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时解决对群众的粮食供应问题   <河北省委办公厅、宣传部> ## 编者按:我省粮食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粮食产量的提高赶不上群众对粮食需要量的要求。这个矛盾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更为明显。因此,各级领导上在青黄不接之时,应对本地区粮食供应工作,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深入检查,向群众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发现和解决粮食供应制度上不合理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一些群众由于正当的原因而造成吃粮不足的问题。徐水县河西村群众请愿事件,就是由于乡干部对缺粮群众的要求抱着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只是号召节约,不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解决缺粮问题而引起的。   徐水县河西村共131户,640人,去年收获粮食22万多斤,国家供应3万多斤,全村每人平均粮食407斤,按说是够用的。但是,该村连年遭受水灾,户与户占有粮食不平衡,去年麦收后部分群众吃粮有些浪费,加上坏了一部分红薯,因而有些户的吃粮接不上新粮。   今年3月中旬,该村有不少群众不断找村干部要粮,村干部曾三次到乡请示,但乡级领导干部总是说“号召群众节约”,而没有具体帮助解决缺粮问题。该村干部看到乡里不帮助想办法,情绪不高,回村后对要粮群众也就没有进行任何工作,因而在3月21日造成该村62名群众集体到保定专署请愿的事件。经过耐心的说服解释,请愿的群众才勉强回村。   事件发生后,在专区的帮助下,县委立即派出干部,协同乡干部到村进行工作。由于工作组在开始时没有首先解决村干部的抵触思想,所以前三天虽做了不少工作,但也没有解决问题。工作组发觉了这一情况,便在党的村支委会议上,进一步贯彻了粮食政策, 说明了国家不能再增补粮食的原因,提出必须依靠做好余粮调剂,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并且指出,党支部事先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对的,听到群众要请愿的消息以后,不报告上级,也不向群众进行说服解释工作,这更是不应该的。在会上明确了必须以党支部为主进行工作,积极解决一些群众确实吃粮不足的问题。干部思想通了,接着便召开了全村党、团员大会,着重进行了节约粮食的教育,统一了思想认识。事前充分做好了准备工作,召开了群众大会,有20名干部、党团员共自报节约粮食545斤,接着有23名群众对节约粮食也表示了态度。在群众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全村共调剂出粮食1251斤,解决了32户真正缺粮的问题。同时对请愿群众进行了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集体请愿是不对的。   在这次请愿的59户中,有余粮的9户,余粮变缺粮的12户,缺粮的38户。粮食够用的户也跟着闹,有的是怕以后缺了粮不好解决,而提前“挂号”;有的是生活上困难,打算从中要求一些救济款;个别的本来是到保定串亲戚,也随着去请愿,企图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好处。   事件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该乡政治思想领导薄弱。该村党支部近一年来很少开会,党员的组织生活会也很不健全,对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更不够,因而党支部起不到应有的核心堡垒作用,部分党员和群众的政治觉悟较低。事件发生以前,党支部是知道的,但并未采取措施,进行劝阻,而是任其发展。事件的发生与乡党委的官僚主义也是分不开的。事件发生以前,村干部曾三次到乡反映群众缺粮情况,请示解决办法,但乡党委并未提起注意,总是以“号召群众节约”作原则答复,因而促使了群众请愿。   通过处理这个问题,徐水县委突出感到有两点体验。第一,事件发生后,应首先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根源,分清是思想问题,还是实际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的性质采取解决的措施。这个事件县委认为是属于人民内部的问题,其中有实际困难,也有思想问题。因此,他们一方面注意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对某些群众的 错误思想也进行了教育和适当的批判。第二,正确处理群众闹事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起初,由于工作组对这一点注意不够,没有及时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因而对问题的处理走了一些弯路。经过先党内后党外统一了思想认识以的一,才很快解决了问题。   来源:河北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编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闹事问题》,195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