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转发浙江省委《关于当前改变耕作制度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报》   (上海局、各分局、各省(市)委:)   浙江省委关于改变耕作制度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报很好,特转发各地供研究参考[1]。   为了实现粮棉增产,各地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若干农业改革,这是完全必要的。事实证明,许多切合实际的改革措施业已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也有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做法,造成了若干减产的损失。这种情况亟应引起各地注意。   中央认为:   (一)农业的地区性是很大的,各个地区的具体条件有很大差别,甚至一区一乡之内也各有不同。因此在确定农业耕作方面的改革时,必须注意因地制宜,绝不能 用一套办法在一省一县之内硬性普遍推行。在推广成功的典型经验时,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群众条件和经济条件逐步地进行,要总结一步,发展一步,绝不可冒然前 进。   (二)我国农业的生产和技术装备是落后的,至于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并不能一般看成是落后的。它是我国广大农民几千年来在生产实践中长期经 验的积累,必须重视这种宝贵的民族遗产。各地进行农业耕作方面改革时,必须重视群众的生产经验,反复研究,比较得失,绝不能粗暴地轻率地否定群众的经验, 强迫群众改变。低估或忽视群众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生产经验,就会犯错误,就会造成生产上的严重损失。   (二)改革耕作制度必须与提高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譬如有的地方,单纯追求复种面积面不注意技术和物质条件(特别是肥料)是否跟得上去,盲目推行一年两熟,结果两熟收成加在一起反不如一熟打粮多。   (四)推行农业改革,必须树立全面增产、全年打算的观点。在计算增产效果时,不应孤立地计算某一种作物、某一个季节的增产与否,必须从全面算帐,从全年 算帐,不能只图这一季增产,而造成下一季减产,耽误下一季的种植。也不能不根据当地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特别是肥料),轻率地否定群众合理轮作的经验,挤 掉必要的季节休耕或绿肥种植的面积,以致使地力衰退,算起总帐来反而减产。   (五)农业耕作方面的改革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工作,它基本决定于各地 自然条件、耕作技术和其他物质条件,决定地各地劳动组织状况。当推行这种改革而群众有抵触的时候,绝不能简单看成只是群众的落后习惯和保守思想,应该再做 仔细考虑。就是确实可行的一种改革办法,如群众没有亲身经验一时尚不能接受,也只能先在国营农场实行示范,待取得良好效果后,再吸引群众参观评比,向群众 宣传教育,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改革计划开始不要定得过大,计划确定之后,还必须充分考虑和征求下边提出的修正意见。单纯自上而下地硬性规定 实行耕作改革的面积指标,势必助长主观主义和强迫命令作风,从而带来不利于生产的后果。   根据浙江经验,中央要求各地结合春耕,对去年推行农业 改革的结果,进行一次深入检查。在检查中要注意实事求是,肯定正确的,批判错误的,补充不足的。要有全面的具体的分析,不能只看增产的典型而不问减产的事 例。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群众的真实反映,以便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订正今年的改革计划。   (此件及附件可登党刊)    中 央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二日   · 来源:   浙江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