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宣传土地改革政策,搞好生产   <《新黔日报》社论>   我省今年的农业生产,是在清匪、反恶霸、减租、退押反封建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开始的,个别地区则开始于土地改革重点试验胜利完成的基础上。由于封建统治势力之被打垮,封建经济制度之被削弱,广大农民初步获得了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农民生产情绪空前高涨:例如挖塘修渠,兴修水利,添置耕牛农具,积极从事生产,并制订生产计划,提出生产竞赛等等,这是我省历史上所没有的,已为完成1951年农业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这绝不容许我们产生任何麻痹自满情绪。在反封建斗争胜利后的农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情况复杂,任务繁重,需要我们及时了解情况,认真研究分析,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特别是在约630余万人口的地区,即将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这是全省人民所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如不注意解决运动中所发生的每一个问题,则将影响广大农民的生产情绪,并将影响今年的农业生产任务。据初步调查,在不如地区,同时存在着以下情况:地主破坏生产,富农消极怠耕,中农动摇观望,贫农雇农则消极地等待分配果实。这主要是由于各阶层对土地改革政策不摸底,对生产存在着许多顾虑。再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来,在生产工作中,还普遍发生和发展着严重的违犯政策的错误和偏向,其中最主要的是表现了强迫命令,大大地侵害了中农利益。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强迫互助”或“不等价互助”。有的是搬用老解放区曾是错误的“老一套”,如遵义地区曾经组织了千余人的互助“小组”,其他地区也有200或300人的所谓互助“小组”,甚至有的集体喂牛、集体积肥、吹哨子起床、打钟上工,表现了形式主义,强迫命令,违背了群众自愿结合的原则;有的则表现了单纯“贫雇观点”,贫农雇农吃中农的饭,中农则无代价帮贫农雇农做工,帮贫农雇农不要工资,帮中农则计算工资,甚至强借耕牛农具,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是“强迫借贷“,曲解“自由借贷”政策,单纯照顾贫农雇农困难,强借中农和富农的粮食,甚至封锁余粮出售,造成目前粮食不能上市,形成粮食倒流,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是调剂佃中农租入的土地,违背了“谁种谁收”的原则,影响农民生产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直接损害了中农利益,违背了保存富农经济的原则,破坏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政策,必须立即坚决纠正。   应当了解:组织起来是必须的,这是农民由穷变富的道路,是使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济逐渐走向集体化的道路;但又必须认识,建立在农业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互助,必须是建立在农民一定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的基础上,即是说必须有一个过程。仅仅经过清匪、反恶霸、减租、退押之后,贫农雇农不仅没有土地或者很少土地,同时也缺乏农具和粮食。根据实际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来强调劳动互助,不仅对中农不利,也对贫农雇农不利。即在土地改革完成之后,也必须是就农村原有的劳动互助的习惯形式,逐步改进,逐步提高,重点突破,创造经验,并必须切实执行“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原则。许多同志不仅对原有群众习惯的形式不作了解,不加研究,不去和农民商量适合于当时当地群众的一套办法,反而硬性地搬用“老一套”,甚至是搬用错误的“老一套”,群众不通,则强迫命令,结果脱离群众,影响群众生产情绪。自由借贷是需要的,但也一定是由双方协商自愿,自由议定利率,立据写契,有借有还。任何强迫命令的办法,都是对群众不利的。在今年秋季前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对于秋季收获处理的原则,是“谁种谁收”。这一政的普遍深入宣传和确切执行,对维护农民正常生产情绪,保证今年生产计划完成,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某些同志不从积极出发,片面贫农雇农观点,标新立异,提出调剂佃中农租入土地,忽视了对“谁种谁收”政策的宣传,结果侵害中农利益,分化农民队伍,影响农民生产情绪,这种作法是不对的。   产生上述错误和偏向的原因,一方面是某些干部的“老一套”和单纯贫农雇农观点作怪,一方面是对土地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宣传不够。一年多来,在农村群众运动中,由于他们坚持反对和克服“老一套”的结果,纠正了“束手束脚”“小手小脚”的作法,创造了大规模放手发动群众的经验,使我们的工作大踏步地前进了一步,这是很可宝贵的,必须坚持。在生产方面同样如此,必须彻底清算存在于干部中的“老一套”思想方法,一切工作必须从当时当地具体情况出发,从当时当地群众觉悟水平出发,机械地搬用“老一套”是错误的,机械地搬用错误的“老一套”则更是错误的。其次,是克服某些干部单纯的或片面的群众观点。“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分别地有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是土地改革的一条完整的总路线,不容颠倒,不容割裂,也不容曲解。强调发动依靠贫农雇农,同时要注意巩固团结中农;那种在政治上排挤中农,在经济上侵害中农利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必须坚决纠正。最后,是大力宣传土地改革政策,解除群众生产顾虑,安定各阶层生产情绪,这在目前是特别重要的。目前正值农村插秧季节,插秧好坏,将是决定农业生产好坏的基本关键。秋季前准备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即将开始,但一切工作都不应妨害农业生产工作,必须保证把秧插好,并必须保证及时耕耘,切实做到不违农时;而更重要的还是宣传土地改革政策,安定农民生产情绪。因此,全省各地,应毫无例外的对当前的生产工作进行一次普遍检查,肯定成绩,纠正错误,端正政策,使农业生产在现有基础上前进一步。侵害了中农利益必须赔偿,强迫借贷现象必须停止,调剂中农土地的作法必须制止并作适当处理,对劳动互助中的某些不正确的做法必须坚决纠正。为了适当解决贫农雇农种籽、肥料和粮食困难,一方面是继续贯彻反封建斗争,按照政策将地主应该拿出的东西拿出来,一方面是迅速发放农业贷款和积谷。在这一问题上,必须纠正某些部门或干部的拖延迟缓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必须按照政策法令办事,并紧紧发动依靠群众,决不允许添枝生叶、标新立异,坚决与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