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地、市委书记会议在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意见   本刊讯 安徽省委在10月中旬召开的各地(市)委书记和各部委同志的会议中,开始不发郑州会议文件,首先学习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第一、二、三节和三封信。好让正反面意见能够展开争论。学习时,采取联系实际,边读边谈的方法。大家兴趣很大,争论也很热烈。一致认为斯大林的这一著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说得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主要感到他只强调物质刺激,不强调政治挂帅和群众路线,只谈基础不谈上层建筑。现将讨论中提出的具体意见分述如下:   1、关于经济法则的性质问题   大家认为斯大林强调经济法则的客观性质,用以反对主观主义,这是正确的。但是在下列问题上还值得商榷:   (一)有的同志提出斯大林只是强调了科学法则和政府法令的区别,没有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说到政府的法令是依据人们的意志创造出来的时候,只提到它“只有法律上的效力”,而没有指出应该根据客观法则来创造、制订出政府的法令。这是不够全面的。   (二)对影响自然法则问题,有人提出“在天文、地质及其他类似的过程中,人们即使已经认识了它们的发展法则,也确实无力去影响它们”的提法是不正确的,按照斯大林的意见,人们对自然法则的影响是指对自然法则的限制和利用而言的,因此,我们今天虽然认识了天文、地质的发展法则还不能影响它们,但是不能说在将来我们也一定不能够影响它们的。也有一些人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斯大林的提法是正确的,天文、地质以及其他某些类似的过程确实是人们无力影响的。   (三)为了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经济法则有发生作用的广阔场所,需要能够克服社会衰朽力量反抗的那种社会力量。斯大林说“在我国,找到了这种力量,其形式就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同盟,这种力量在其他国家,即资本主义国家中还没有找到。”大家在讨论中感到这本书写成于1952年,当时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革命也早已取得胜利,斯大林看不到这个事实,在这本书里没有反映这个事实,这是不全面的,是一种老大情绪在作怪。   (四)大家认为斯大林在强调经济法则的客观性质的同时,没有能强调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是简单地说到人们要发现法则、认识法则、掌握法则。同时,在认识法则的问题上,也根本没有提到初中对认识法则的重要性。   2、关于商品生产问题   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多数人认为斯大林的认识是正确的,目前应该扩大商品流通,而在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全民所有时,也就是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代替以后,商品生产才能消失(指国内而言)。据此,有些同志认为:我们北戴河会议上“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所规定的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时间(三、四年或者五、六年)是否短了一些。但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目前应该缩小商品流通,因为人民公社建立以后,许多公社的基本生活资料都可以逐步自给,国家的调拨部分也会逐渐加大,因而产品中商品部分就应减少。在这些人中有种害怕扩大商品流通的情绪。另一种意见认为就是在实行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商品生产仍然存在,货币也会存在,因为这时生产还没有高度发展,还不能实行各取所需,这就必须要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3、关于三封信和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有人说,斯大林提出的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三个先决条件,基本是正确的;但是这里根本没有提到人的共产主义觉悟提高的问题,这是一个缺陷。还有些同志说,从斯大林这一著作的精神来看,好象他把实现全民所有制就当成了实现共产主义,而中国的情况,全民所有制也有两种,一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一是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斯大林对这一点是模糊的。   (二)对于从集体农庄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问题,有人认为斯大林没有能够提出明确的步骤和适当的办法。至于他所说的用产品交换制来代替商品流通,就能变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给人的印象也很模糊。为什么这样做能达到改变所有制的目的,实际上没有说清楚。   (三)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只强调了要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而没有提到在生产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人的因素。这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   (四)斯大林在给萨宁那和温什尔的信中不主张把农业机器站出售给集体农庄,认为这是向落后方面倒退一步。评论的同志认为斯大林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相信、甚至害怕群众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认为他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没有看见把农业机器站交给集体农庄是增加了集体农庄全民所有制的成分。   (五)斯大林认为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应该把每个集体农庄庄员私人有多少乳牛和其他牲畜详细叙述出来,并说这对外国同志有巨大意义,斯大林说这话时,苏联革命已胜利了三十余年,在这时仍强调保有小私有尾巴是不妥当的,实际上把资产阶级法权凝固化了。   此外,大家感到斯大林在论述问题时,又有辩证法又没有辩证法,有些地方说得绝对化了一点;而且教训人的味道很重,挖苦、讽刺也不少,缺乏冷静说理的态度。   来源:1958年11月20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