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专区新桥公社三大队四生产队春麦黄的调查材料   [前缺]加上旱病严重,蔬菜种的不好,很多社员没有蔬菜搭配,而且在农忙季节,劳动强度较大,食量也大,因口粮吃过头而缺粮的也很多,该队平均每人分粮14.4斤,按6小两算可吃一个多月,但据我们了解,他们从5月下旬就随分随吃,又无菜搭配,现在已有7户29人断粮。因此,对夏荒的缺粮问题,除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粮外,救济工作应落实到户,逐户摸底算帐,掌握各户情况。对富队中的困难户的缺粮问题也不能有所忽视。对目前已经断了粮的户,应及时供应和救济,以防止发生外流逃荒情况。   (二)对于包五保户照顾困难户问题。我们所到过的地方,有些生产队对五保户和孤儿的口粮,采取一个人按一个半人分配口粮,两个人按三个人分配,一般是,社员基本口粮为6小两,五保户和孤儿保证了9小两,我们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但是有些生产队对五保户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照顾,实际上只解决了6两基本口粮。有的队口头上说对困难户照顾了,但不落实。有些收入较多的生产队如梓潼县城关公社,有的生产队劳力较好的社员,每人每天口粮吃到一斤以上,但对五保户也只包到9小两。我们认为,对五保户的口粮,除了困难队可包到9小两以外,一般生产队应保证他们的口粮不低于12小两,才能实际生活下去,因为五保户具体到一个生产队只有一、二人,最多也不过三、四人,负担并不重。至于对社会困难户应在劳力安排上加以照顾,但对长期患病不能参加劳动的困难户,必须在口粮上加以适当照顾。   五保户和困难户中有部分人生活很困难,缺钱买盐巴、火柴、灯油等,国家还应给予必要的救济。如梓潼县宝石公社无钱买粮、油、盐的共519户,占总户数的29.2%,1,834人,占30%,居住在该社马鞍大队五、六两个生产队的了解,两个生产队有困难户26户,58人,占总人数的22.9%。他们反映三年来未分过现金,其中有20户,44人无钱买盐,有的保证了几个月的盐票没钱买,有的把盐票送给了别人,个别的连发的三尺布票也无钱买。该县文兴公社龙凤大队赵明生,全家六口人,长期患病的二人,其中一人害了两年病,去年卖农具付了药钱,今年国家供应他家口粮125斤,卖家具买了70斤,其余55斤让给别人买去卖高价,每斤1.8元。绵阳县新桥公社七大队孤儿王中才、王秀英兄妹二人,无锅煮饭,无钱买盐,王秀英患胆黄病,无钱医治,生活非常困难,我们向生产大队和公社提出,他们说无钱解决(现已由县民政部门解决)。我们认为,对于救灾款的使用问题应结合社会救济款使用,目前来说,首先应解决生活上迫切需要的口粮救济问题,但对无钱买盐的也应解决。   (三)对于浮肿病人问题。总的看来,浮肿病人和妇女病人都有很大减少,但遗留问题不能忽视,有的肿后干瘦仍有危险,有些妇女子宫脱垂病人没有进行治疗,各县从6月份起都停止了在家休养的病人每人每天半斤营养补助口粮。我们在绵阳徐家公社二大队八生产队见到有的病人生活十分困难,社员安国全,全家五口人,本人十分干瘦,妻患子宫脱垂,三个孩子中只有大儿17岁能参加劳动。因为工分少,全家只能到基本口粮六小两,自留地种的不好,生活特别困难。德阳县罗江区回龙以社七大队罗文达,过去浮肿,现在干瘦,走路都很困难,几个月来未得到营养口粮补助。我们认为,出院的浮肿病人在生活安排上还应给予照顾,不应取消其补助口粮,对严重的妇女病人还应进行治疗。   (四)社员的衣被破烂,很多社员床上只有一把破絮,有的妇女衣不蔽体,不能出工。我们在梓潼县宝石公社红光大队一生产队碰上一个十四、五岁的放牛姑娘,只穿了一件上衣,见着我们就躲起来。绵阳县新桥公社三大队二生产队高子兴,现在还穿救济棉衣薅秧,黄华仁,25岁,无裤子穿,没法出工。据专署反映贫瘠山区缺衣被的问题很为严重。除需重点解决部分地区的寒衣被外,目前有些地区缺单衣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在梓潼、盐亭、剑阁、平武、青川、北川等六县和广元、旺苍、江油等三县大部分地区有220万人中衣不蔽体需要给予救济的约5%,每人单裤一条,需6尺布,共66万尺,每尺以0.5元计,需33万元。这个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布票有困难。我们认为这确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解决,就无法生产,应酌情予以解决。至于缺寒衣被的问题,目前应进行摸底,以后逐步解决。   (五)有些地方社员无房住或住房破漏不能居住较为突出。其中有的是在“五风”中拆毁的,有的是连续几年自然灾害,个人无力培修而倒塌,据我们在中江县双凤公社的了解,该社二大队226户,就有39户无房子住。生产队长杨永常原有五间房子被拆毁,现住路边的工棚。盐亭县柏梓区安家公社八大队四生产队23户,1959年他们的房子全部拆光搞居民点,结果居民点的房子全部倒塌,现全队没有住处。该社第七生产大队70%的住房将要倒塌。梓潼县宝石公社马鞍大队六生产队贾松,家有三口人,房屋倒塌,现住破庙,四面墙壁倒了两面半,房顶上的瓦大部损坏,跟露天差不多。据专署反映,无房住或房子倒塌必须修补的约占全专区总户数的13%,即26万户,以每户一间,每间补助40元计,就得1,040万元。我们认为,无房和缺房情况是个严重问题,这是几年以来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一时解决,应该从多方面逐步解决,因灾损失的房屋,属于修补问题主要靠自己力量和集体帮工帮料解决,确实很困难的,可酌情救济。对于有的生产队房子全部拆光现无住处的,应作专案解决。[下缺]   来源:四川省民政厅农救处“本厅工作组关于万县、宜宾、绵阳、达县等专区春荒的调查材料(1962年3月8日-12月31日)”   · 来源:   四川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