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高等学校部分师生对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反应和看法   新华社上海14日讯 最近上海市各高等学校在学习和讨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过程中,对共产主义远景和向共产主义过渡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暴露一些糊涂观点。兹将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和上海外语学院部分师生的看法和反映综合如下:   一、对共产主义的看法:   (1)对“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看法:“到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取所需,用什么来刺激生产呢?出现了懒汉怎么办呢?”“人的欲望无穷,各取所需是否会引起混乱?质量好的产品不够,质量低的产品没人要怎么办?”“听到明年吃饭不要钱,就想到:谁都要吃好的,穿好的了,乘车不要钱,就多出去几次。”“吃穿不用钱可以随心所欲了。”   (2)对共产主义劳动的看法:“到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会很轻松,每天工作二小时,余下时间按各人兴趣吃玩娱乐,弹弹钢琴,写写诗画,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到共产主义社会,什么都自动化了,体力劳动都转化为脑力劳动。”“那时人很空闲,只能进行宇宙旅行,玩玩音乐,搞搞体育等。”“现在我们劳动很被动,觉得很苦,对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很难理解。”   (3)对家庭看法:“将来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儿女进了托儿所,对父母会不会有感情?父母对儿女的个性发展有影响,将来从小交给了国家,是否在个性方面也会得到照顾?”“到共产主义社会,子女由国家抚养,老人也由国家养老,根本体会不到家庭天伦之乐,甚至父母子女分居后不相识,这是不合人性的。”   (4)对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真正平等的看法:“共产主义社会领导人还是要有的,这是否等级观念?首长外出要不要司机替他开汽车呢?”“到共产主义社会,仍会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有教授与普通工人之分。”“到共产主义社会,仍有荣誉上的等级,以荣誉来刺激人的积极性”。   (5)对供给制的看法:“实行供给制对工农很好,对高级知识分子反而会降低生活水平。”“共产主义社会的供给制是否一律平均?如果不是平均,供给制是否有等级?”   (6)对多面手的看法:“共产主义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限消灭了,但分工还是有的,要求人人都成为多面手是否可能和必要?”“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高度技术化,分工精密,每个人只要精通一种专门业务好了,不一定要多面手。”“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要从体力劳动者知识化着手。因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体力劳动了,而不是没有脑力劳动。”   (7)对生活集体化的看法:“共产主义社会生活资料是否也公有?”“生活集体化了与个人爱好有矛盾,如食堂不能完全满意,在家里另外烧些东西吃,这是否也是思想问题?”“目前食堂制是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将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恢复小伙制,使生活更丰富。”   (8)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到共产主义社会,大家觉悟都很高,因此就不需要思想教育。”“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文艺活动就没有活力。因为文学不写阶级斗争了,尽写一些‘人性’,那时只有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就不能写得惊心动魄。那末怎样去发展文艺呢?”“共产主义社会职业可以任意调换,会造成混乱。”“到共产主义社会产品多了,会否产生剥削?会否发生经济危机和革命?现在还有公私合营企业,有定息,同建设共产主义不是矛盾吗?”   二、对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条件问题的看法:   (1)听到我们要向共产主义过渡大吃一惊,太突然。目前物质条件还不够,劳动很紧张、繁重,生活还不丰富,这一切都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不相符。   (2)以前书上谈到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而现在农业还没有机械化,就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想不通。   (3)我们的物质基础比苏联差,苏联尚未向共产主义过渡,我们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吃苦耐劳的。   (4)再过8年是否可以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有点怀疑,因为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是很远的事情。   (5)共产主义,产品应非常丰富,按人口平均计算应超过美国,但现在差得很远。提出共产主义不过是鼓励鼓励,“建成共产主义后三、四十年,生活也未必能过得像郭琳爽(永安公司私方经理)那样”。   (6)现在帝国主义还存在,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在一个国家里首先实现?(陈向东编)   来源:1958年10月16日新华通讯社编《内部参考》。   · 来源:   美国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