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若干问题的指示   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已开始。这一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巨,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为了加速国家建设,除应动员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人力和财力以赴外,必须加强国家建设的计划工作,使大规模建设能在正确的计划指导下进行,避免可能发生的盲目性。为此,中央各经济、文教部门的党组及各中央局、省(市)委以及大行政区行政委员会和各省(市)政府的党组应即根据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所发一九五三年的控制数字和五年计划轮廓草案,由首长负责、组织足够力量,编制一九五三年的计划和五年计划纲要,为做好这一工作,特就编制计划中若干应注意的问题作如下指示:   (一)我们国家大规模建设是在抗美援朝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来从事国家的建设。由于美帝国主义统治集团不愿和平,继续采取拖延甚至可能扩大侵朝战争的政策,估计朝鲜战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会停止。这一情况决定了抗美援朝的斗争必须继续进行。因此我们既要保证国家建设的胜利,又要保证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必须并顾,这是我们制订计划的出发点。必须由此出发来考虑国家工业建设的投资、速度、重点、分布和比例。   (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特别是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一九五七年的工业生产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一倍到一倍半。为此,一切次要的可以推迟的建设必须推迟,一切对国家不起重要作用的工程投资必须削减,盲目铺摊子的现象必须克服,只顾小局、不顾大局的思想必须批判。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建设符合于国家全体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有些同志光看到局部的需要,企图一下子把“好事”办完,处处搞大规模,样样搞大规模,分散使用国家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其结果必然使国家的主要工程无法完成,使国家大规模建设化为乌有。显然这是一种很有害的作法,必须予以制止。集中力量保证重工业的建设,特别是保证其中主要工程的完成,决不能理解为取消了国家建设的大规模性质,决不能理解为可以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农业和地方工业的发展、贸易合作事业和运输事业的发展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以至放松对这些事业的领导。如果那样,显然也是错误的。各部门和各地方在自己的计划中,应根据国家建设方针和统一的计划,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加速国家的建设。   (三)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必须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潜在力量,反对保守主义。预计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国家全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要依靠工业企业的积累来解决;同时,除了必要的国内无法制造的机器设备必须靠国外订货解决以外,应依靠现有工业设备的生产来满足;国家大规模建设的巨大需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也要求我们现有的工厂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因此,合理地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和现有设备,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在力量,就成为制订生产计划时最为重要的问题。为此,必须重新审定各种产品的技术经济定额,并以平均的先进技术经济定额作为制订计划的标准;应充分估计企业中各种有利的因素和群众的无穷的创造力,不能只强调困难和不利的因素,只根据薄弱环节来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不仅应在产品数量(包括产品品种)方面有先进的指标,而且应在产品的质量、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也应有具体的先进的指标。有些同志认为“生产到顶” “潜力挖光”,满足于已得成绩和现有水平,不积极依靠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现有设备潜在力量,甚至为了不费气力而完成与超过计划,多得奖金,竟企图压低生产计划的作法,以及某些同志埋怨旧设备破破烂烂,放松甚至放弃对现有企业的领导的作法,都是极其错误的。因此,与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作斗争,是编制正确的生产计划的必要前提。   (四)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从事计划工作,使我们的计划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的法则。离开科学的根据和不具体分析实际状况以及不正确地估计我们主观力量增长的可能性,同样是不能做好计划工作的。因此,具体了解情况,作周密的调查统计,以便熟知国民经济的状况,工业的现有设备,原料的分布及其发展前途,天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可能性,国家建设和人民需要的状况,人力和资金的可能性以及各种经济、各种工业之间正确的发展比例等等,正是我们正确制订计划的基础。目前特别要对一九五二年生产的实际数字、企业的利润、成本、劳动生产率的实际状况及由此而来的预计数字,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从此得出各种恰当的生产技术财务指标,并在这一基础上编制一九五三年的计划和五年建设计划纲要。   (五)在编制各部门和各地方计划时吸收群众特别是各部门中先进人物参加讨论计划的编制,是必须采取的方法。群众是国家计划的直接执行者,经过群众讨论,可以考验计划的正确程度。增产节约运动的经验证明,计划经过群众讨论后,即可把原计划提到更高水平,并可根据群众的智慧解决许多困难,有力地克服某些企业领导者的保守思想,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各厂矿企业部门在一九五三年的计划编制之后,应交职工讨论,以便根据职工的意见修正计划,把计划变成广大职工自觉的奋斗目标。   (六)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和五年计划纲要,是一件极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经验,而且由于计划机构的不健全和统计资料的缺乏,以及编制时间的紧迫等等,都使计划工作增加很多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按期完成任务,各经济、文教部门必须首长负责,亲自动手,真正掌握国家的建设方针,依靠群众力量,采取科学的工作态度,克服某些干部的错误思想。中央各经济、文教部门、各大行政区应争取按原规定于一月十日前首先编制好一九五三年的计划送达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央。   · 来源:   根据文件的翻印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