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六级干部大会简报第6期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编> ## (3月12日上午分组讨论的情况)   今天上午杨尚奎同志召集各地、市委书记和各县委第一书记座谈。杨尚奎同志详细地解释主席在郑州会议的指示的重大意义,并且再三说明省委对于贯彻郑州会议精神的决心。他说:“抓紧时机、集中精力、用最大的决心把郑州会议的精神贯彻下去,这是省委也应该是各级党委共同的意志和方针。”对于如何开好这次大会,他作了具体指示。邵式平同志和刘俊秀同志也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发言。   今天上午各小组继续进行讨论,在讨论以前,许多小组又把文件(即传达郑州会议精神的记录)读了一遍。现在还是把各小组讨论的记录,综合整理如下。    编者1959年3月12日晚 ## 穷富不同,反映各异   南昌市富队干部的反映是,既高兴又迫切地要求贯彻。付山公社柏林大队支书饶雨水说:“这次会开得真吃价(好),解决了一拉平和生产不积极的问题。要是这次会不开,穷队认为反正有饭吃,富队不愿再多做,生产搞不好。”麻丘公社梓溪大队800多户,1958年要进12万多元,最多的一户要进1200多元,这个大队的干部发言积极,认为机会到了,再不能给别人“做仔”。生产队支部书记李三根说:“公社化,一拉平,我们吃了亏。过去社员有三望:一望预分,二望决分,三望家庭付业。转公社后,一望都没有望了。养一只猪社里规定要交16元,养猪没人养,分配经常变,进钱户变为出钱户。”   穷队干部有三种情绪。第一种是要争志气,“各计盈亏,自己显本领”。如麻丘公社近江生产队熊矮婆说:“实行三级管理,竞争性强,我同意。要争口气,免得穷队在富队面前抬不起头,受讽刺”。第二种是还想揩油,要求公社先把公社所有的东西都平分,大家一样,“再来各奔各的”。有些人说:“实行三级核算,要全公社除掉口粮,再来核算”。第三种是有顾虑,不敢发言,认为上级要这样作,说出不同意,怕人家说自己揩油,不争气。麻丘公社新盛小队谢莫水说:“听了报告,心里冷了一截,今天大家都这样哇(说),心就更加冷了,这下算跌倒烂泥塘里去了。”塘山公社吴冬生说:“我们这里都是低田,这样搞叫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将来肯定要喝水的”。 ## 紧张不紧张?原因在那里?   抚州地区多数同志认为主席说的当前农村紧张情况是符合事实的,如果不很好解决,不但会影响生产,而且将会影响公社的巩固和党与农民的关系。但是有些同志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抚州市长岭公社党委书记徐福龙说:“从我社情况看来,粮食情况比较平稳。紧张情况只有二种:一种是生产任务大、时间短、要求高、劳力不足;另一种是干部紧张,开会多,抽不出时间参加生产。   吉水县许多公社党委书记也认为,目前我们和农民的关系还是正常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他们说,群众有意见不大愿说,而生产队的支书、队长等干部意见反而很多。他们看到东西调走了,劳动力也陆续调,任务难完成,有的急得哭。南贤公社的群众对队支书说“不要那样认真,不要怕撤换你这个支部书记,我们同意你。自己村里人,不要使自己村里人吃亏”。赣南桃江等公社干部也认为主席所说的瞒产私分问题,情况没有那么严重,或者有瞒产而无私分。   谈到紧张的原因,多数人都认为根本原因是所有制问题,但也有的同志提出不同的看法,金谿(现金溪县)黄道公社党委书记说:“蔬菜紧张的基本原因是去年大搞钢铁,调劳动力,有些放松领导;鸡紧张也是在大搞钢铁时,上级叫我们一个钟头拿出350斤鸡毛,只有大杀鸡”。 ## 是政策错了,还是执行错了?   金谿(现金溪县)参加会议的同志一致认为:中央过去的政策方针并没有错,而是我们理解不够,在执行上出了一些偏差。黄道公社书记杨福春同志说:“回到县里开会,不能说我们以前一切都错了,否则,有些捣蛋队长会起来说闲话;我们要承认的错误是:1.过去统一分配,否认差别;2.生猪统一归社或食堂,不让社员自己养。” ## “还是来个改良主义好”   景德镇市小组在座谈中有人说,三级管理各计盈亏是主席根据全国情况提出来的。有的适合我们那里的情况,有的不一定适合。如果公社变成联社,那工农兵学商,农林牧付渔就不好办。公社的职权也就和原来区、乡差不多,不同的只是有些积累。叫公社也不过是好听一些,实际上只是一块牌子。这样似乎有些前功尽弃。以前也是中央说的,是否就错了呢?现在看起来,要改变现有状态是个难题,有很多事情不好办。虽不能说倒退,至少是前进不多。现在是否有些迁就落后群众?如果要改,那末对于这些问题怎么解决:1.大的基建工程就不好办;2.社、队的工作不能实现统一规划,劳动力也不好调配;3.实行分级管理各计盈亏,还会发生互相竞争现象。从现在看,我们公社并不比过去差,劳动出勤率除里村差一些外,也不比过去少。要改变不一定有利,“我看还是来个改良主义”,即在原有基础上,修改一下原有的办法比较好些。 ## 对公社优越性的认识   南昌市反映,在讨论中,个别同志否定一切,甚至攻击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吴石公社木何大队分支书记万堂仔说:“现在农民没有过去打长工的好,过去做工每年有一条围布一个斗笠发,现在什么都没有,社员养鱼,公社拿走,自己吃一斤要扣3角钱,公社死要活要,在干鱼头上哭眼泪”。大塘公社光明耕作区队长蔡恒堂说:“转公社出现了九死:1.耕牛瘦得死;2.田无肥拖得死;3.农具无人管理烂得死;4.作物被水浸得死(无人打沟);5.猪又饿得死;6.鸡鸭被人打得死;7.干部累得死;8.社员轻快得死。9.付业少得死。”还有了两不饱:1.肥料不饱;2.资金不饱。这个耕作区的支书邓文明也说:“可能现在出现了乱子,不然为什么扭得这样快”。松湖公社高坪管理区悠塘中队书记俞启烈说:“毛主席说的14句话,好是好,要在转公社的时候说出来,就喫价(好),现在讲出来有点羞人家。” ## 分级管理和权力下放问题   上饶市小组讨论中,大多数人认为公社权力下放对生产有好处。王家园队长说,权力下放后生产队工作方便:既可减少公社的麻烦,又使得生产队解决问题及时,过去修农具都要经公社批准。生产队能管理经济财政,对本队的开支也能及时公布,使社员了解本队的经济情况,不会疑神疑鬼,生产劲头更大。   但有的同志认为权力下放不好。茅家岭公社同志说权力下放后,穷队的困难还不能马上解决,眼前4月分的工资就会没有钱发。赣县沙地公社叶书记说,实行三级核算,干部有五怕:1.怕麻烦;2.怕算老账;3.怕群众埋怨;4.怕增多基层干部;5.怕以后大协作不好搞了。武宁县浬溪公社党委书记魏叶炳说:“主席的指示真好,把过去以为转了公社就什么都归公了的糊涂思想搞通了。”但是谈到权力下放还是有顾虑:怕权力下放,队为基础,公社的作用就削弱了,公社变成了乡政府,只是领导生产,公社要办什么事就办不通了。吉安市塘东公社书记朱文初不同意权力下放,提了4点理由:1.权力下放了要翻老账,老账算不清;2.界线划的太清,样样要等价交换,会助长农民自私自利的思想;3.社办工业所需劳动力就调不动;4.收入少的队成问题。他认为,过去有些问题主要是收购东西不给钱造成的。   进贤、铜鼓、万载等小组讨论了公社权力下放的原则:一、归公社管理的:商品性生产较大的工厂(如砖瓦厂、造纸厂、纺织厂等),示范性工厂(如良种繁殖场、工具改良厂等),综合的、大型的生产单位(如供销店、饭店、供销部、150至200人的林业专业队、缝纫厂等);二、归大队管理的:猪牛畜牧场、土化肥、土农药厂,民办小学、敬老院(有的认为敬老院大队负担不起);三、归生产队管理的:小型付业生产、小型肥料厂、公共食堂、托儿所。   (公社对生产队、大队的劳动力应当固定起来,劳动力统一由大队指挥。)   (新余小组讨论分级管理问题提出,公社下可不设管理区,直接设生产队,理由是管理区是公社的派出机构,只起传达作用,没有管理区,可以避免形成层次多、机构庞大,公社可直接抓生产队,管理方便,指挥灵活。公社干部可下放到生产队加强领导。持有这种意见的有公社书记和县委书记。)   东乡县占圩公社党委书记饶才高同志说:“三级核算不如两级核算较为恰当”。因为小队为基础的户数太少,有的还不上十户;小队会计员也没法解决。 ## 大队分配好,还是小队分配好   横峰、铅山小组公社党委书记和部分生产大队长一级的干部认为以大队为单位进行分配较好。其理由是:1.便于合理使用人力和物力;2.可以减少非生产人员;3.有利于扩大公共积累和生产建设;4.有利于逐步使队的所有制逐步发展到公社的大集体所有制。他们不同意以小队为分配单位,理由是:1.人力、物力分散,搞较大型的基本建设有困难;2.各队之间的山林、水利纠纷不易解决;3.容易出现个别队只搞付业,丢掉农业的现象;4.如果现在改为以小队为单位分配,就等于向互助组和初级社倒退,又会出现“兵对兵、将对将”的现象。   但是生产小队长和一部分大队长却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主张以小队为分配单位。理由是:(一)能更大的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二)队与队之间不会发生互相观望、互相怀疑现象。莲荷公社大队长徐大生说:“公社化以前,一百多户的高级社比几百户的高级社生产搞得好,也富裕。以小队分红,农民会拼命的干。范围大了,队与队就会发生怀疑和瞒产现象。”小队长曾春发说:“初级社时,搞了个石灰窑,搞的很好,赚了很多钱。转高级社后范围大了,群众就不愿搞,说别的队不搞,我们搞得多,大家都来分,分到点钱还不够吃点心的。”青湖公社生产大队长叶标喜说:“以小队为分配单位,群众生产情绪肯定会高的,生产不要你去管,他们会互相监督,生产一定能搞好。我们在初级社的二年功夫,70多个社做了40多栋新房子,有的社员说:要是迟转3年高级社,现在穷村穷户的生活都会赶上来的。”横峰县委付书记王景荣同志也同意以生产小队为分配单位,他说:“各小队生产情况和条件都不相同,若以大队为单位分配,那就是大队拉平,不符合主席指示的精神”。   弋阳县小组讨论中,多数主张以食堂为单位进行分配(就是以小队为分配单位,因为一般都是一个小队一个食堂),认为既好管理,又便于发挥社员生产积极性。   宜春县小组21个人中主张以大队(管理区)为分配单位的16人都是公社一级干部,主张以生产小队为分配单位的5人,其中公社党委书记1人,生产队的干部4人。 ## 几个具体问题   1.吉安市和临川县的小组在讨论中都提出:公社体制草案中说的“队为基础”的“队”,是指目前的管理区还是生产队?如果原来是几个高级社并为一个管理区的,在社员同意下是否也可以以这样的管理区为基础?   2.社员的粮食标准应由那一级统一规定?临川文港公社党委书记说:“应以管理区为单位统一规定。”温圳公社党委书记说:“应由公社规定统一的标准。”   3.原来高级社的森林,现在归了公社,收入很大,是否还给生产队?金谿(现金溪县)黄道公社书记说:“还是归公社掌握好一些,否则这样的队,等于坐在那里收钱。”   ·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