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粮食厅党组关于目前粮食销售和浪费粮食情况的报告   我省粮食统销工作,自去年十二月份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对粮食统销工作进行了检查整顿,一季度全省粮食销量比去年四季度减少百分之八,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定量水平经过整顿,一般的比整顿前降低三至五斤,最低的也降低半斤至二斤,最高的降低五至七斤。农村的统销指标安排下去后,群众思想稳定,生产情绪高涨,对支持春耕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成绩是很大的。但是从当前粮食销量的情况看,问题很大,从去年七月至今年三月底止共计销售十七亿六千六百万斤比上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八十,多销粮食八亿斤,比去年统购增加的数量还多二亿斤,上升幅度为全国最高水平。进入四月份以后上升更猛,从四月一日至二十日止销售粮食一亿五千二百七十六万斤,超过二月份全月销售实绩一千三百万斤,比上月同期销售实绩九千九百零八万斤,上升百分之五十四点四七,遵义、铜仁两地区增加一倍以上。四月份以来,农村开始缺粮,为了支持春耕生产,供应部份粮食是必须的,但是供应量过大,面过宽,有些是不应该销而销了的,也有可以晚销而早销了的。根据最近了解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供应方面,不少地区在安排统销指标时,思想工作做的不够,面向生产依靠群众,从生产节约中解决粮食问题的劲不足,单纯地依靠国家供应,因此供应的面宽量大,如原余庆县全县除一个管理区外,已全部由国家供应;遵义市团溪和三合市两个区也是这种情况,务川县正南区严山、猫山两个管理区,两个乡长各有存粮五百多斤,三个乡干部私自开仓动用国家粮食一万八千斤,四月一日至十五日国家又供应粮食二十七万多斤,按七千二百八十四人计算,只有半月的时间每人购粮三十七斤。水城县二季度安排农村销售指标一千三百万斤,以全县农业人口计算,每人平均四十多斤,该县德乌区分配到管理区指标二十五万斤,而管理区只要十九万斤,其次,将三季度的农村供应指标提前到二季度使用,如沿河县二季度安排的农村销售指标占二、三两个季度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德江县占百分之八十三。第三,公社食堂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安顺市旧州公社上报吃十四两,实际上吃到十八两;织金县城关人民公社蜜蜂生产队吃粮水平每人每天一斤六两,加上管理不严,浪费粮食,结果由余粮队变为缺粮队,三个食堂就需要国家供应粮食四万多斤,开阳县双流公社,牛干冲等八个食堂由于管理松懈,十天粮食七天就吃完了,吃粮标准最高的达到一斤五两至一斤十一两,加工出来率是六十七至六十八斤,吃的米质很白,机关伙食团拿国家加工的米归还农民,他们嫌黑都不愿意要。   (二)市镇供应方面:违犯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不遵守粮食供应制度和滥用浪费粮食的情况是惊人的,如威宁县二塘铁厂,实有人口一千八百五十一人报为三千零九十五人,虚报一千二百四十四人;从去年十月份起到今年二月份止多购粮食十万三千六百七十七斤,粮食吃不完,除了分给家属煮酒吃的有一千八百多斤外,事务人员还拿粮票给家属换布票;省交通厅公路一工程队三营在威宁除将吃不完的粮食七千斤卖给当地居民外,并以粮食换鸡蛋吃;册三公路住望谟的一处和二处,有的队将用不完的粮票给群众换鸡、换甘蔗吃;普安劳改钻矿厂叫着不够吃还用粮食煮酒,除了私自开仓动用国家粮食六万六千四百四十三点五斤外,还用高价向当地农民套购粮食五万多斤;平坝农场每人每月吃粮六十斤,自己生产的薯类作牲畜饲料,因此从一月份起就叫喊不够吃,要求国家供应;贵阳铁路局贵清铁路段从清镇到乌当,将二千八百人的购粮证私改为三千八百人,企图多购国家粮食,这些现象有很多单位至今没有得到克服,特别是工矿、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发生的问题更严重,如省铅业安装公司一工地食堂,四月五日一天从稍水缸和猪槽里捞出粮食二百零四斤;甘荫塘动力机械厂后山上,厕所中,阳沟头,稍水缸里到处都有大米和白饭,猫跳河水电站姬昌桥工地反映不够吃,经检查浪费现象是严重的,四月份仅十六个食堂的统计,除霉坏加工后的苞谷荪子四千零二十多斤以外,用口粮当菜吃去一万九千斤,来客不收粮票三千斤,没有粮食关系的人口吃去一万二千多斤。以上合计三万八千多斤。贵州军区钢铁厂由于粮食供应偏宽,除贵阳钢铁厂三百一十七人在该厂吃饭两个半月没有交粮食以外,合并贵阳钢铁厂时还带去粮食八千多斤。务川县建筑工程队每人平均定量四十二斤还说不够吃,经检查该队苞谷加工出品率只五十至六十斤所造成的。贵阳铁路局一处定量人口四千二百一十五人,另有黑人一千二百八十八人。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粮食部门供应制度松驰和缺乏具体的控制之外,主要是有些单位的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他们认为“这是行政事务”,不仅没有对本单位的粮食供应加以检查督促,认真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加强伙食管理,反而助长其本单位不合法的行为,如贵阳铁路局一处十四队,三月份有黑人三百三十五人,粮站发现后,请该单位及早处理,该单位不仅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反而威吓粮站干部说:“饿死人你们要负责任”。认为违犯粮食政策没有啥,没有积极去办(下缺)   · 来源:   贵州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