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坨、小马庄缺粮社员抢分粮食的教训   <河北省委办公厅、宣传部> ## 编者按:这是在粮食统购工作中,因工作组干部的主观主义思想和强迫命令作风,而招致的两个村的缺粮社员强制社干部分掉农业社内存粮5万多斤的事件。这个事件说明了一条重要的工作经验:当一项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时候,领导干部不要强迫群众按照个人的主观愿望办事;而是要深入群众,倾听各方面的反映,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原因,通过发现和解决关键性的问题,推动工作前进。   滦县小马庄乡苗坨村有51户缺粮群众,于去年12月11日分掉农业社库存粮21500斤;过了3天,小马庄68户缺粮群众于14日分掉农业社库存粮29700斤。   小马庄乡苗坨农业社包括小马庄、苗坨、贺庄、游观庄等4个村,全社共658户,去年秋后分红结果,有余粮户393户,余粮250,104斤;有缺粮户265户,缺粮122,961斤。1956年全社增购粮食任务82万斤,加上增产增购任务5万斤,合计统购任务87万斤。当时除分给社员应得报酬以外,农业社库存大批粮食。社干部为了及时完成统购任务和减少农业社保存粮食的负担,确定先将一部分库存粮卖给国家,并积极组织了送粮入库。去年11月底,全社已完成统购任务(入库)48万7千斤(占总任务的56%),这时库存粮只剩138,830斤(计算不实,实际还多),社干部怕从余粮中买不出余粮,无法保证缺粮户的供应,便卡住库存粮,不再送入国库。这时,对余粮户的说服动员工作没有跟上去,余粮户还未开始卖粮,该社统购工作便基本停顿下来。   粮食工作迟迟不前,工作组和乡干部产生了急躁情绪。认为社干部怕不能保证缺粮户供应的思想顾虑是多余的,因为全社余粮户的余粮数字很大,将余粮户粮食调剂给缺粮户,余粮数字相抵,尚余粮127,143斤,所以工作组和乡干部认为还是应该先将库存粮全部送入国库。并三番五次督促社干部送粮入库。社干部有顾虑,不行动,并向工作组介绍往年粮食统购工作的困难,主张先对余粮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卖出余粮后再组织车马送粮入库。工作组认为产量尚未查实,不宜急于动员卖粮,要推进工作,必须对社干部进行批评。结果越批评越抵触,社干部把不满情绪带到群众中去,从而引起缺粮群众的顾虑和不满。认为政府不关心他们,怕不保证供应,怕挨饿。工作组和乡里不了解群众的思想顾虑和要求,仍继续督促社干部送粮入库。并于12月10日召开了党员干部会,责成党员干部必须保证把农业社库存粮送入国库。会后,群众得知这个消息越发增加思想顾虑,缺粮社员说:“这那是卖余粮,分明是卖缺粮户的粮食。”第二天苗坨村在装车送粮时,便被缺粮社员阻挡,全村51户缺粮户迅速集合起来,酝酿分掉库存粮食,当日强迫社干部按供应标准把库存粮分给各户。事后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社,过了3天,小马庄68户缺粮户,学习苗坨的作法,也迫使社干部分了2万9千多斤社内库存粮。   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1)领导干部有主观主义思想。由于工作组和乡干部主观臆断,固执己见,不虚心听取社干部的建议,并无根据地怀疑社干部,认为他们思想有毛病,因此,产生了思想隔阂,脱离了基层干部。基层干部不积极工作,统购政策不能通过他们贯彻到群众中去,群众不了解政策,产生了思想顾虑,造成了思想混乱,直至闹出事来。   (2)领导干部缺乏群众观点。在统购工作中,工作组和乡党委没有很好依靠基层组织,把政策、任务交给全体党员,而是单枪匹马的进行工作,遇到困难才要党员保证,但又未详细贯彻统购统销政策,交给办法。事态平息以后,全体党员提出:“往年搞粮食工作我们整天忙,今年闲着没事干。”因为没有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很不成熟,群众中产生了某些思想顾虑,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3)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工作组和乡干部存有单纯任务观点,只注重入库进度,不了解工作中的问题,一味督促党员干部赶快 送粮入库,并且认为只有把库存粮卡紧,送入国库,才能激发社干部积极去作余粮户的工作。同时,在苗坨村发生问题的前一天,群众就曾经酝酿分库存粮,村干部及时向工作组和乡干部汇报了情况,要求派人去帮助进行工作,防止抢分粮食。工作组和乡干部却说是社干部搞的鬼,并严厉斥责社干部苗广林说:“你们不让分,社员就不敢动,少一个粮食粒由你负责。”这种老爷式的态度,使社干部感到很失望,使本来还可以设法挽回的局面,竟造成把群众逼到非枪分粮食不可的地步。   县委发现这问题以后,立即由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由县委常委梁兆清同志率领前往解决。当检查组到苗坨社以后,通过干部了解了情况,对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确定了问题的性质,是人民内部问题。按群众分粮情形,由生产队长等干部主持,按各户缺粮数字,分足口粮,不仅过秤而且记了帐。所以必须通过检查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检查组明确思想认识和工作方针以后,通过党、团员会、烈军工属会、干部会,征求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在会议上批判了分粮的错误行为,表示对缺粮户保证供应,购粮工作组长孙朋同志在党员干部会议上检讨了工作方法简单生硬的错误,干部和党员表示满意。在群众初步提高觉悟的基础上,经过党、团员带头群众把抢分的粮食退了回来。起初有几户思想比较落后,坚决表示不送回粮食。检查组对这些户采取了等待、说服的方法,在群众的带动下,他们终于觉悟了,自动地把粮食送回仓库。至此事态平息。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稳健,所以群众的反映良好。检查组刚到村时,有的群众背地议论:“政府对这事绝不会善罢甘休。”后来许多群众却说:“人民群众有了错误,批评批评就算了,政府还检查了工作中的缺点,承认了错误;过去的政府,人民有天大的理由,他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啊!”“想不到这事会这么解决下来。”   两点体会:(1)人民群众闹起事来,不论这一事态的表象如何,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进行全面分析,弄清闹事的性质和起因, 不可鲁莽行事。在群众强制分粮的过程中,有些乡干部也认为是反革命和敌对分子所煽动起的破坏行为,要求逮捕有社会背景的人(这一事件的参加者)。检查组没有这样做,考虑到人民内部问题虽然容易掺杂着敌我问题的因素,但是如果不全面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性质,而草率从事,先行捕人,不仅会发生错捕,而且会在群众中造成恐怖气氛,使群众增加不满情绪,招致事态的复杂化和扩大化。经过调查研究,弄清了问题的性质后,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2)发生这一事件的主要因素,固然是干部的主观主义和简单生硬的工作方法所造成,但是与县委的官僚主义作风是密不可分的。县委在粮食统购工作中着重要任务、追进度,缺乏对全面情况的掌握和了解,未能及时的根据工作发展变化情况,提出问题教给解决办法。这是促成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生硬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这一事件的发生县委是有责任的。我们要接受这一教训,坚决克服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   来源:河北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编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闹事问题》,195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