的地方实行按比例收购办法,而有的地方实行包购办法。据朱民等同志和大家研究,从有利发展生产来看,包购比按比例收购好。但是实行包购办法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国家收购任务要一次落实、定死,如果任务多变就不好办;二是大队、生产队要统一解决猪源、饲料和供应社员吃肉问题。购一留一的办法的好处是容易解决户与户之间的负担平衡问题,但是养猪多的单位感到吃亏,谁养猪多,谁卖的多,负担重。反之养的少,卖的也少,负担就轻,对养猪事业的发展不利。因此,绝大部分生产队愿意采取包购的办法。   二、关于“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养猪方针问题。 根据在沂水县了解,在社员养猪少的地方可以执行这个方针,但在社员养猪多的地方则有问题。据各地干部反映,从农业增产对肥料的需求来说,养猪越多越好。一头猪一年大约能积上等圈肥六、七千斤,而一亩地则需施肥五、六千斤。按照社员的饲养能力最多一户可养一头半,再多就会同集体生产发生矛盾。而这样,还不能完全解决农业用肥需要。因此,一些同志提出,在社员私养不普遍的地方,应积极鼓励社员私养,社员养猪需要基本满足以后,就要大力发展集体养猪,不必强调私养为主。   三、作物种植问题。 目前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普遍反映缺烧柴。这和多种地瓜有很大的关系。社员口粮中的地瓜干,一般要占60-70%,少数单位达到80%以上,因此,凡口粮在四百斤以上的单位,社员即有提高粮食质量的要求。临沂地委和各县县委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强调提高地瓜的单位面积产量,一般不提倡扩大地瓜种植面积。   四、粮棉油统算问题。 现在,不少生产队已实行这一办法,群众对此非常拥护。但是,县、公社则认为不好控制。据曲阜县的同志反映,省、专区向县分配任务时,并不是统算的,而是两个指标,经济作物不能抵粮食征购任务。实行统算后有些生产队的土地只适宜种花生,为了完成粮食统购任务,也改种了粮食作物。   五、以布换棉问题。 根据在莒县、沂水、沂南等地了解,目前社员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自用棉花。一般每人有二至三斤皮棉,许多地方出现了土纺土织。土纺土织浪费很大,据说,工厂生产每斤棉可纺织十二、三尺布,而土纺土织一斤皮棉只能织八尺布;按照国家牌价,一尺上好的布只有四、五角钱,而土布的成本即达八角以上。因此,各县、公社和生产队的同志,都要求国家用布交换群众手中的自用棉花。   来源:1962年2月19日新华社《内部参考》。   ·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