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当前粮食保管中的问题和意见向贵州省委的报告   [原件缺页,估计为1962年文件]   (省委:)   最近各地在秋粮征购工作即将结束的同时,及时组织力量,对入仓粮食全面进行了普查,并对库存湿粮,大力进行整晒,避免和减少了粮油的霉、芽、火烧、偷盗等损失,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些地区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有的地区对征购入仓的湿粮,没有及时安排劳力整晒,造成了严重的霉坏生芽损失。如兴义县乌沙区格里粮站征购入库的粮食五十余万斤,水分都在百分之十八以上,在十月二十四日入库期中粮食就发热到五十度。仓库干部多次向公社党委陈绍新书记和区委吴副书记汇报,要求安排劳力整晒。吴副书记认为问题不大,既没有安排劳力整晒,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解决,直至十一月一日粮食发热到六十度才开始倒仓,十一月十六日才安排劳力大量整晒。由于没有及时整晒,经县委检查组检查,贮存的稻谷三十三万五千斤,全部发霉变质;有十万斤霉烂,已不能食用。这一严重损失,在政治上也造成极为不良影响。紫云县十和十一月入库的湿粮二百七十二万斤,最近还没有积极整晒。猴场区三合粮站有三万多斤玉米霉变,抢救后,绝对损失九千斤。猫营、狗场两购销站有七十二万斤玉米发热、变霉,其中有十二万多斤不能食用,损失严重。又如遵义县高坪区粮管所支书向县粮局汇报,全区存粮已经两次普查,只有湿粮五十五万斤,问题不大。经县粮局派工作组检查,仅金堂粮站五个点存粮一百二十万斤就有一百一十万斤是高水分粮,各点贮粮都有霉变现象,老街点存稻谷三十六万斤,水分百分之十八至二十四,发热到五十度,其中一千五百斤霉坏百分之四十才能食用。铜仁专粮局没有专人抓保管工作,放松了对各县保管情况的督促检查。   第二,有的地区长期没有配备粮油保管人员,或将保管人员抽调作别的工作,以致贮粮安全情况不了解,工作盲目被动。据黔南州粮食局反映,全州粮食仓库百分之三十没有保管员或没有专职。仁怀县喜头、合马、商墨、茅台等区粮食库站没有配备保管人员,喜头区两年多无保管员,已向县委财贸部反映,仍未调配。茅台仓库因没有保管人员有二万多斤高梁发热到三十三度并有霉味,有九千斤稻谷霉变,面层生芽五十斤。不少地区把保管人员抽去搞农村中心工作或搞其他工作,仓房上漏下湿,鼠雀损耗等损失相当严重。   第三、有的地区由于干部政治觉悟不高,责任心不强,粮仓保卫防火工作松驰,偷盗、火烧事故损失不断发生。仅据毕节、金沙、织金、纳雍、息烽、赤水六县统计因烘粮不慎或抢仓不严,发生火灾十六次烧毁粮食三万一千六百二十斤,被盗粮食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七斤。   第四、最近各地调贵阳市的粮食,因运输车辆没有防雨设备、驾驶人员责任心不强,中途被雨打湿或水分大、杂质多的情况较严重。如黔西县谷里粮管所十月十八日发交贵阳运输公司四坊6074号车运甘荫塘仓库榄豆一万二千九百斤,水分百分之二十三点零三,发热四十一度,其中霉坏三千四百五十斤。又如贵阳运司二场5069号车辆由云南霑益运交贵阳二仓库大米九千斤,由于棚布破烂,加以搭盖不善,雨水从四周侵入底层,霉烂一百三十斤不能食用。截至十二月十日止,贵阳共收进中途被雨打湿的粮食一百三十九万斤,水分在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湿粮九百四十一万斤,这些湿粮进仓不久,便大量发热,有的已开始霉变。如甘荫塘仓库共有高水分粮八百八十三万斤,虫粮一千七百五十六万斤;三号、五号仓存玉米四百零四万斤,十八号仓存大豆一百二十九万斤,水分均是百分之十六、十七,发高热到二十八至三十八度,玉米上层已结露霉变,每公斤害虫严重的有三百余条,已经清楚地听到虫吃粮食的声音,八号仓存槛豆二百八十五万斤水分有百分之十七、十八,霉粒占百分之十八至三十。   以上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必须很快解决。为把库存粮油管好、管住,确保贮粮安全,特提出以下意见:(下缺)   · 来源:   贵州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