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转发广东省委关于“三定”工作情况的报告   (上海局,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   兹将广东省委《关于“三定”工作情况的报告》转发各地供参考。请各地特别注意两个问题,即:在产量定实、留量留够的基础上做到购销结合,和如何防止运动中产生“夹生饭”。根据广东各区党委对已经结束“三定”的1315个乡的初步检査结果,问题较多需要进行复查补课的约占20%到25%,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中央1955年9月19日 ## 广东省委关于“三定”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央:)   一、广东省粮食“三定”工作,自6月上旬起,按预定计划在全省分两批铺开(全省动员了16000多干部下乡参加这一工作)。截至7月中旬,大陆各区党委已有94%的乡先后展开运动(除少数重灾乡及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上已全面铺开)。其中58.9%的乡已完全结束。7月20日前后,全省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季节,“三定”工作暂时停止,在此期间,除集中力量做好夏收夏种外,各地均抓紧利用“三定”停下来的时机,组织力量,对前一段已结束“三定”的乡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检查。目前夏收夏种已大体告一段落,在今后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8月15日至9月15日前后),全省将以大力继续进行“三定”工作,并在切实做好“三定”的基础上完成夏征夏购,圆满结束运动。   根据各地最近对已结束“三定”的6000多个乡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看来,前一段运动基本上是健康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两三个月以前农村的紧张情况已大大缓和了。经过“三定”到户以后,绝大部分群众表示拥护,扭转了干部群众对统购统销的不正确认识,消除了群众的不满情绪,党群关系已有很大改善,群众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销售情况趋于正常(4月份全省平均每日销量1700万斤,5、6月平均日销量1500万——1600万斤,7月下降至885万斤,8月上、中旬继续下降至600余万斤)。基本上贯彻了“只购余粮,不购口粮”、“少购少销”的方针(粤北9个县318个乡“三定”到户后统计,统购比去年减11.5%,统销减37.5%;粤东13个县1000多个乡的统计,“三定”结果减购24.7%,减销41.3%)。粤北清远县一贫农反映,“‘三定’定早一年就好了,今年生产会更好些”;粤中南海县一老农(贫农)“三定”后对他儿子说:“我从来是拥护共产党的,去年购了口粮,冻了一夜(由于干部作风不好,强迫命令),与共产党离远了,现在看共产党到底还是好的,今后要和过去一样待他们”。原来农村一片不满声,经过深入发动群众,具体分析粮食紧张的症结所在,弄清了真叫与假叫的情况,于是真相大白,地主、富农阶级分子的叫嚣与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被揭露出来,群众社会主义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叫得较凶的一些富裕农民及自发势力严重分子受到批判、教育,坏分子陷于孤立。总之,从前一段工作看来,我们体会到中央指示的粮食“三定”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它对于缓和农村紧张情况,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改进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并在定产、定购、定销的基础上和农民成立协定,进一步巩固与加强工农联盟,为今后粮食制度化及合作社大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两个多月来的“三定”工作经验证明,做好粮食“三定”工作的主要关键有二:   其一是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做好思想发动工作,武装干部群众思想。广东自去年秋季购粮以来,农民对我们确有很多不满,怪话极多。乡村干部普遍感到工作难做,半年来在农村中受到群众埋怨、谩骂,对去年购粮中压力大,带头卖了口粮,不听他们反映等,对领导有很大的牢骚和意见,对当时农村一片不满声缺乏分析,盲目觉得购粮搞坏了,对不起群众,普遍害怕再搞统购统销。在干部、群众这样的思想情况下,要去做好“三定”工作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些思想情况,我们一开始即十分强调放手发扬民主,自由思想,首先让干部及群众毫无顾虑地把自己的心里话,甚至牢骚、不满等统统讲出来,先让他们和领导上通通气,然后再引导他们查情况、摆材料、算细账、查原因,使他们全面地认识到粮食紧张不仅是由于国家多购的原因而来,而主要是由于工作上粗糙、购销分配不合理,因而造成了对一部分是多销少购,而对另一部分是多购少销,人为地制造了缺粮户。而一些富裕农民、自发势力严重的分子以至地主、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等抓住了我们工作上这些弱点,来取得一般群众的拥护,大肆叫嚣,攻击粮食统购统销。这正是当时农村情况的主要特点。经过分析、对比,绝大部分乡村干部都能正确认识当前粮食紧张情况的真相与症结所在,放下了思想包袱,愉快地接受政策与任务,回乡后并能理直气壮、满怀信心地进行工作;而广大农民群众经过这样的思想发动,也能很快地认识到粮食统购统销的好处,认识到去年统购统销中出了一些问题,是工作上的缺点,政府已经承认并且改正过来了。他们说:“讲统购统销不好的人是‘冷过不知热’,忘了从前的苦处。”有一灾区农民回忆粮食统购统销对灾区人民的好处后对下乡视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说:“历史上从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灾,历史上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政府。”各地经验证明,凡是坚持自始至终贯彻这种群众路线的做法的地方,效果都很好,“三定”任务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反之,有些地方没有采取这样的做法,没有从今年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相信群众,一开始即强调直接地“思想批判”、“打击邪气”、“造成声势”,结果干部、群众思想抵触很大,任务也分配不下去。甚至有的农民反映,“现在计算任务由你,将来卖不卖由我”、“政策是上级确定的,任务是干部分配的,粮食卖不卖是由我的”。粤中区宝安县一个村“三定”到户时有13户不满,不愿接受任务。经深入检查,他们反映,任务并不重,就是对去年做法不满(有7户去年被打、被罚过)。意见消除后,即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其二是公平合理地分配任务与百分之百地贯彻政策问题。任务分配不合理,这是去年粮食工作的一个重要教训。由于去年粮食购销办法粗糙,任务分得不公平合理,增产率、留粮标准、统销等都是按平均数办事的,因而就有一些是购少销多了,另一些确是购多销少,挤了群众的口粮。去年购粮中这种只讲任务不顾政策的做法,对党确已造成了极坏的政治影响。这一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党对政府的信任,许多农民说我们是“讲的一套,做的一套”,对今年我们宣布的“只购余粮,不购口粮”、“增产不增购,三年不变”、“杜绝浪费,保证合理供应”、“受灾减免”等政策,开始时多抱半信半疑态度,这一点和去年以前情况有很大不同。因此,今年“三定”,必须十分强调正确地贯彻政策,使党所已再三宣布的政策真正变成事实,以挽回党的政治影响,这一点特别重要。为了保证上述政策的具体贯彻,省委于6月中旬即以省人民委员会名义,公开发布命令,宣布今年“少销少购”的方针和全省粮食征、购任务,明确交代政策,并宣布全省购粮任务确定后,以乡为单位,3年不变,增产不增购(购销任务均分配到户,购三年基本不变,为保证完成全乡购粮任务,一乡之内,得进行个别调整)。随后,复根据去年全省粮食生产情况及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需要与可能条件,制订了一个作为内部掌握的留粮与供应标准,将全省划分为四种地区(沙田区、高产民田区、一般民田区、山区),其留粮标准每人每年最高为稻谷650斤(包括种子、饲料),最低为稻谷280斤(以番薯、杂粮作主要口粮的地区)。对农村、城市不同对象的供应标准,也分别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对购粮中的受灾减免政策,原则上亦确定:   (1)以户为单位,全年计算(上造只确定比例,不确定减免)。凡受灾减产达不到常年产量,必须出卖部分口粮始能完成任务者,不论其减产多少,其卖到口粮部分在统购中应予减免。   (2)对受灾户减免的购粮任务,应先在一乡之内进行调整。但用于调整本乡受灾户的农户增购数量,以不超过其增产部分的40%为限,不足之数,由国家负责,在县掌握的3%购粮机动数内解决。如该乡农户均不增产,则全部由国家负责减免(如拿县掌握之机动粮对上述应由国家负责减免,数字不够则报请省解决)。   以上各项政策的确定与宣布,对保证今年我省“三定”政策的正确贯彻,起了极大的作用。今年广东全省征购任务最初分配为征粮18亿斤(大米),购粮26亿斤,统销近35亿斤。经过第一批乡任务分配到户后,不少地区仍需派购一部分周转粮(据粤北第一批乡7个县290个乡统计购到周转粮数占总任务11.2%,其他地区反映也在10%左右)始能完成定购任务。为了切实保征做到只购余粮不购口粮,7月间省委决定全省购销任务再行各减2亿斤(购24亿斤,销33亿斤,平均购减8%,实行购销相抵),并确定如任务分配确实不合理,以致使得有些地方要贯彻政策便完不成任务时,允许在下面工作的干部提出意见,允许他们按实际办事。这样做的结果,据最近粤北、粤东、粤西5个县16个乡(粤北英德9个乡,粤东梅县、饶平2个乡,粤西电白、阳江5个乡)统计,购到口粮情况(主要是周转粮),一般占户数5%左右,占购粮总数3%左右。如按中央最近分配我省数字,征购共40亿斤,除征18亿斤外,购粮数可压至22亿斤。我们认为,这一任务的确定是完全符合广东粮食的余缺情况的,只要工作做好,可以保证完全不要购到口粮,且可以保证合理供应的。当然,从全省分配各地购销任务看来,算大账是完全过得去的,但要把全省任务逐级分配合理,特别是由乡到户任务分配做到真正公平合理,这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好一系列艰苦深入的工作,才有可能保证做好。根据前一段经验,要做好从乡到户的任务分配,首先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搜集材料,分析比较,算细账,把粮食情况弄清楚;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展开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如任务分配不合理,应接受群众意见加以修正;如任务分配合理而仍有个别群众思想不通的,也要耐心帮助他们打通思想。鉴于今年全省购销任务的分配是合理的,因此,在此次“三定”中,省委特别强调按政策办事,要求各地坚决地、百分之百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政策,力求做到经过“三定”,既取得粮食,又取得农民的拥护。据各地反映,今年有几条政策(特别是“只购余粮,不购口粮”、“增产不增购,三年不变”、“杜绝浪费,保证合理供应”等)已在大部分地区深入人心,取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从目前各区党委对已结束“三定”的1315个乡(粤中区170个,粤北区203个,粤西区55个,粤东区887个)初步检查结果看来,政策贯彻较好,任务分配较合理,群众觉悟有所提高的一类乡约占25%至30%左右,一般的约占50%至60%,问题较多需认真进行复查补课的约占20%至25%。一般说来,今年的政策贯彻与任务分配,较之去年已有很大改善,但从百分之百贯彻政策的要求看来,存在的问题还是很不少的。   三、前一段“三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政策贯彻不够好,不少地区对百分之百地贯彻政策的决心不够。对中央和省委所一再宣布的“只购余粮,不购口粮”、“增产不增购,三年不变”等政策执行不坚决、不完整,甚至违反政策的现象还不断发生。如在定产问题上仍存在偏高偏低的现象。仍有一些地区是拿任务套产量,或者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不分土地好坏和生产条件,一个乡一个增产率,不够则平均往上加,多了则平均往下减;对困难户没有适当照顾;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故意提髙产量,他们的“理由”是:既然三年不变,产量定高点,“今年达不到明年到”;有的不是按常年产量定产,而是按今年群众的生产计划定产。在定购问题上,主要是任务分配不够合理,畸轻畸重,有的则层层加派任务,不仅购到增产部分,而且购到口粮(据各地检查,购到口粮的仍占购粮总数3%左右,户数5%左右);甚至把周转粮当做任务分派,不允许缺粮户与自足户照数买回;有的则不管任务是否合理,笼统地以销抵购,无限制地压缩购粮任务。在定销问题上,一方面是盲目压低口粮标准,压缩销量(粤北13县428个乡统计,定销量只达今年原定指标70%,粤西全区统计,定销只达原定指标52%)。另一方面,重视统购轻视统销,有的只搞定购,不管定销;有的定了全年,没有分月定量。特别在“三定”期间,销量未定实前,对农村缺粮户、半缺户的销量不加控制,也没有规定从何时起供应,缺少供多、迟缺早供的情况尚未完全纠正。其次,关于干部作风问题,一般说比去年有很大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个别干部强迫命令与违法乱纪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值得我们严重警惕与注意。而一部分从机关抽调下乡参加“三定”的干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十分严重、社会主义革命热情不高、贪图享受、不愿过艰苦生活、严重的个人打算与雇佣观点以及无组织无纪律等,在此次下乡“三定”中表现得最集中,最突出。对此,各地在最近召开的县扩干会上结合下一段“三定”工作的部署与前一段工作的检查,大力进行了整顿。   四、目前全省夏收夏种已大体结束,在最近这一时期内(至9月15日)全省转入以搞好下造生产及在切实搞好“三定”的基础上完成夏征、夏购,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根据广东去年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经验,为了在粮食问题上争取主动,今年必须做好:   (一)把“三定”工作搞好;   (二)抓紧做好秋收前的统销工作,避免粮食浪费;   (三)在可能条件下,力争上造多购一点。为此,省委已指示各地,必须把“三定”工作进行到底,坚决反对任何松劲自满、半途而废、草草结束以及目前在部分干部及群众中日益滋长着的盲目叫喊减产、要求上造“少购多销”等有害思想。一般说来,广东今年上造因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收成确不很好(估计全省减产一成左右),但根据实际调查,各地受灾情况是很不平衡的,甚至一乡之内,有的定购后因上造受灾而没有余粮可卖,有的可能少卖一点,有的则可能多卖。因之,从全区来讲,虽减产一点,绝不能因此而少购多销,可从合理分配任务中求得解决。即对个别重灾户上造可少购多销一些,对增产或保产的,除留足口粮种子外,上造可多购一点,争取全区仍按原购销数字完成任务(据各地试点乡反映材料,只要向农民讲清道理,虽在受灾减产一点的情况下,争取上造多购一点,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此外,还要结合“三定”,把秋收前的农村统销工作严格控制好,以保证全年销量不被突破。为了彻底搞好此次“三定”,并为今后粮食制度化及合作社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还决定对夏收前已搞完“三定”的6000多个乡以及所有“三定”到户的乡普遍进行一次深入的复查,端正政策,解决遗留,结合夏征、夏购,坚决把今年的“三定”工作搞透、搞好。   以上是否妥当,望指示。    中共广东省委1955年8月24日   · 来源:   广东省某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