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委关于执行“中央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的计划   中央对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经省委召集扩大会议初步研究,一致认为从云南半年多的对敌斗争中体验到这个指示是极重要的,受到了很大教育与启发。四月后我全省发生暴乱四零次。昆明市破获反革命活动案五零余次。昆明市反革命分子策动组织反动人员去中越缅边境或下乡为匪者不下数十次,计有三百余人。半年来地霸匪特等反革命残余势力是积极向我进攻的。自朝鲜战争后,特别是美帝在仁川登陆越三八线後,匪(特大)造谣言,叫嚣三次世界大战,煽惑人心,反对人民政权阴谋更趋猖狂,反革命份子拒捕抵抗更表现其狡猾及顽强。美英 [以下一字不清] 帝国主义及蒋匪残余,在越中缅境增派间谍特务,积极向我侦察(我)军运边防部队,破坏我工厂仓库交通。近台匪派数十人混入我区,并派特务到大陆投考我学校,打入机关。根据以上情况,我们体会到只有坚决的执行中央这个指示,才能重重的打击国内外一切反动派的阴谋破坏,才能保卫当前的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及经济建设。我们准备今后必须系统的集中力量执行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工作。   甲、为贯彻中央镇压反革命的指示,首先就要在政策思想上在我省全党全军及各级政府中进行教育与检查,明确的树立“镇压反革命”的观念,加强防谍保密和机关保卫工作,纠正过去对反革命残余特别是对隐蔽的敌人认识不足,和忽视其危害性的麻木轻敌、敌我不分及疏忽大意的胜利自满情绪。云南解放初期的思想是:“仗打完了土匪算个什么”对剿匪获胜又可能有一种新的麻痹产生。现在必须纠正过去强调宽大忽视镇压,该捕不捕该杀不杀的过分宽大;同时亦应防止过去存在今后还可能发生的不讲政策和策略(分化瓦解)的乱捕乱杀错捕错杀的现象。在执行政策上,对敌人务求打的稳、准、狠。我们决定把中央这个指示,立即转发到县委研究,检查过去的政策思想,总结过去镇压反革命工作并向省委作报告。   乙、有效的镇压反革命活动,打垮反革命活动的社会基础,必须从发动群众这一基本环节着手。把镇压反革命活动这一工作,紧紧结合在当前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及秋征经济建设的任务中。大力开展剿匪肃特工作。为减少减租退押的阻力,今冬明春有计划有准备的发动群众,依靠农会打击地主阶级中的武装部份恶霸部份,把全县性的全区性的恶霸份子打下去。严厉制裁不法地主的破坏,对一切图谋破坏叛乱的反革命份子要及时捕获,根据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及时处置。为完成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的任务应进行下面几项工作:   (一)全省剿匪一元化领导再推进一步,完成今冬明春的剿匪计划,要求全省土匪基本上消灭,腹地八十余县(大部份地区)达到净化。军区分区剿匪委员会认真建立军事政权情报后勤等工作。   (二)加强公安部门组织及工作,展开剿匪肃特侦察、情报的和搜捕反革命份子、特务份子、反动份子。搜捕对象:   (1)反革命份子有据者。   (2)国民党军官潜藏有破坏活动者。(一般的军官应予登记管理)。   (3)宽大释放的特务份子又作恶破坏者。   (4)从未登记悔过的特务份子。   (5)潜往城镇中的匪首及恶霸地主。(不要使城市成为地霸土匪的防空洞)。   (6)过去有血债之叛徒反革命份子。   对以上份子,根据材料,按照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分别处理。如枪决监禁管训改造取保监视。对已经逮捕的约XX案犯进行清理结案。需要镇压者即判决、处决或徒刑,及解放前有血债的特务份子。需要长期改造监禁教育者应加强严密管押,如特务组员组长副组长台长。胁从份子可具保释放交群众监督生产。错捕者立即释放。对一切反动党团份子进行组织阴谋破坏有据者予以捕办。对一切反动会道门待占有材料后即由政府明令取缔。对军大一部份起义的反动军官如通匪造谣破坏历史上反动有据者,为防止逃跑破坏应加以管训,与一般学员学习分开。对帝国主义国家侨民进行总登记,按我法令加以管理(准出不准入,准进城不准下乡)。为加强侦察工作召集专门侦察会议,研究情报,专门与分工组织力量。侦察部门与海关、外事处、统战部、民族委会、贸易公司、税局等联系进行重要城镇的户口检查、交通要道的检查、边防的检查。   (三) 建立各级人民法庭以处决反革命案件。   (四)加强边防工作,首先建立滇西边防公安分局及边防公安部队。组织边防工作队到滇西滇南了解情况,侦察收集帝国主义及蒋匪残余在中越中缅边境的阴谋破坏材料,以便给以打击。   (五)加强对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宣传教育,揭露帝国主义及蒋匪帮的阴谋破坏罪恶,认真的报导我所处理的反革命案件,体现我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以打击敌人瓦解分化敌人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为执行中央镇压反革命活动指示,各级党委必须认真克服存在的麻痹思想敌我不分思想,各级党委加强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健全这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武器,整顿各级公安部门及公安部队,充实优秀干部。克服作风不纯成份不纯。有重点的建立各种海关等的企业保卫组织及保卫工作。县以上党政军机关立即组织防谍保密委员会(或小组),加强内部保密,严格教育,纠正麻痹泄密等松懈现象。   来源: 《西南工作资料》 第6期 195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