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来的粮食工作——章乃器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   <粮食部长、章乃器> ## 粮食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   上次大会以后将近一年中间的粮食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1955年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空前的丰收,同时,中共中央适时而又正确地指示我们减少了征购指标;农村统购统销计划执行的结果,平均每一个农业人口比上年度大致可以多留40斤的原粮。在具体工作中,各地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将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贯彻到户,并且宣告定产、定购数字三年不变,定销数字一年一评。凡是正确执行这个办法的地方,农民是满意的。   但是,这是一件面对一亿以上个体农户的工作,而且是一件很复杂而又经验不够的工作,很难设想不会有缺点。据估计,全国大约有15%的乡,当时“三定”工作没有完全做好。此外,有些地方对饲料用粮留得偏紧;许多地方还没有对计划增产的生猪留给饲料。有些地方在“三定”后发生小片灾荒,没有在统购时实行减免。在广东、福建等省侨眷集中地区,没有根据侨眷的特殊情况,按照国务院的指示给以足够的照顾。但比较普遍的,是农业增产高潮中农民劳动量增大,需要多吃,牲口也需要多喂,耕种面积的扩大和密植的推广,籽种的需要量也增加,因此,有些原来不缺粮食的变成缺粮了,缺少的变成缺多了。对于这种新的情况,有些地方没有给以及时的妥善的解决。各地从3月份开始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对农村统销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整顿,这些缺点大体上都已经得到了纠正。据统计,农村5月份的统销量比较去年同月还超过了6亿多斤;预计6月份还要超过更多。这些数字说明了,目下农村粮食情况一般是不会紧的。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仍然有“愈紧愈好”的偏向。他们不愿意将增加统销的购粮证发给农户,这些地方仍然有些紧张的情况。   从去年9月份开始,全国市、镇陆续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实行定量供应。实行的结果基本上是好的;浪费粮食的情况消除了,粮食倒流农村的趋势制止了。从1955年7月到今年5月的11个月中,市、镇粮食销售量较之上年度同期减少了56亿斤。 ## 市、镇定量供应的标准大体上符合需要   市、镇定量供应的标准,大体上是符合需要的;但具体到每个市、镇和每个人,则发生了有余或不足的情况。发生有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副食品消费的多或少。在全国市、镇中,凡是副食品比较充沛的,一般定量足够或有余;副食品缺乏的,有些等别的定量反映不足。在同一个市、镇中,同一定量等别的居民,一般生活水平高的由于可以多吃一些副食品,定量够用或有余;少数生活水平低的由于少吃副食品,定量会感到不足。其次,在同一定量等别中,各人的劳动强度是不相同的,这也要影响到定量的有余或不足。此外,还有划定等级不恰当、伙食管理制度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气候冷暖不同等等复杂的因素。不能忽视,心理上的紧张也会使人们由够吃变成不够吃。   为着解决这些问题,各地从今年三月起对市、镇供应也进行了检查和整顿,对一部分的机关团体职工、大中学生、儿童和家庭劳动妇女,分别给以补助;其他感到定量不足的居民也可以申请补助。经过这一系列繁重复杂的工作,我们相信可以做到保证所有的市、镇居民在节约的原则之下够吃。 ## 全国粮食局势是很稳的。我们可以抗得住任何天灾   到目前为止,全国粮食的局势是很稳的。国家的粮食征购指标已经超额完成;粮食销售指标有余。全国大部分国家粮食市场上市的粮食都比去年同期增加;这也可以证明农村粮食情况一般是和缓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件事实:195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是3,680亿斤原粮,全国人口估计为60,323万人(在大陆的),每人平均占有量为610斤。这每人平均610斤的原粮,除了要保证人够吃之外,还要保证牲口喂饱,猪养肥,籽种够用,此外,还需要供应榨油、浆纱、酿造酒、醋、酱、酱油,制造味精、粉条、粉皮、豆腐、豆浆、豆芽、浆糊等等工业、手工业和副业的原料。可以看到,这并不是怎样宽裕的。当然,以前各年的每人平均占有量还要更少一些。依靠我们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无比优越,依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依靠地方各级党政人员的艰巨工作和全体粮食工作人员的努力,做到了点滴节约、合理分配,我们才能在七年当中战胜了三次相当大的灾荒,每年输出了三、四十亿斤的粮食,而且积累了一些国家储备和增长了一些库存粮食。这的确是一场艰巨、复杂的斗争。因此,我们的某些工作人员“愈紧愈好”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是必须加以纠正的。批判了“愈紧愈好”的偏向以后,也要防止又来一个“愈松愈好”的偏向。正确的做法是依靠群众,深入钻研,说清道理,实事求是地按制度、按计划解决问题。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带来了粮食局势的根本变化——当然还远不是粮食问题的根本解决。凡是视察了农业合作社的代表,都会告诉我们:“人定胜天”的理想已经在我们的时代里实现了;我们可以战胜任何的天灾,我们今后可以年年增产。是的,根据七年来粮食工作的经验,从全国范围来说,我们是可以战胜任何的天灾的。我们能够在没有准备和储粮、运输等条件十分不够的情况下救济得了1949年洪水所造成的灾荒,今天就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可以救济得了任何的灾荒。我们能够抗得住1954年那样百年未有的洪水,今天就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可以抗得住任何的天灾。大家知道,1954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是有少量增加的。今年夏收时节江淮流域洪水为害,但是全国小麦估计仍然可以增产。的确,五亿多农民的集体力量,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运用起来我们祖国极其优越的“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天时、地理条件,我们是可以不害怕任何的天灾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完全不是的。在满怀信心地积极前进的道路中,经常对可能发生的不幸事故保持足够的警惕:这正是共产党领导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麻痹。 ## 通过合作社做好粮食工作   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由过去面对一亿多个体农户缩减到面对101万个社,将使我们的工作质量提高一大步。我们希望合作社充分发扬民主,在做好社内分配的同时做好粮食的统一计算工作。我们全体粮食工作人员要用同去年一样多的精力,帮助合作社做好统一计算工作;要认识到这是做好粮食工作最基本的一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集体较之通过个体,会对国家、对合作社、对社员都更加有利;但决不应该机械地要求事事通过集体。那些目前还不可能完全通过集体来解决的问题,如粮食统销,就可以在集体购粮之外也允许单独购粮。我们还希望合作社的领导随时向粮食部门提供意见,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通过合作社正确地掌握粮食的余缺情况,接收入库的计划性就可以大大地加强,就可以做到粮食的合理摆布,贯彻基层合理运输,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费用。在1955年,湖北、广西、河南、江西、黑龙江、云南、安徽等省,在这一工作上都做出了成绩。其中湖北省,比1954年节省费用达61%;山东省阳谷县,比1954年减少运输量达94.14%。今年的条件比去年更加有利了,已经取得成绩的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没有取得成绩的只要努力,也一定是可以取得成绩的。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对于入库粮食质量合乎标准的要求也将起着保证的作用。粮库人员应该通过合作社,向社员说明入库粮食的晒干扬净对国家的好处和坏粮入库对国家和消费群众的害处;同时按照优粮优价、次粮次价的政策,向社员说明交售好粮对于自己也有利益。粮库的验质人员应该到合作社里去进行检验工作,发现不合标准的粮食就要求加以整理、翻晒,达到标准以后再运送入库。必须注意,由于农民现在忙了,入库以后再动员民工整理、翻晒,不但国家要遭受损失,对农业生产也是不利的。 ## 粮食仓储保管工作的成绩   粮食部门的仓储保管工作继续取得显著的成绩。从这次视察上海、浙江所见到的,无虫仓,无霉仓,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仓,已经到处可以见到了。浙江嘉兴专区粮食局的做法是值得各地注意的:省粮食厅指示水份在16.1%以上的稻谷须即速进行翻晒;专区粮食局体会了上级既要保管好粮食、又要节约费用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了历年晚稻水份对于储存安全的规律,取得了省厅的同意,决定水份16.1%至17%的晚稻,只要有随时加以处理的条件,可以暂时不翻晒,以节约翻晒费用。我认为,省厅按照一般情况作出指示是对的,而专局掌握特殊情况挖掘节约潜力,不照例机械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则是一个反对保守思想、官僚主义的良好榜样。各地在开展四无粮仓运动中,还有一些不惜浪费开支的偏向;这同嘉兴专局相比,是一个尖锐的对照。   粮食部门仓库容量不足的情况是严重的。在南方多雨地区在露天用围囤储存粮食,可能是史无先例的,但上海就有42%的粮食存在露天。在这里,我们首先必须批判我部几年来在建仓工作中领导思想的错误。   应该肯定,粮食部成立以后,由于适当降低建仓标准,对基本建设费用的节约是有成绩的。1953年又指示各地建造每平方米造价在20元左右的简易仓,方向也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标准仓不合于提高的标准,简易仓又不合于普及的要求。标准仓是平房,不适宜于必须珍惜用地的城市,也不适宜于向机械化发展;简易仓造价仍然太高,不能用以代替围囤。   我们现在初步认为:城市必须逐步建筑向天空发展的、单位面积储量可以提高8—10倍的立筒仓;否则基地问题就很难解决。立筒仓是提高的一种标准。普及的一种标准可以考虑采用浙江省粮食厅建议的木架、瓦顶、土墙或竹笆墙的式子;据金华专区粮局计算,每万斤仓容只需造价24元,每平方米不到10元,不及储粮(原粮计)价值的4%,不比围囤贵,但可以用十年以上。我们认为这种简易仓够好了;在木料不太缺的地方一定可以推广,以代替费用很高而又不安全的围囤和草仓。那些善于就地取材,善于发扬当地建筑工程的优良传统的地方,可能还已经创造了更经济、更安全的仓型,我们应该继续调查研究。 ## 统一对粮食加工工作的领导   半年来,各地粮食部门陆续统一了对粮食加工厂的领导,使我们有可能掌握全面的加工情况。我们了解到:近年的粮食加工是有成绩的。以成品率来说,1955年全国大米出米率,稻出白是72.12%(合糙出白超过92%),糙出白是93.11%,小麦出粉率是85.39%。这就是说:我们已经胜利地执行了1950年前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变粮食加工标准,增加食用粮食的决定”而且超额完成了任务。估计成品率提高的结果,每年可以增产成品粮20亿斤左右。目前标准米、标准粉的质量,比较1950年的九二米,八一粉,一般已有很大的改进。但成绩是不平衡的,不顾质量片面追求成品率的偏向,在不少地方是存在的。从本部接到的人民来信了解到,目下群众对于吃糙一些已经没有意见了,对于面粉和杂粮米中的杂质,则仍然有不少的意见。对于大米,相反地,到有过于精白的意见。最近视察中所见到的情况,正是如此。上海大米的精白度显然高了一些。浙江的上白米,价格比标准米只高3%左右,但是,销路最大的,仍然是标准米。这一事实说明了,在我们的国家里,凡是有科学根据的东西,只要坚持到底,坚决相信党和政府的决定,充分动员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而又不懈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最后是一定可以胜利的。那些过去认为九二米和八一粉推广不开的人们,现在应该发现自己的思想是太保守了。   我们曾经要求粮食加工“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提高成品率”,但这只是一个抽象的号召。单凭抽象的号召,到下面去就很难正确执行,上级也很难通过统计以进行检查和监督。为此,我们已经颁发了加工粮检验标准,要求在不影响全国已经获得的成品率成绩的条件下逐步达到标准。有人认为,这个要求太高了,冒进了,难以实现。这次在视察中所掌握的情况,证明这样的要求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浙江省杭州市和嘉兴、金华、温州等专区的几个县里我们所见到的碾米厂,有许多设备很差,一般依靠人力过风过筛清除杂质,但出米率稻出白超过了73%,而质量够标准,杂质很少。浙江的稻谷主要的是出米率不高的籼稻。浙江能做到稻出白超过73%,我们要求全国保持72.12%的出米率,难道还能说是冒进? ## 使人民吃到清洁、新鲜、富于营养的粮食   今后粮食供应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要使人民能够吃到清洁、新鲜、富于营养的粮食,做到大米可以不淘洗下锅。因此,加工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清除杂质、提高纯洁度和保存尽可能多的胚芽。为要保证新鲜,调入城市的粮食必须正确安排时间;而且,城市也必须加工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自用的粮食。   我们已经肯定蒸谷米是出米率高、出饭率也高,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又可以长期保管的理想的粮食。今后国家库存逐年加大,农业社储粮也将逐年加大,推陈储新的工作除了花钱很多以外,更严重是会有推不出去的危险。大量生产蒸谷米,大量储存蒸谷米,已经成为当前迫切的需要。但是,我们粮食部对于蒸谷米的试制工作的态度是不积极的。浙江省在金华试行推广蒸谷米,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太湖周围原来习惯于食用蒸谷米的广大地区,供应仍然不足。今后的方针是把民间土法蒸谷米作坊重新繁荣起来,同时在上海试制机制蒸谷米。蒸谷米又是一件有科学根据的东西;在我们的国家里,一定也是可以胜利地推广的。   视察中还了解到太湖周围的冬霜米的品类是很复杂的。过去冬霜米营养价值很低的说法,可能只是对某些粗制滥造的冬霜米化验的结果。现在我们要求嘉兴专区粮食局重作研究,确定冬霜米的营养价值。这又是一种适宜于长期保存的粮食。 ## 适当满足群众对于粮食多样化的要求   粮食供应工作的另一任务,是适当满足群众对于粮食多样化的要求。我们现在已经成立粮食杂品公司,供应精白度较高的特制大米和面粉、名贵品种的粮食、小杂粮和一些粮食复制品。因为这些商品的数量有限,我们只能适当地提高一些价格来限制购买。顺便指出:有些省、市的特制大米的价格,比标准米只高3%左右,那就会失去了限制的作用,是不相宜的。   粮食杂品公司业务上的问题,是在各地单纯追求高产量作物的情况下,许多人民喜爱的小杂粮和名贵品种有可能被挤掉。例如,在目前,绿豆、蚕豆、红白小豆、芝麻等的来源就已经感到不足了。 ## 使人民群众在计划限制下能有调剂的自由   粮食供应工作的又一任务,是使人民群众在计划的限制下能有调剂的自由。这在城市,主要依靠熟食业;而在农村,除了熟食业之外,还有国家粮食市场。对熟食业粮食的供应,今后还要再放宽一些;对于名产的熟食品,还将尽可能供应特种的粮食,以维持它的优点。关于国家粮食市场,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已经实行了以资金和粮食支援市场的办法,取得了成绩。要使粮食市场正常和活跃,这可能是需要的。我们应该赶快研究这一经验,考虑加以推广。 ## 推广米糠榨油和混合饲料的加工   油脂业务是今年才拨给粮食部门领导的。目前油脂供应的情况是稳定的,但是,油脂生产不足的情况仍然是严重的。我们认为,米糠榨油每年可以增产10万吨以上的油脂,应该大力推广。榨了油以后的米糠饼,脂肪含量仍然不下于麸皮,仍然是很好的精饲料,而且比起米糠来,还有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腐烂和易于运输的优点。当然,榨油后,米糠作为饲料的数量是要减少了,但这是比较容易从次粮中调剂出来抵补的。   饲料业务也是今年新增加的。混合饲料的加工,是我们的一个新课题。将稻壳研磨配合米糠制成统糠供应架子猪饲料的办法,在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都已经推行有效。苏联和民主德国也都有同样的经验。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制造混合饲料的起点,积极地加以推广。 ## 改善职工生活,培养技术人才   从历次视察中所见到的,粮食部门的基层职工是可爱的。尽管仓库、粮店和加工厂的设备一般都很差,但是,依靠他们的高度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基层单位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粮店的清洁卫生条件还不够水平;许多加工厂的劳动条件也很坏;许多基层工作人员通年没有休息日;福利和教育培训设施的贫乏,更是普遍而且严重(关于临时雇员转正,职工升级和少数职工实际收入减低等问题,在即将进行的工资改革中可以获得解决)。全国粮食部门有60多万的职工,但还没有一所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也只有两所,更谈不到医疗、休养的处所了。这些缺点的存在,首先应该检讨我们粮食部领导上严重的保守思想。在粮食部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连对系统人事的调查统计、建立重要制度等工作都没有做,完全放弃了领导。就在当时,许多地方的领导同志也已经责备我们不善于为地方解决问题了。   不重视科学知识的情况在粮食部的领导中曾经相当长期存在着。偏重政治条件,把政治条件提到不合理的高度,对于科学技术人材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吸收、使用和培养,也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全国现在有6,000多所大米加工厂,但是没有一个工程师。现在,加工厂要求改进设备,仓库要求机械化,但全面还没有一个专业制造粮食加工和仓库机械的工厂。国家和人民对粮食工作的要求是一天一天地提高,时代逼迫着我们要从各个工作方面现代化起来。那就必须请求教育部门帮助我们以更大的速度培养科学技术人材;还要请求机械制造部门指定专门的机构、工厂,研究、试制现代化的技术设备。 ## 粮食部门财务情况根本好转   在近一年间,粮食部门的财务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自从去年春天粮食部的领导思想取得一致,肯定了经济核算制、批判了供给制思想,共同向各省、市粮食厅、局布置财务盈亏指标以后,结合着客观条件的好转,去年下半年就由亏损转为盈余。分省、市来看,最突出的是浙江省,1954年亏损2,493万元,去年转为盈余656万元,费用水平比1954年降低了30.69%,仅为卖钱额的9.58%。此外,也还有一些成绩很差的单位。这说明了粮食部门的节约潜力是很大的。活生生的事实批判了过去那些认为粮食工作注定要赔钱和赔钱才能稳定粮食市场的保守思想。现在看来,尽管当时有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只要有足够的主观努力,做到少赔以至不赔仍然是可能的。目前的一般规律是:只要那个地方的领导上重视了财务工作,就往往可以做到既能稳定粮食市场,又能为国家积累资金;只有很少数情况特殊的地区是例外。从今年开始,粮食部门将能够经常每年上缴为数不多的利润。   粮食部门盈余的获得,主要依靠点滴的节约。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制度的实行,使得我们可以减少省间运输量100多万吨;再加上上文所说的基层合理运输的贯彻,全年可以节约运费1亿多元。这是一个最大的节约项目,但也是由各地区、各基层点逐批逐笔地精打细算,点滴积累起来的。点滴节约的最生动的例子是旧面粉袋给价收回再用,看来是最微小不过的事情了,但全国全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约2,800多万元,那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 改进领导工作,发扬民主   如上所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粮食部过去的保守思想是严重的。批判了保守思想之后,是否又会来一个冒进?这还没有检查出来。即使有,可能也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主要的还是保守思想的复发。保证领导思想的正确,根本的条件将是民主制度的贯彻和业务钻研的深透。只要真正发扬民主,干部和群众就不会允许我们保守,也不会允许我们冒进;只要业务钻研深透,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大家可以根据事实讲道理,保守和冒进也都不可能得势。业务是愈到下面愈细致、愈具体,我们做上级的是很难完全掌握的。因此,必须把这些具体的业务问题下放到下级的主管机构,责成它研究,鼓励它作出初步的决定,而上级只须作最后的核定;有许多事情甚至可以直接帮助、鼓励下级去负责执行,而上级只须及时进行检查。这样做,我们就可以在工作中培养出来千千万万的大大小小的专门家。这也是发扬民主的一个方面。有了民主制度,有了专门家,还必须通过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和计划,来体现既要反对保守思想,又要防止急躁冒进的方针,这才不会使下面感觉到今天一阵风,明天另外一阵风,有些无所适从。尽管这一切都具备了,我们还得学习共产党许多领导同志们的耐性。因为,批判了保守主义、群众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之后,事情是很繁多而又很复杂的,民主的发扬也是如此。只要稍微不耐烦地简单化地去对待,就会伤害群众的积极性和民主精神。   我感觉到十分高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正确而又及时地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指示。我们大家必须下重大决心,用最积极的态度把这个指示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由已经获得的辉煌的胜利走向更伟大的胜利。   以上意见,提请各位代表批评、指正。还请求各位代表多多地检查各级的粮食工作,及时纠正我们的缺点。   来源:1956年6月2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