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委三级干部会议简报——安顺地区组发言   (前缺)物质基础差。办食堂的结果,正如有的群众说:“社会主义好,大小干部端了罐子满街跑”。过去我们办食堂是好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碰了钉子,教育我们退回来。对群众是不是这样讲?大家认为应当按照六十条来讲。以后是否办食堂,应当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群众觉悟的程度,物质生产丰富了,群众要办还是要办的。   三、处理好食堂的具体问题。应当坚持先动口,后动手。有的地方采取先散再处理具体问题,甚至有的地方头天晚上宣布,第二天就散伙,看来后果并不好。处理具体问题中,比较难办的是家畜、家禽问题,应当由群众评议,首先照顾贫农、下中农,并且合理议定价格。有的地方发现干部乘机捞一把,机泗屯生产大队一个干部拉了一头猪。   四、认真解决缺乏炊具的问题,照顾好五保户、困难户。据摸底,一般是原来食堂办得好,或者几年来“共产风”刮得凶的地方,炊具缺的多,如六枝市倒马坎生产队五十户,就有三十八户铁锅,杨泗屯大队七百零八户,有锅的才二百四十户,普安县碧痕公社由于铁锅,二百多个火盆都一抢而光。但是在食堂办得不好的地方,过去就“名存实亡”,“两头冒烟”,或者“共产风”刮的少,群众损失不大的地区,炊具一般还都不缺。五保户和困难户问题,据六枝市八十八个大队摸底,五保户占百分之零点四,困难户占百分之五。又据杨泗屯大队的了解,食堂散伙后约有百分之四十的户缺少油盐,百分之十三的户不会计划用粮。现在,有的干部认为,食堂散了,担子轻了,对这些户不管了。应当教育干部,扭转这种思想,登门访问,逐户排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五、凡是要办食堂的,应当坚持“五自”原则,生产队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在经济上不能有特殊的待遇,炊事员的报酬应当由参加食堂的人负担,蔬菜地收归生产,列入包产面积,(下缺)   · 来源:   贵州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