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曲靖专区、富源师宗等县组织钢铁铜焦放卫星的情况报告   <云南省委检查团昆明分团曲靖组>   今年10月份以来,榕峰富源县和师宗县的钢、铁、铜、焦生产工作和全省一样组织了几次高产周。不断地放出了高产的“卫星”。由于党的正确领导,今年以来各项工作沿着党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前进,使各项工作都在大跃进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因此,大大的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觉悟和积极性,出现了党指到那里就到那里的新面貌。因此,在大办钢铁的运动中成千上万的群众在短短的几天中就来到工地上,大部份是从百里以外第一次离开家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为了完成任务均是夜以继日的进行苦战;为了炼铁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群众不惜一切的拿出来支援,较为普遍的是作风箱需要大量的木板和鸡毛,群众纷纷地把鸡杀了送来了鸿毛,把为老年人准备的棺木板拿来作风箱,这样的事例在工地上是举不甚举的出现。   通过这次规模壮阔的大战钢铁的群众运动,在“人人炼钢铁、钢铁炼炼人人”的口号下,广大的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一次极为深刻的考验和锻炼,干部和群众在工地上实现了“三同密切干部和群众关系,激发了群众积极性,各级领导的试验炉普遍建立起来;涌现了不少的英雄模范人物。由于普遍地进行了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意义的教育辩论了为什么要发展钢铁工业,炼铁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怎样发展钢铁工业?谁来办钢铁工业?在组织工作上初步作到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因此在觉悟程度和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受到锻炼和提高,各级领导初步总结和摸索到一些领导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普遍反映“受益很大”。   在这次运动中生产上出现了很大的跃进,放出了不少的高产卫星榕峰11000(到月底为止)富源县在生铁高产周中放出日产生铁1326吨的卫星,在10月到11月20日的一个月零20天中共计生产生铁3317吨,而今年1—9月只生产生铁1018吨,若按过去靠少数人,冷冷清清的搞生产,则要27个月才能完成一个月零20天的任务;焦炭在高产周中放出日产15601吨的卫星;钢(土钢)放出日产80吨的卫星。师宗县通过组织高产周放卫星,统计至11月15日止生铁完成13788吨,超额2.1%完成计划;焦炭完成131619吨,超额1.24%完成年计划;铜完成12.55吨,超额完成年计划;钢(土钢)在高产周中放出日产135吨的卫星。在短短的—个多月的时间里,很多农民从不懂什么叫炼铁到学会炼铁技术,尽管尚不熟练,正像有的同志说“要学会炼铁到这样程度,不知要请多少老师,花多少钱才能办到,说不定还不能办到”。有的群众反映“学会炼铁就不怕帝国主义来欺我们了”,这样的反映还是多数的人,他们反映了多数人的内心话,看到了祖国大跃进以来的不断繁荣和富强的新面貌。通过群众大规模的炼铁,找到了不少的地下宝藏,在师宗还找到钴铁矿,许多有发展前途的矿区修了公路,建了炉子,找到了更多的资源,为今后发展钢铁工业找到了基地,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总的来看,根据上述情况证明了这次大规模的群众炼钢铁的运动,不论政治上,经济上的收获都是巨大的;几十天做了几年事情,以钢为纲的大跃进带动其他工业的大跃进。虽然在运动也有一些缺点,成绩是主要的,必须充分肯定的。在师宗县火箭和富乐人民公社发现有少数同志对这样大的成绩估计不足,把它贬为“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其他地方也有肯定成绩不够的情况,有的虽作了批判,但是不够彻底。对这些错误观点必须进行彻底批判,辩论。   从这段工作中来看,我们认为这一时期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吸取这段工作的经验教训是很丰富的,应加强工作总结,以提高干部思想水平和工作方法,求得今后工作中的更大跃进。运动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劳动力浪费大,成本高。主要表现是生产管理混乱,各项工作发展不平衡,炉子建得很多,有许多和不合规格质量。有的是缺燃料或工具;虽没有精确的统计我们所到的地方差不多有半数没有开起来,造成很大的浪费,已经开起来的炉子由于技术关大部份没有过好。因此,正常出铁的不算太多,产量很低,如:师宗县火箭、富乐两个公社建炉512个,投产的234个,正常出铁的仅84个;富源转入正常生产后的344个炉子出铁的只有184个,占53%,每炉平均产量才达179公斤,榕峰在十九号卫星日已建成炉12000个实产生不过4000,有许多是有炉子没风箱开不起来,据省委派往富源核算成本的工作组反映,每吨生铁成本高达2700元至3300元,而每吨生铁才值160元。为什么不能使更多的炉子投入生产?更多炉子正常出铁?使产量更大,成本降低减少浪费现象呢?我们认为在客观上是任务大要求急,三号发动确定十五号发卫星准备时间过短思想上、技术、来不及,干部群众又缺乏经验,但主要是主观问题,存在缺点,从工作体会有以下几个经验教训。   (一)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时间逾急任务逾重,更须有高度的组织性和深入的政治思想工作榕峰安迪乡就是一个好的典型寻甸远征军他们开始动员教育树立了长期作战思想准备,从团到连排干部带队确实做到干部三同,在行军景然有秩,投入生产战斗采用军事化组织实行民主管理,重要是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以榕峰老工人为师团结了当地的农工,学习了技术,因此在该县第一工区模范的完成任务。但有些单位采取简单粗糙的甚至是强迫命令作风的不良现象。群众运动是需赶着群众走,怕吃苦,群众步行干部座车迅速是因此有的上山队伍很乱,在榕峰有的团(大部份是曲靖县)以直到放完卫星有的还系工地,在富源也有这样问题,要作深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群众懂得为什么要发展钢铁,发展钢铁和他们的切身利益的关系,使群众把这工作变成自觉的实际行动,积极的投入运动中来。但部份干部对这点还认识不清,因此,工作作得不够。有的农民是认为为政府出工,工作是被动的,有的问“倒底能整得几文钱用用”,有的还公开向干部说“你们何必天天鼓干劲,发回工资干劲双倍的就上来了”。特别是少数干部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出现了用对待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开展斗争。在富源铜厂乡有的群众自动跑回冢去,团政委和付团长就告诉伙食团不要打饭给土地上回来的人吃。企图让群众重回工地,另外在师宗等地个别的也有群众稍稍有点缺点就用不给饭吃来吓唬群众的现象。有的干部把辩论变成了他强迫群众的法宝,实际成了斗争,如师宗石碑乡收废铁时挨家挨户的登记,干部命令“不登记就辩论他一台”甚至好锅,好农具都登记上来了,群众背后议论“还吃不吃饭、还种不种田”干部对他们认为不听话的或是有点缺点的人就说“辩他一台”辩论本来是很好的民主形势,在有的地方使群众听到辩论就害怕。师宗一团挖煤时要在群众的房子底下挖,又不给群众解决住的问题,群众不同意,但仍然不管的挖下去;有个妇女偷了两包包谷被发现后已认错。但是还不行,用尖尖帽给他戴上,走遍工地的侮辱她一台。师宗火箭人民公社有一个小孩偷包谷吃把它捆起来,有5个小伙子和妇女唱山歌,干部说他们调戏妇女把他们捆起来等的现象也发生了,在工地上有的干部是靠骂工人代替政治思想工作,富源二团一营营长杨智德同志整天骂人,给他提意见他认为“不骂着点不行,群众不听话”。虽然这些问题是少数干部造成的,但影响极坏,使群众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这样使群众处于被迫的工作,特别是工作又没有注意苦战和必要的休整结合起来,有的群众听到卫星就认为是不分昼夜的干,有的说“我们天天放卫星”,师宗石碑乡群众睡觉了,干部下命令“扯着他的耳朵一个个把他拉起来,在工地上私自逃跑回家的现象较多,发生强迫命令原因主要是任务急.干部缺乏经验,错误的认为群众,用压服的办法比说服的办法解决问题快,群众观念不强,经过整风社会主义教育反右斗争,干部兹长长一左的情绪,领导上没有适当的防止。其次领导布置任务多不交待方法,“上压下左”。   (二)在运动中发现部份干部有虚夸作风。表现在制订计划时指标定得高,往往超过了实际可能的客观条件;另外表现在向上报数字时的虚假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我们分析有它的外来因素,和内在因素,从外来因素看上级的任务大,左邻右舍都在大跃进,自己也想大跃进。在这样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由于觉悟程度和思想水平的不同,对待任务的态度也就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普遍的层层加大了任务,“任务卡死”成了口头语,这样据了解有几种人,第一种人:从主观上来看他们表现得力争上游,想的是如何多完成任务,但他们对有利条件看得多,对困难则看得少,因此,往往容易盲目乐观,如:炼铁技术并不神密,是要解放思想,但要认谈它有科学规律,有的把问题简单化。自己积极往前闯,群众跟得上跟不上却考虑不够,富源准备第一次放生铁日产1000吨的卫星,建3200到3500个炉子,当时计划动员8万人,“走两天放三天”,结果有的人到放卫星还未到达工地,到工地的也不是从农民一来就会炼铁的,后来完不成计划,就找“邪门”,有的把前几天的数字放到卫星日报,有的先报后补,富源四团放日产焦2500吨,实际不足24吨,收废铁成了“法宝”按村按户分配数字,富源民家村分得任务15吨,实际收集起1500公斤,甚至好锅、好农具都算上了。这部份人对上级分给任务不讲价钱,工作上任劳任怨,积极想完成任务,据了解大部份是属于这类型,他们对下级的要求也是很急,很大,态度作风往往简单、生硬,对提出困难的人简单批评为“思想不解放”,“革不革命”,不能具体分析帮助下面克服困难,有的则根据任务简单分摊下去,如富源二团三营教导员(农民出身)把任务分给炉长,要每个一立方公尺容积的炉子在22日一天中保证出铁7.5吨。第二种人是盲目狂热,他们不服气别的单位的跃进,总想超过别人,就不顾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总想每天把指标提得高高的,这是少数的,如富源二团的政委念常富向志,听到三团要放1000吨的卫星后,马上把营教导员从几10里赶来开会,决定第二天放1000吨卫星,后来感到不行还要超过三团一点就决定要干1100吨,但前几天产量才2吨左右,会上教导员都思想不通,他就提出来要辩论三团的负责人,并问“你说说你属于那派,还想不想当共产党员”等,另外,如他命令三营35个人限10个小时挖原煤1000吨;后来在秋收秋种中有1/3的未收,只种10%左右小春,为了向四级干部会议报喜,提出苦战一夜要青山管理区完成蓄2000方水的800个粪塘。并提出“三到一满”(水到、人到、草到、保证装满),按全部劳力上阵每个只分得6人,又提出当天晚上除完7害,使下面根本执行不了。第三这种人是个别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有的是追求荣誉的锦标主义思想严重,如师宗火箭人民公社党委书记说“不多报点怎么能赶上人家”,在这种思想的支持下,10月19日报日产生铁1535吨,24日又报日产生铁1106吨,烧结铁9058吨,实际正常炉子只84个,日产最高不到50吨,后来钢铁指挥部通知报实有库存,10月份总计才有267吨,他们对下面的乡则是逼出来的,如桃园乡报废铁403吨,平均每户半吨,显然不能收齐。歹墨乡支书说“按实报区委看到完不成要批评,报上去汽车来拉没有也要挨批评,有那样办法”,水乡支部书记说“报是报了,卫星已放了,今后汽车来拉,我拿不出来,怎么办”榕峰卫星日上报五千一百吨实际当天不过七百吨,其中报二千九百吨内主要是过去有的同时有二千吨的烧结铁主要是领导干部怕落后于红河,另外有的人是考虑个人得失,怕受批评为保守派.因此,盲目下保证,如富源二团四营的负责人业士达(后来稿农业拾白旗)已撤职)在分配任务的会议上,他总是看领导脸色,总此其他营多报一些,但下去后则不管完得成或完不成,如头灭技术关未过一点铁也没有出来,第二天就保证出70吨,后来还没有出铁。第二次又保证出350吨。也是一点也没有出。   (三)两支手作战,两条腿走路的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从工业和农业上来看,放卫星的日期已值秋收秋种的紧张阶段,因此互相扯皮,埋怨的情况较多,第一书记要就抓工业不管农业,要就抓农业不管工业,到那里就是那里重要了,特别表现在劳动力上,工业的领导人说“农业上留一手,强的来到工地”农业的领导人又说“都上工地去了,农业受影响”,从富源的情况看前段有放松对农业的领导的现象,后来一段时间又放松对工业的领导,从基层干部和群众则是人在工地心在农业上,师宗放卫星后决定回家搞农业,饭熟了干部和青年人们都不吃饭的跑回去了,师宗大同社的负责人在辩论会上说“你们都想去搞钢铁、钢铁吃得吃不得”,师宗在工地上的群众反映“谷子黄了不收,小春到节令不种,整天闹钢铁,明年怎么办”?经常摸底倒底那天回去,个别的则发牢骚的说“管他妈的只要给我有饭吃就得了”。由于对工业和农业的安排不当,对工业、农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是秋收秋种工作显得较被动,农民不安心工业生产。   生产和生活的安排也有不当的地方,不从实际出发,关心群众生活很差,把生产与生活对立起来,以主观要求,要求群众较为普遍的是没有作息时间,形成天天日夜苦战,因此,出现有的群众到晚上一点钟左右就跑光了,他们怕干部来找就到别的单位去睡觉,到山沟里去睡觉等,听到放卫星就怕日夜不睡觉的苦战;另外是必要的工棚也不搭,师宗火箭公社的焦应宽同志几百人没工棚,群众要盖工棚,他不让搭,要叫生产,晚上下雨工人有200多人跑回家,任务完不成;富源二团也有类似情况,团政委表扬不盖工棚到后就生产的,批评五区来的人盖工棚结果第二天下雨,打湿了衣服、被子,有100多人跑回家去了。另外在苦战中吃三餐一直不得到解决,由于干部怕炼铁赔本,对工人工资不敢谈到这问题,很多群众反映没零钱用,草鞋都穿不上,天冷无棉衣,棉被等等问题均未认真解决。生产和生活安排不当,也影响群众的积极性的发挥,安排好生活可以促进生产这点有的干部还缺乏认识。   另外,在苦干、硬干的同时必须巧干这点也作得不够,只是满足于苦战,对提高工具效能,改良工具等则注意不够。技术革新的工作很少提到让事日程上来,甚至干脆不提,红白旗评比有的干部把插白旗当成惩罚的形势,常听到那点不好,就是说“插他面白旗”。   (四)炼铁技术关过得不好。投入生产的炉子正常生产和出铁的不多,富源转入正常生产后的344个炉子,正常生产的只有184个,产量也低,每个平均才179公斤;师宗火箭人民公社建512个炉子投入生产的234个,出铁的才84个。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认真研究分析。但是感到时间短,炼铁技术虽不太复杂,但也不简单,农民要在3、5天就掌握技术是困难的,须要有个培训的过程才行。另外干部的试验炉要认真的搞下去,以便掌握生产知识和技术,现在是干部和群众望着出铁大家都干着急。   技术管理跟不上是主要缺点,根据这一时期经验,技术有三关,第一技术准备不协调,初期多是强调建炉子放松燃料风箱准备,建炉子是一项基本工作,是生产关键,要求量大没有严格,技术规格检验重量不重质。因此多出不了铁,被迫后期改炉子,第二建炉子开始应是技术训练的开始。农民办工业大规模群众运动是一个巨大的技术组织工作,由试经炉子布点少领导力量不强都收效不大,因此对炉型,和生产技术没总结必要经验教育群众,而领导上也没有底,突破一点指导一般的方法贯彻的不好,第三由于技术准备不足,点面结合不起来,时间短,开展群众的学习技术跟不上,发火之后突破小炉群领导的无力,现场会开的多很简单按术群众掌握不了,因此既便有不少炉子发火有很大的部份不出铁造成浪费。   以上问题的存在是在大搞群众运动中的一股小小的支流,绝大部份干部和群众还是表现较好的,但这些问题影响运动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因此,值得注意加以解决。   当否?请示。    省委检查团昆明分团曲靖组1958年12月14日   · 来源:   云南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