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局宣传部关于重大、西师、西工三校老师思想改造工作的报告   西南局宣传部所直接领导的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与西南工专三校的批判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於五月下旬开始,至六月二十日前後相继结束,现已转入清理中层。兹将进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运动声势浩大,发展正常,收效良好,大多数教师热烈响应党的号召,使运动顺利、迅速的展开。特别是教授中一贯思想顽固,自视甚高、心怀不满、顾虑很多的落後阶层,此次也卷进了运动的高潮中,深刻检讨了过去的错误,积极表示向党靠拢。如国粹主义者吴宓 (西师)、刘朴、邵祖平(重大)等,都检讨得很好,过关後表现轻松愉快(他们的检讨将陆续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他们几十年来不可动摇的反动信念与反动思想,开始崩溃了,他们开始接受他们几十年来所反对的新观点与新思想。他们的这种转变,对於推动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具有相当的影响。一般教师在动员之後,普遍积极地写检讨提纲,找工作组研究,有些人并主动征求学生意见。检查思想过程中,不少的人流了泪或通夜不眠。过关时大都勇於暴露。过关後一般轻松愉快。西工教授杨珏平时目空一切,过关前躭心过不去,对人说:“想到不前进就要为历史车轮碾碎,终夜未眠。”结果因为检查深刻,一次过关。过关後说:“精神不太紧张,深感今後责任重大。”随即积极帮助别人,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得运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甲)一向在高等学校中居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封建主义思想、奴化思想等,已被揭露得体无完肤,虽然系统的分析批判尚感不足,但已被公认为丑恶不堪的东西,资产阶级的思想阵地是被摧毁了。(乙)充分地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学校充满了进步的、政治的、团结的空气;发扬了民主,改善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党团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过关之前曾躭心学生或其他教师会给自己种种打击,但其结果是得到诚挚的帮助,为此感动得流泪。过去怕与党团员接近的人也转而乐於与之亲近。西师教授周西卜,三次检讨未过关,大闹情绪,不开会,回去睡觉,经过帮助,第四次检讨过了关,兴奋地与全组一一握手,认识到批评是帮助他,自动检查了自己的态度,作了第五次补充检讨。西工机械科主任钱金范检讨自己“知识独占”等思想後,与之对立多年的代主任林宇修大为感动,两人起立握手,全组欢欣。(丙)党的政策与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在广大师生群众中树立了高度的威信。教师们普遍地反映有这样大的收获,都是由於党的领导正确与群众的帮助、西师六十七岁老教授钟稚琚说:“同学们生长在毛泽东时代光荣,我老在毛泽东时代也光荣。”(丁)许多教师已自动地要求交代政治历史问题,很自然地给清理中层工作作了准备。西师教授施白南过关後思想斗争更激烈,晚上回家过桥时问自己:“是过桥还是不过桥?”最後想“我是国家的人,我没有权利不说”,次日痛哭流涕地讲出了过去隐瞒的问题。西工在思想批判的前两周,未经任何启发而自动暴露政治历史问题者即有二百四十余件。   (二)运动是在强的工作组领导之下,(由漆鲁鱼、张非垢、郑思群三同志分别任重大、西师、西工的组长)经过充分准备而後展开的。工作过程与方法大致如下。(甲)思想动员,交代政策,打破顾虑,端正态度。大会,小会,个别谈话,反复说明批判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的目的、意义、方针、作法。其中关于坚持批评自我批评的方法,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精神以及不用粗暴方式,不许乱广播、乱登黑板报等,使教师们深受感动,觉得党对他们爱护得无微不至,因此决心自觉改造。“共产党像父兄一样地关照我们,没有理由再不改造”,这样也就使得一些原来想在“不许粗暴”上面钻空子或把自己臭骂一顿混过关去的人端正了态度,表示要实事求是,不钻空子。(乙)互相小组酝酿、准备。主要是互相帮助,反覆修改每人的思想检查提纲。除了教师们互相提意见以外,各组均有学生代表参加给教师们提意见,他们并将同学意见加以集中,事先交给教师。个人思想检查提纲一般都要修改二次以上,修改五、六次的也很多,最多有达十次的。这样个别的、具体的帮助,成为帮助过关的主要环节。在这当中,每个小组一般都有计划地培养一两个典型。(丙)分类分批过关。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普遍下水、领导掌握、分别过关。每组均由事先培养的示范人物先行检查,然後按准备程度,依次进行。每人在小组会报告後,大家提意见,再经互助组、小组充分酝酿、分析,然後分别决定准予过关或基本上过关,或重行检查。在这当中,领导上要根据原先拟定的分类名单,参酌本人态度、群众意见和新的材料,妥善掌握。(丁)总结。主要是由领导上加以总结,将所揭露的各种思想加以分析提高,以补教师们“暴露多、批判差”之不足。教师亦每人整理一材料,藉以巩固成绩,但每人写完即算完结,不再由小组讨论通过,以免延误时间或形成重过一次关的现象。   (三)分类分批过关,是一个发动群众、争取大多数、带动落後层的斗争过程,对於不同类型的教师,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法:   (甲)对於政治思想上没有严重问题的大多数教师,帮助其深刻检查思想,迅速过关。他们的思想检讨严肃认真,就可以提高大多数,同时促使徘徊观望者端正态度,认真考虑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除开很少数态度不老实的要给以严格批评以至临时停止过关以外,又必须使绝大多数的人在作了必要的检讨之後迅速过关,以便团结大多数。有些工作组的同志,起初对此领会不足,曾经扭住很多人不放过关,总以为要多检讨几次,教育意义才大,其实很不策略——拖延时间。不利於团结多数,并易为三、四两类中的一部份人钻空子(他们很希望一、二两类过关时间拖长,临到他们时便可因为时间匆忙而草率过关)。这批人一经过关之后,应当作积极分子使用(过一个用一个),一以增加力量,一以消除“是否信任他们”的顾虑(西工经验,在群众已经发动起来的情况下,这些教师思想检查过关时,还要适当地指明其优点,不然过关之後,精神上仍会有负担,不易经松愉快)。   (乙)对於解放以来靠拢党与人民政府,但思想作风严重脱离群众的人(这种人在一、二两类教师中为数不少,很多是过去我们赖以进行学校工作的积极分子),必须大力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深刻检讨自己对群众的关系,才好坚决保护其过关。   (丙)对思想反动,但无严重反革命行为者,视其态度不同,分别予以争取,特别应注意争取老教授和落后层。如吴宓、刘仆等原想“当隐士”、“当和尚”或自杀,但两年来经过各种运动,他们亲眼看到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之日益改善等,特别是党的政策感动了他们,使他们一变以往的态度,积极要求改造,争取作一个好的人民教师。对个别不老实或拒绝改造的反动教授,则须进行适当的揭露,如西师将穆济波为蒋介石祝寿的反动文章油印分发,以促穆的觉悟,後来穆也作了深刻的检查。重大张洪沅解放前为重大校长,曾任多种反动要职,发表过许多反动言论,此次运动中采抗拒态度,也采取群众揭发办法,并已将其党羽之一查雅德争取过来,使之陷於孤立。   (丁)坚持启发自觉,不追不逼,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精神,对於一切愿意改造、进步的人,我们采取欢迎微小进步的态度,安定其情绪,鼓舞其勇气,增强其信心,同时分配专人进行互助,防止意外。工作组有些同志和青年学生的急躁情绪及缺乏信心的偏向,均应及时纠正。经过这次斗争之後,教师中的积极分子大量增加,据重大不完全统计:较为靠拢我们的积极分子,在思想批判之前占百分之二零点七,现在上升为百分之四六点四;落後分子原为百分之三八点二,现降低为百分之一七点四,且将继续减少。   (四)根据依靠学生推动教师思想改造与团结大多数教师的既定方针,运动发展过程中着重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甲)纠正了对於教师思想改造缺乏信心的错误观点。例如工作组一部份同志认为“教师们思想改造是从个人主义出发的,是假改造,不是真改造”;学生中认为“教师包袱重、积习深,不堪改造”等等。同时纠正了某些学生以“改造者”自居,侮蔑教师,或对教师思想改造漠不关心的错误态度,引导大家采取积极帮助的态度。(乙)对“三反”期间某些违反政策与脱离群众的现象(如采取粗暴方式与少数人包办代替,将民主党派和广大教师丢在一边的错误),公开进行检讨,对涉及民主党派的贪污问题迅速加以处理,藉以消除群众中的某些不满情绪,贯彻“团结大多数教师”的方针,并树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榜样。各校这样作的结果,收效很大,反映很好。(丙)纠正少数积极分子包办代替、脱离群众的现象。过去我们对学校教师中的积极分子使用多,教育少,以致他们经常忙於开会,诸事包办代替,逐渐脱离群众,不少积极分子因此垮台,未垮台者,群众亦意见很多,此次思想批判中,大都要在群众关系方面作了深刻检讨之後才能过关。鉴於此一经验,我们已告各校工作组注意巩固现有的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与缺点;纠正不信赖大多数群众,只信赖少数积极分子的作风,纠正积极分子兼职过多的现象,使大家都有事做。首先是凡已过关者,要立即使之发挥力量,不要过关之後又冷淡在一边。此事方在着手解决,今後尚须极大努力。   (五)清理中层工作已於六月下旬开始,参照北京经验,已开过三次会进行研究,先以三、四天时间整训队伍,然後结合总结思想批判工作,进行忠诚与老实运动的动员,向所有干部与群众公开说明运动的意义与目的,消除顾虑。总的方针是严肃的交代,清查与宽大处理相结合,启发自觉自动,坚持不追不逼。作法是一般号召之後,党团员、积极分子首先交代,依此分类分别交代,边交代、边审查、边作结论,并使大多数人迅速过关。三校动员後均无波动,反映良好。现进展极为顺利,师生员工已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交代清楚,结果容後报。   (六)已定暑假前完成清理中层工作的四川大学与华西大学,也加派了强的工作组,由川西区党委直接领导,现已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据电话报告:截至六月二十七日,第一类教师已过关者川大六十余人,华大五十人。一般反映良好,严肃认真,要求改造彻底。学生中急躁情绪已扭转,教师中恐慌情绪亦已基本消除。运动正顺利开展中。   来源:《西南工作》第一一三期,1952年7月25日。