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钢铁厂炼钢一车间生产为什么跃不上去   <《贵州工业简讯》(1-20)>   贵阳钢铁厂炼钢一车间在去年大战八、九月时,钢产量迅速上升,九月份达到三千五百五十六点六六七吨,比八月增长百分之四十点九,但从九月以后,生产日趋下降,十月钢产量比九月下降了百分这十五点九,十一月比九月下降百分之七十二点七,十二月比九月下降百分之四十三点八,一九六零年元月实现“开门红“时,生产虽有回升,但仍比去年九月低百分之二十二点五,二月分截止二十二日,平均日产水来为九十点七零一吨,比去年九月日产水平低百分之二十八点三。去年九月仅有四天日产一百吨以下,而今年二月则有十四天日产一百吨以下。钢的质量方面,二月头二十天平均为百分之五十六点一九,比元月下降百分之二十,比去年九月份下降百分之三十点八一,比二月中旬以后质量下降得更严重,合格高时为百分之五十五点七,最低时仅为百分之二十四点一三。   为什么炼钢一车间从九月以后生产长时间跃不上呢,主要原因是:   (一)车间领导存在着较严重的右倾思想,生产情况不好,强调客观原因多,检查主观方面不够。元月以来,化铁炉炉龄短,铁水适应不足,转炉吹炼衔接不上,影响钢的质量,车间领导不从砌炉质量和技术操作、加料情况等方面找原因,而是强调砂石和耐火材料质量不好,消极等待。不积极想办法,使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好的解决。钢的质量下降,车间领导归咎于水城铁供应不上。事实上元月份水城铁供应了二千六百一十四吨,一九五九年还积存一千吨以上,二月份头二十四天中供应了二千九百五十一吨,按厂的配料规定水城铁占百分之四十,在二十四天中应消耗水城铁一千二百吨,因此,水城铁是充足有余的。为什么经常叫喊声水城铁供应紧张呢?主要是控制不严,管理不善。虽然规定了配料标准,但实际上没有执行。有时加水城铁达百分之百。料场的管理工作也不好。这些问题车间领导没有深入了解,彻底解决,再加去年省委提出双炉出钢,走碱性化道路,车间始终未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贯彻省委的指示,因而直到现在碱性化的技术关都没有过。车间有的干部把未实现碱性化原因的责任推到工人身上,说:“碱性炉工人不愿吹,工人懒,怕加石灰石,怕出渣多。”是不是工人的问题呢?不是的。老工人石深焦批评过领导:“到那天才实现碱性化呢?我看只有把所有的炉子改成碱性,不然,有酸性炉时领导就想只吹酸性炉。”“吹碱性炉连一部机车也调不过来,得不到支援,这能怪工人吗?”关于双炉出钢问题,按车间设备来看,有四个化铁炉,五个转炉,三个炉壳,二十吨、十五吨、十吨、五吨的行车各一部,完全具备双炕出钢的条件;但由于车间领导干劲不足,抓得不紧,致使双炉吹时断时续,任务一压头就开双炕,出了问题就停下来。   (二)车间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深入、不艰苦。干部坐办公室开会多,深入了解生产情况不够。丙班的职工反映,几个月以来严书记只去过一次。其余两个书记也很少同工人接触。有时虽到现场去看看,但没有真正的深入到生产中去领导生产,到群众中去领导群众,没有很好的和职工同志一起研究生产中的问题,去了也只是看一看而已。有个别领导跟班劳动后,对这个班吹炼了多少炉还茫然不知。工作有布置,但缺乏检查,口头讲得多,实际做得少,工人反映:“领导光讲不做,说了就算完事,只打雷不下雨。”“领导开会多,但不解决问题,书记下车间穿上料子裤转一转就走了。”只排关键,不组织攻关键。元月份提出实现日产三百吨,排出了七个关键,也指定了专人负责,分关把口,但实际上却没有抓起来,具体措施不多,因而关键未被突破,二月份又排了五个关键,仍然如此,关键还是关键。   (三)大搞群众运动,还停留在口头上,缺乏深入的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发动群众的主要方式是大会号召,有时从车间到大班、从大班到组,层层把省市委和厂党委的指示照文宣读一遍,就算发动了群众。车间党总支很少把发动群众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深入地进行讨论。二月二十三日召开党总支扩大会议,贯彻赵副省长的重要指示和厂党委的决定,即从二十四日起三天班产量分别达到六十吨、七十吨、八十吨,面对着这样艰巨的任务,总支扩大会议上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发动群众的问题,只是提出:“省委抓日计划,厂抓班产量,任务一定要完成。那个班完不成,大班书记和主任要负责任。”同时,在会上单纯的讨论完成任务要解决那些具体问题,围绕着原材料供应、料坊管理等问题扯来扯去,埋怨供销科和运动车间支持不够,而对本车间干部中存在的松劲畏难情绪没有加以批判。因此,不仅二十四日班产六十吨的计划落空,而且还因为检查不严使三号转炉的马达灌水烧坏被迫停产,造成铁水在炉内并冻结。   (四)车间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发挥,总支委员中长期存在的“唯条件论”思想没有展开尖锐的批判和斗争,总支委员会开得不少,但往往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不了了之。   厂党委对炼钢一车间领导干部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整风以前就有查觉,但采取了消极等待的态度,一拖再拖,没有认真加以整顿和解决。   (本部贵钢工作组材料)   · 来源:   贵州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